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交大女博士杨楠被确诊为肝硬化晚期。
这个消息对她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不仅身体每况愈下,还背负了几十万的医疗债务。
更让杨楠心碎的是,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丈夫张海却选择了消失。
杨楠和张海是在攻读博士学位时相识的。
两人都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彼此非常欣赏,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双方父母也对他们寄予厚望,期待这对优秀的夫妻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2015年的一天,张海在日本工作时接到家里的电话,得知杨楠突然呕吐,吃不下饭。
起初家人以为是怀孕了,但时间对不上,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是肝硬化晚期。
张海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从日本赶回河南老家。
看到病床上虚弱的妻子,张海心疼不已,承诺无论如何都会照顾她。
但现实的残酷很快就让这个家庭出现了裂痕。
由于患病,杨楠不得不辞去所有工作,专心养病。
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杨楠只能回到娘家。
每个月靠着张海汇款生活的杨楠,在2017年左右发现丈夫的态度变了。
他不仅不再关心杨楠的病情,反而开始刻意躲避她。
张海不仅脾气变得暴躁,有时还会提出要离婚。
更糟糕的是,张海不再给杨楠提供经济支持,甚至拉黑了她的所有联系方式,人间蒸发了。
杨楠感到无比心痛,她不明白当初那么恩爱的两个人,为什么会被现实轻易打败。
唯一的经济来源被切断后,杨楠只能四处借钱、刷信用卡来维持药物供应。
对于她来说,活下去成了唯一的心愿。
父母见女儿如此艰难,已经年迈的老两口重新骑上了三轮车,每天早上去摆摊卖菜,帮女儿缓解一点经济压力。
尽管如此,这些努力仍然杯水车薪。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楠的外债越来越多,加上借款和信用卡欠款,已经达到60多万元。
走投无路的她只好求助当地媒体,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找到丈夫,讨个说法。
记者见到杨楠时,她已经被病痛折磨得面容憔悴,身体因为肝功能衰弱而遍布疤痕。
此时的杨楠因为没有钱,只能维持最基本的药物供应。
通过记者的努力,终于联系上了在外地工作的张海。
但当电话接通时,张海听说是关于杨楠的事,直接挂断了电话。
最终,记者还是通过张海的家人约定了见面时间。
张海回来后,与杨楠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双方互不相让。
记者不得不强行中断了两人的争执。
面对记者的询问,张海道出了自己的苦衷。
他表示曾经和杨楠非常相爱,即使对方身患重病,他也曾不离不弃。
但渐渐地,张海发现杨楠的脾气越来越大,一点小事就会引发冲突。
2017年大年初一,两人回家过年时,张海的母亲只是唠叨了几句,杨楠就耍脾气非要离开。
类似的事情屡次发生,让张海感到疲惫不堪。
更让张海难以接受的是,结婚多年,他们一直没有孩子。
因为没有孩子,张海的父母在老家经常被人嘲笑,这让老人非常不高兴。
思前想后,张海决定与杨楠离婚。
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尽力了,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经济上,他已经给予了足够的支持与宽容。
为了能让杨楠死心,张海甚至说出了一些非常伤人的话,比如“去死”“恨死你”“别绑着我”。
在宾馆里,双方各执一词,张海甚至下跪乞求杨楠同意离婚。
杨楠表示可以离婚,但要求张海承担60多万元的债务。
双方因此再次争执起来。
最终,双方未能达成和解。
走投无路的杨楠只能联系当地妇联,希望有关机构能帮助她解决问题。
曾经恩爱的两人,最后却走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网友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也分成了两派。
有人认为张海太过自私,妻子身患重病,怎么能谈离婚呢?
还有人觉得杨楠太依赖别人,自己不争气,就别怪他人不讲道义。
无论是哪种观点,这个故事都让我们反思: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如何坚守爱情和责任?
杨楠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悲剧,更是对社会道德和人性的深刻拷问。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在面对困难时选择了逃避,而不是承担责任。
杨楠的父母虽然年迈,但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女儿,这种无私的爱令人感动。
相比之下,张海的行为显得尤为冷漠和自私。
婚姻本应是两个人共同面对风雨的港湾,但在现实面前,很多夫妻选择了各自飞。
杨楠的经历提醒我们,爱情不仅仅是甜蜜的承诺,更需要在困境中相互扶持。
面对疾病和债务,夫妻之间应该更加理解和支持对方,而不是互相指责和放弃。
杨楠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支持力量。
媒体的帮助、妇联的介入,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她提供了援助。
然而,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人内心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当每个人都愿意为他人多一份关怀和理解,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
最终,杨楠的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但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我们需要学会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勇敢面对未来。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身边的人,不要轻易放弃那些曾经深爱过的人。
毕竟,爱情和责任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