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难时期,朱德收到一笔30万巨款,朱:一分不留,全部买书

荒沙历史吖 2024-11-27 22:50:15

1959年3月的一天,朱德元帅突然接到一份由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发来的电报。电报内容讲,大使馆一直存着朱副主席的一笔稿费,折合人民币有30多万元,请示朱德如何处理。

朱德

而且,大使馆还请示说,这笔钱到大使馆已有两三年了,前面请示,朱德同志一直没有指示,这次大使馆希望能将这笔钱转交给朱德。毕竟,现在是国内困难时期,因为自然灾害和大跃进等问题影响,老百姓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中央的领导人也不例外。

朱德看过请示电后,陷入了沉思。此时,工作人员很快也知道了电报的内容,心里都有惊喜,因为他们知道,朱德一家有二十几口人要养,靠着朱德和爱人康克清那点工资,常常是捉襟见肘,更何况现在是困难时期。

可谁知,朱德想了一会后,直接对工作人员说,立即给大使馆回话,这笔钱一分不留,全权委托驻德大使馆购书,要涵盖医疗、冶金、建造等各行各业,必须要有权威性,然后免费无偿捐给全国各大图书馆和科研院校,供研究参考。

朱德

工作人员不理解,这是属于朱德同志的稿费,为何自己不留一些呢?哪怕留下一小部分,然后把大部分捐出去也行啊,为何一分不留呢?这就是朱德同志的品质了。在困难时期,要与国家和人民共度难关。那么,这部分稿费是从哪来的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党有一位著名的老朋友: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女士。

她在中国工作了很多年,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给予了高度赞誉,一直坚持宣扬中国的红色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同时,她在延安也待了有近一年的时间,这期间和我党我军的领导人建立起良好的友谊。

史沫特莱

值得一提的是,史沫特莱在延安领导中,与朱德总司令的关系最好,在她的心中,朱德总司令宽厚待人,工作无私,而且人总是亲切和善,没有一点架子。更何况,朱德也是出过国,思维和视野很开阔,胸怀非常宽广。

实际上,史沫特莱到延安前,是看过中共领导人照片的,她甚至觉得朱德的外表很粗犷,不像领导人的样子,还以为他是一个很凶的人呢?没想到,现实中的朱德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因此,这更加增添了她的亲近感。

因此,史沫特莱就提出,先采访朱德。朱德却谦虚地对她说,自己没做什么,让她去采访延安其他领导。史沫特莱知道他是八路军总司令,哪可能没有啥说的呢。于是,便经常来找朱德聊天,把采访变成闲聊,朱德倒也愿意在工作之余,把过去的事情给史沫特莱讲一讲。

史沫特莱

不久之后,史沫特莱便积累了大量朱德的革命历程资料,也对朱德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她心中便有了将朱德的经历写成书的想法。后来,日军攻击越来越频繁,中央考虑史沫特莱的工作和安全,就护送他离开了延安。

但是,她一直坚持宣传共产党,后来又来到了新四军,最后回到了美国,而她无论辗转到哪里,一直在整理撰写朱德的资料。再后来,她终于在英国完成了朱德同志传记:《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遗憾的是,史沫特莱身体一直不好,在完成这部传记后,她便病倒了。她知道自己的生命时间已经不多了,便立下了遗嘱:因为我的灵魂只有在中国才能安定下来,所以我盼着自己的骨灰能埋在中国。

朱德 史沫特莱

同时,她对朱德传记出版及稿费结算事宜也作了安排,出版发行后,所有稿费交给朱德。

朱德和中央其他领导,听闻史沫特莱逝世的消息后,都是十分悲痛的,朱德亲自协调各方,完成了史沫特莱的遗愿,将她的骨灰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并在葬礼上播放了《义勇军进行曲》,并亲自为她的墓碑题了字。

1955年,《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先由日本作家,史沫特莱的好友石垣绫子翻译成日文出版,尔后被印成多国语言译本发行,所得稿费共有95008.30马克,折合成人民币共计30多万元,1958年的时候,出版机构将其全部转入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史沫特莱墓

一年后,驻德大使馆向朱德请示如何转交这笔巨款,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0 阅读:0

荒沙历史吖

简介:书写历史故事,传播历史文化。美美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