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现在担心一件事,说不定你做了.......

新鲜故事荟 2020-04-03 14:31:46

4月2日,新冠疫情防控经验国际分享会暨健康中国国际公共卫生管理培训项目启动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正式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参与直播。

当被问及现阶段最担心的事情,钟南山院士表示,他现在很担心部分国家的快速扩散情况,这会导致病人剧烈增加,使得当地医疗条件崩溃。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李兰娟院士则表示,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是疫情控制的最大的挑战。“传染源一旦控制了,就相对容易控制疫情。”同时,防止进一步扩散、减少危重症发生、减少病死率也同样值得注意。此外,两位院士均表示,戴口罩、维持一定距离非常重要。

钟南山:美国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举措

钟南山院士全程英文发言分享经验。钟南山院士谈到中国防控策略时表示,武汉“封城”、信息公开透明、成立联防联控机制、实时定量的核酸检测,都是采取的积极举措。

针对对于戴口罩是否是有效防护的争论,钟南山院士表示,由于病毒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戴口罩能有效防止飞沫感染。疫情防控的关键就是保持距离和戴口罩。

针对目前备受关注的“无症状感染者”,钟南山院士介绍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是可能向健康人群传播病毒的,尤其应注意两类无症状感染者:一是密切接触者,二是来自重点疫区的人员。

钟南山院士介绍,目前还不清楚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力度如何,不过可以给到大家一些线索。通过对咽拭子、鼻拭子的检测结果看,在发病的早期,病毒载量在上呼吸道是很高的,越早的时候载量越高,但一周以后病毒载量显著下降。他们在没有症状的时候,在上呼吸道的病毒载量是很高的。

钟南山院士发言↓↓↓

李兰娟:

发病第二周是关键窗口期

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表示,发病第二周是新冠患者进展成重型、危重型的时间窗口,是病情进展的关键窗口。

李兰娟指出,发病第一周,轻症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普通型患者具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发病第二周是病情进展的关键窗口。部分患者病情进展成重型,表现为持续高热、指氧饱和度低于93%等;严重者可快速发展为危重型,可产生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及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来源:健康中国、人民网、羊城晚报、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值班编辑:董箫乐

1 阅读: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