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祭祀礼和国家兴盛有关?唐朝由兴到衰,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俊杰读书郎 2024-08-27 20:12:43

文 | 俊杰笑书郎

编辑 | 俊杰笑书郎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唐朝由盛转衰,军队祭祀礼也在近百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论从古文记载还是祭祀礼的更迭,似乎都暗示着国家的强盛与文化发展绝对脱不开联系。

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在唐朝国运翻天覆地变化之下,军队祭祀礼产生的相关变迁吧。

要想了解祭祀礼,首先就要根据古籍记载对其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唐代军队祭祀礼属于唐代军礼的一部分,其内容记录在唐代军礼的相关文献中。

不仅如此,《大唐开元礼》卷八十一至九十,同样也规定了军礼的具体内容,只不过其内容更加详尽,从一国之君到将军、诸州县应做的举措都进行了罗列:

通过上述两段材料的记载可以得知,唐代二十三项军礼活动的内容中,有十八项礼仪制度与军事祭祀礼内容有关,看过内容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看一下从盛唐到晚唐战乱时期,军队祭祀礼产生的相关变化。

盛唐时期军队祭祀礼的调整

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盛唐时期,中国在全世界的经济实力可谓首屈一指,算得上是绝对的老大。

因为国内中央集权高度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民风开化,所以相关礼节也受到了统治者极大的关注。

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阶段。唐玄宗开创大唐盛世并制定《大唐开元礼》,唐代军队祭祀礼发展到鼎盛时期。

天宝年间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盛唐时期是唐代军队祭祀礼的调整和发展时期。

盛唐时期的《大唐开元礼》是中古时代礼制变迁的见证,对唐代及后世影响深远,并成为后世修礼的典范。由《大唐开元礼》可见,在军礼部分,“祭祀”占有很大的比重。

由于《开元礼》颁布二十多年以后,安史之乱爆发,这一时期,唐代的军队祭祀礼有所调整。因此,《开元礼》中军队祭祀礼的记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唐玄宗重视军事,崇道尚武,首创“大将出征告齐太公庙”的军队祭祀礼,《开元礼》卷八十八记载“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告于齐太公庙”。

唐玄宗开元年间下令修建齐太公庙,唐代由此开始开展命将出征祭祀齐太公庙这一祭祀仪式,这是唐代社会发展到中期,统治者重视军事的产物。

开元十九年,唐玄宗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据《通典》《旧唐书》记载:

与唐代前期相比,唐玄宗对军队祭祀礼进行改革,首创大军出征前祭祀兵神齐太公,这是唐代军队祭祀礼发展到唐代中期的一大改革亮点。

在唐代军队举行的各项祭祀仪式中,都有卜日这一程序。

唐玄宗时期进行调整,祭祀仪式中不再举行卜日活动。有关唐代卜日的具体内容,有如下记载:

由上述文献可知,唐代的卜日地点为太庙南门。唐初时期还举行卜日仪式,到了玄宗天宝年间以后,卜日这项仪式便不再举行了。

因此,《开元礼》中对卜日这一步骤不再单独列出,卜日也就逐渐只存在于文献记载的当中了。

开元时期对傩礼做出了一些调整。傩礼在唐代有了固定的举办时间,傩,逐疫也。其事著于《周礼》,后世效而行之。

傩礼从隋代的一年三傩发展到唐代的季冬大傩。同时,傩礼的具体实施,步骤又随着时代的变动而调整。

隋代傩礼仪式继承北齐,依旧是方相士担任傩礼的主角,唐代也是如此,这体现了傩礼的继承性。

傩礼从隋发展到唐代,礼仪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生了变革,比如:

隋代傩礼准备鸡和羊,唐代只准备鸡用来磔祭。人员的分配上,隋有鼓角十人,唐没有;唐有巫师二人,隋没有,巫师在唐代及唐以后的傩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唐代与前代相比,简化了祃祭与祭告山川礼的仪式。李蓉认为,祃祭在唐代只存在于礼制文字当中,而并没有真正举行过。

