云南的一位老匠人,掌握着一项神秘的非遗手艺。
独守大半辈子,临终之际,他决定挑选出一位最合适的继承人。
面对一众狂热的学徒,他淡然一笑,说出了一个难以想象的条件:“看手汗酸不酸!”
这到底是一门怎样的技艺?而老匠人最终顺利传下来了吗?
«——【·失误造就传奇·】——»
自古以来,云南便是一片神奇的高原。这里山明水秀,苍翠青葱,处处蕴藏无数惊人的珍宝。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云南的白糖、普洱茶等名产,可却少有人知晓,在这方热土之上,竟曾孕育出一门举世无双的金属工艺,名为"乌铜走银"。
乌铜走银艺术的创始人,来自于清朝雍正年间的一位石屏铜匠。
据说当年这位姓岳的匠人,在打造紫铜器时疏忽将妻子的一枚定情金戒指意外掉入了滚烫的铜液中。
第二天,匠人恍然发现,搁置一旁已然风干的那坯铜器,在阳光的映照下竟隐隐透出一股幽幽的金色光辉。
他终日钻研,最终发明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工艺,将纯银镶嵌于乌铜之上,焕发出动人的黑白对映之美。
从此,乌铜走银艺术应运而生,并广受皇家贵族的喜爱。
这门艺术的器物无不金璀璨耀、气度非凡,最为珍贵的就是由岳家人一手制作的那些首饰、文房和家具了。
它们无不彰显主人的身份地位,成为一时追捧的权贵象征。
不过这门神奇绝学的传承之路也注定了坎坷。
为了防止技艺泄露,岳家人订下了"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铁律,严守家学秘传,因而演绎出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生死遭际。
事实上,就在上世纪的动荡年代,乌铜走银技艺已经岌岌可危,仅存的流传渠道就剩下了岳家的一位学徒。
幸好,那最后的传人终于将技艺一直传承至今,让这门神奇的金属工艺重现于世,续写着它灿烂的篇章。
«——【·技艺流传之路坎坷·】——»
提起乌铜走银这门绝艺的传承之路,可谓跌宕起伏。
当初岳家为了守护这门宝贵的家学,不仅限制只能'传男不传女',甚至连家族之外的门人也不许半点窥探。
这般古板的祖训一旦信奉,注定了乌铜走银的命运将陷入一去不返的穷凶恶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年岳姓始祖的赤子之心,还是让这门技艺续存于世。
不然的话,怎会被云南一位情有独钟的小伙子金永才给继承下来呢?说起这段因缘际会,便让人感佩匠心人的独特眼光了。
原来在金永才18岁那会儿,他就已对金银器物有着别样的热爱。每每望着亮丽的银首饰在眼前一闪而过,便如获至宝,心潮澎湃。
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正是出于这份炽热的艺术家情怀,金永才无意中结识了乌铜走银艺术的最后一代传人李加汝老人。
起先李老人对这个年轻的徒弟并无恩师般的觉察,只是望着他在街头苦苦打拼,觉得他实在可怜。
渐渐地,李加汝被金永才勤恳的手艺和善良本性所打动,让他跟在身边学习。不过,也正因为乌铜走银艺术的神圣地位,李加汝对金永才确也是严格有加。
李老人开始小心翼翼地观察金永才,用各种途径去检验他是否真的是"传绝技"的那个契机。
渐渐地,李加汝对他的印象越来越好,终于狠下决心要把乌铜走银的秘技传授给他。
不过,岳家祖师们对传承的规矩可是相当严格的。李老人虽已将金永才当成上上之佳的徒弟,却仍是按照祖训一步步来考验他。
李加汝并没有急于把绝技一股脑教授给金永才。
他要先让这个年轻人在自己身边服侍13年,端茶送水、洗砚精勤,直到生命的最终岁月,他才打算将乌铜走银艺术的全部秘诀一口气吐露出来。
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老人却突然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让金永才觉得自己简直是做梦一场。
他当着徒弟的面,竟要检查金永才手掌的汗液酸不酸!