因为在唐代祃祭通常被认为是皇帝亲征时举行的祭祀仪式。

隋炀帝时期,还曾实行祃祭,以太牢或少牢祭祀,唐代不再举行祃祭。

唐代举办祭祀所过山川礼时也只用特牲祭祀。与前朝相比,唐代天子出征时,行军中的祭祀礼仪有所简化。

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军前大旗谓之牙,出师则有建牙祃牙之事” 。

因此,唐代后期,军旗成为唐代祃祭的主要祭祀对象。宋代中期,祃祭的对象已经明确确定为军旗,并有了固定的流程。

宋代祃祭是确定施行过的,宋真宗、宋太祖都曾开展过祃祭,且其规模与重视程度都要高于唐代。

唐玄宗开元年间,创建太公庙祭祀。唐玄宗开元年间正式颁布诏令:“先置太公庙令及丞”。

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的卓越功勋和谋略,建立了太公庙,主祭姜尚,以张良等十人配祀。

玄宗开元十九年诏必定直接影响到了当时即将编纂完成的《开元礼》的编纂工作。

开元二十年九月,唐政府颁布了被后世称作集大成之作的《大唐开元礼》,加以行用。

总的来看,唐代盛唐时期的军队祭祀礼进入了发展和调整时期,如废除卜日、不再举行祃祭、祃祭对象的流变、傩礼的调整、增设命将出征告齐太公庙的仪制等。这些变革又对后代军队祭祀礼的发展产生影响。

但盛唐之后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局动荡不安,军队祭祀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晚唐时期军队祭祀礼的整体衰落

唐玄宗天宝年间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长达八年之久。

这期间,战争不断,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礼制遭到破坏。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国力削弱,唐代中后期军礼祭祀礼仪制度整体呈衰落趋势。要深入理解这一变化的形成,唐后期的礼制历史无疑十分重要。

唐代中后期最重要的礼制文献为玄宗年间的修定的《大唐开元礼》。

目前学界对《开元礼》在唐代时期是否确实行用存在争议,尤其是唐代中后期。日本学者石见清裕认为:

《开元礼》颁布的二十三年后唐王朝爆发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因此,唐后半期的王朝仪礼不限于遵照《开元礼》的仪式程序进行。

但是,德宗贞元二年(786),科举考试特设“开元礼”一科,足见其在唐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据史书记载,唐代后期对《开元礼》的重视程度降低,北宋在《开元礼》的基础上制定了礼书《政和五礼新仪》。

但是,在唐代中后期这一漫长的军队祭祀礼的发展演变中,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时期。

唐肃宗时期,唐朝正式形成文庙、武庙的格局。武庙的祭祀正式成为国家的礼典是在唐玄宗时期。

而唐肃宗上元元年,仿孔子文庙祭祀,改称武成王庙,后来唐代文庙以孔子为主,颜回为配;武庙则以姜尚为主,张良为配。

肃宗时期开展封王仪式,进一步提高武庙的地位,这一行为甚至在德宗朝引发争议。武庙地位的提高,表明唐肃宗时期国家依旧重视军事,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从这道诏令可以看出,肃宗急切的想通过提高国家军事实力以平定安史之乱,恢复唐朝盛世。

肃宗任李光弼、郭子仪等攻克叛军,任江淮租庸使第五琦,从江淮漕运粮草,唐部队供应无乏。

唐肃宗还请求回纥军事支持帮助平定史思明叛乱,这都表现了肃宗急切的想平定战乱的心情,因此他大力发展军事,从而提高了武庙祭祀的地位。

唐德宗是唐代中期比较重视礼制的一位皇帝,他即位后,坚定要削弱藩镇势力,削藩战争引起诸藩叛乱,诸藩设坛祭天,共推朱滔为盟主,河北局势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南方的局势也不容乐观。

所以即便此时军队祭祀礼还存在,偶有举行,仪式规模也比较简略。即使德宗重礼制,想要大兴礼制,但当时的社会条件已经不允许了。

由此可知,晚唐时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宦官势力继续膨胀。唐代晚期的皇帝大多数不作为,“礼乐为虚名”的礼制特点继续延续。唐代军队祭祀礼与唐代前期相比自然而然也呈整体衰落趋势。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娱乐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0 阅读:5

俊杰读书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