这种看似无理头的考验,怎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有资格继承乌铜走银这门绝世技艺呢?金永才当时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后来,金永才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看似无稽之谈的要求,竟然正是乌铜走银艺术中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所在。
因为对于岳家祖师们来说,徒弟手汗的酸性与否,直接关系到最后作品能否呈现出令人心醉神迷的金属光泽。
«——【·匠心独具的制作工艺·】——»
乌铜走银艺术的制作工序绝对称得上是一门深不可测的绝学。
从最开始的打制雏形,到最后成品的出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极为严格的把控,稍有疏忽便会导致前功尽弃。
这不禁让人对岳家祖师们的匠心手艺肃然起敬。
制作乌铜走银器物的第一步,便是将一块普通的铜坯放在木炭灶火之上,用炭火将其加热到适中的温度。
一边控制火候,一边用铁锤将这块烫手的铜坯不断锤打、拍扁,最终定型成一个初具器型的坯胎。
而后便到了最关键的一道工序——雕刻。这项艺术活计,需要匠人将事先构思好的图案纹饰一点点勾勒在器物坯胎的表面。
有的是山川风云,有的是飞禽走兽,也有的化作祥云美徽,每一处浓墨重彩里,都蕴藏着岳家人对大自然的无上敬仰和文人散淡情怀。
不过仅凭这般精雕细琢还远远不够,艺术家们还要将纹饰往下镂空,为后续"走银"一道工序留下位置。
别看这步看似简单,实则却是乌铜走银艺术中最为棘手的一个环节,它考验着匠人的双手灵巧程度,稍有疏漏便会导致银线镶嵌的缺陷。
走银之前,还要先把坯胎彻底加热,使其达到近乎融化的高温。
这时,工匠们就要像焙炉前的面包师那样,时刻把控着火候升降,以保证银线浇注的恰到好处。一旦银液浇了出去,接下来便是万分需谨慎的走银环节。
我们都知道,银和铜的熔点相差并不遥远。
为了使得银液既不会过于冷凝,也不会将器物的铜胎融穿一个洞,工匠们只能放佛在踩着最为纤细的钢丝,小心翼翼地将银水引流进雕刻好的纹饰之中。
这一步的成败,关乎着器物最终是否能展现出那份黑白分明、干湿浓淡各不相同的审美价值。
«——【·振兴传统铸就辉煌·】——»
在乌铜走银艺术的传承之路上,自从上世纪的动荡年代过后,这门绝技就一直处于极度濒危的境地。
当年将技艺传授给金永才的李加汝老人,就是这门神奇工艺的最后一位传人。而后金永才顶住重重压力,终于将这股岌岌可危的精神之火一直传承至今。
面对时代的洗礼,乌铜走银艺术的传承脉络虽曾被迫中断,但它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却从未被遗忘。
这门技艺所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的顺应,对阴阳平衡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理念的高度升华。
黑与白的对映,铜与银的和鸣,正像阴阳太极那般寓意深远。而图案纹样上千姿百态的山水风云、吉祥祥瑞,也再次印证了中国传统工艺对大自然景象的虔诚礼赞。
可以说,乌铜走银之所以会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出于对这种独特文化底蕴的高度认可。
有鉴于此,自2007年起,乌铜走银艺术就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大力保护。
当年,金永才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称号,标志着国家从此将全力支持这门绝学的振兴和传承。
为了给绝学后继有人,2010年,金永才在云南官渡古镇专门开办了一家乌铜走银传习所,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学徒。
这在当年实属一个重大的突破,因为岳氏祖师曾严格规定"传里不传外"。
如今金永才打破家族旧规,让更多有志青年有机会接受这门技艺的教育,无疑是对这门瑰宝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终于,在2011年,乌铜走银技艺正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彰显了国家对这一民族瑰宝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从此,寂寥已久的乌铜走银艺术终于重现光芒,在新的传承人手中熠熠生辉。
通过对乌铜走银这一中华绝学的全面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它不仅浓缩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华,更蕴藏着民族先哲对艺术之道的独特理解。
所谓"黑白映辉"、"阴阳和鸣",不正印证了太极哲理中"两仪并重"的智慧吗?所谓"借景抒怀"、"夺天工自然",不正体现了中华艺术对万物生生不息的顺应吗?
乌铜走银之所以会被视为民族的骄傲,正是因为它在世代传承中一直坚守着中华民族对审美理念的追求,对生命智慧的诠释。
如今,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后继传人的接力,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必将熠熠生辉,照亮我们民族复兴的夙愿。
让我们共同期盼吧,中华文明之光永不落幕,永驻世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