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S早逝看,女性离婚后究竟该怎样活?

瀚辰啊娱乐 2025-03-26 22:32:39

2021年,汪小菲和大S宣布离婚,至今已经三年多。

双方来回地撕扯、泼脏水、上法庭、然后各寻新欢。

如今这场爱恨情仇的狗血大剧在大S的早逝当中落下了帷幕。

一切看似尘埃落定,汪小菲不单把孩子的抚养权拿到手了,而且还把控着他们继承的遗产。和新娶的台湾妻子带着孩子外出游玩好不开心。

这样的结局未免令人感到有些惋惜和唏嘘。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想,如果,当初大S没有离婚,是不是就不会落入这番境地?

可惜,没有如果。

离婚是个人意志的体现,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

况且,这些年,选择离婚的女明星的不少,比如赵丽颖、杨幂、陈妍希等等。

近日的热搜上,《甄嬛传》中的安陵容扮演者陶昕然也离婚了。

而据了解,近年来离婚率是在逐年增高的。

据我国民政部网站发布的《2023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360.53万对。2001年至2019年,离婚人数从每年125万对上涨到了470万对。而根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

也就是说,这意味着恢复单身的女性正在变多。

社会学家也在发表新观点:"名人婚变已成现代女性生存状态观察窗口"

普通人也是。

如果真的不幸离婚,那么,女性离婚之后该如何生存呢?

01 离婚后的羞耻感

2021年,大S一纸律师声明官宣了她和汪小菲婚姻关系的结束。

她果断结束婚姻的态度,当时全网是一片盛赞。

但在过去,离婚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是不好的,羞耻的。

甚至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里,一些舆论也是在塑造着这样的妇女形象。

女性为什么会离婚?要不就是被丈夫抛弃,要不就是自己作,完全忽略了女性的主体性。

如果没有成功嫁入豪门,更是会被外人们笑掉大牙。如当年18岁时就和富商之子李泽楷交往的梁洛施。

和对方生了三个孩子之后,还是没有和对方结婚。

具体的原因,在近期的采访中,她说,是因为承受不了对方异性缘太好而选择离开。

但在某些媒体的描述当中,那些亲密关系失败的女性,会被描述为“豪门弃妇”“容颜憔悴”等等。

过去,影视剧中描绘那些离婚女性角色的形象大多是疯癫的、依附男性的。

而离婚,就意味着悲剧。

上世纪三十年代,张恨水经典小说《金粉世家》问世。故事以男女主人公恋爱、结婚到反目、离异的婚姻为主线,燕西与清秋本是冲破束缚自由恋爱的一对璧人,然而到最后,金家四个媳妇,只有冷清秋离婚了。

两个三观不同,生活理念不同的人,婚姻本就很难长久维持。

最后的结局,是冷清秋带着孩子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地生活。

在“冷清秋”这样角色一个身上,观众看到的依旧是女性离婚后悲剧的色彩与被动的姿态。

离过婚的女性,会被视作是“二手货”。

如果想要再结婚,就意味着要找人“接盘”。

这不仅是语言的失范,更是权力的展演。

哈佛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凯瑟琳·麦金农曾说过:“语言是暴力的第一道屏障。”

当他们用这些污名化叙事时,实质是在父权制框架下又一次对女性的驯化。

这会让女性加重对离婚的羞耻感和失败感。

离婚后的女明星张歆艺就说过,当时因为看了辱骂自己的评论,导致一度不自信,突然觉得自己不金贵了。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描述的是很多“独抚妈妈”(旧称单亲妈妈)会羞于寻找社会帮助。

她们往往会认为,离异意味着婚姻乃至人生的失败。

这让许多刚刚开始独抚的女性,会努力隐藏“失败”的事实。她们不愿让身边的人知道自己离婚后的身份,包括亲人、同事、朋友。

这就导致了她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虽然我们还宣扬着“离婚自由”,但实则很多人从心底里还是觉得离婚可耻。

所以离婚后,部分女性很有可能面临一些舆论压力。

但这并不是女性本身的错。

如果说结婚是为了追求幸福,那么离婚也是一样。

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去耗费你的人生。

02 搞事业才是硬道理

离婚后,该怎么更好地去重建生活,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45岁以上的离婚女性中,超过60%面临贫困风险。

看看离婚之后的大S,向汪小菲讨要抚养费,事业上似乎也毫无长进,生活窘迫。

与汪小菲结婚的10年间,她专心生子,却错过了内娱的黄金期。

这不禁让人怀疑,她结婚是对的吗?

我想,杨幂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例子。

2018年,杨幂和刘恺威两人官宣离婚之后,我们没有过多地看到她的悲伤。

她反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业当中,她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综艺节目,接拍多部影视作品,展现出强大的事业心。

当时离婚后的她,拍出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扶摇》等大火剧集。

她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离婚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而两次离婚之后的王菲,也没有被婚姻所消耗。

今年春晚的舞台上,她又再次亮相舞台,演唱了新歌《世界赠予我的》。

和窦唯的第一段婚姻宣告失败之后,她的事业反而鲜花着锦。

1994年,《重庆森林》上映,所有人都记住了那个摇着头、身体晃来晃去、往水里倒金鱼的阿菲。

和李亚鹏分手之后,她依然是那个快乐的,以自我为优先的“天后”。

你可能会说我这些话都是马后炮,普通人现实的生活并不是明星爽文剧本。

其实,离婚后的大S是有过搞事业的心的,只不过她开始退居幕后。

并且,她还有继续合作的保养品品牌。

可以说,她生前那段时间还是有在接触工作的。只不过,造化弄人,她意外离开了。

如果假以时日,难保她不会凭借这么多年的人气,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其实当女性离婚之后,我们谈事业,可能意义并不在数字,而在于突破的勇气。

但事业确实能让一个人找回主观能动性。

事业的成功也能让人的脊梁能够挺直。

这是那些“离婚过来人”给我们上的一课:

没有人能够在感情里一劳永逸,也没有人能依附另一个人一辈子。

婚姻也并不是救世主,唯有自己能救自己。

03

重建方法论:现代女性的生存工具箱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副教授沈奕斐一条谈及女性独立话题的视频很让人共鸣,她说:

我特别讨厌现在有种趋向,就是很多人在劝分的时候,常常用一个词叫独立女性。告诉你,独立女性就是有勇气这么坚定地切割和划分的。

确实,人类作为群居动物,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发展都必然存在依赖。

而真正的独立女性并非不依赖他人,而是拥有多样化的身份支点,是妈妈、是老师、是妻子、是作家……

所以说,作为真正的独立女性,万一失去了婚姻这个支点,她应该还能有其他支点能支撑她。

这个支点,可以是原生家庭、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朋友。

《第二性》的作者波伏娃曾告诉我们:“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当女性不再将婚姻视为人生的全部,而是将其作为生命拼图中的一块,她们才能真正实现从依附到共生的蜕变。

去找到更多的人生支点,也是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

很开心的是,现在的很多女性是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件事的。

据《2024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

36.4%的受访者密切关注新技术信息,思考如何结合自身工作。27.9%的职场女性已经开始使用数字化工具,占比高于男性的23%。职场女性以更强的行动力热情拥抱数字化。

当我们停止用“婚姻完整性”来丈量生命价值,生命可能会更加广阔。

而目前社会学会也将“离婚力”(心理弹性+经济独立+社会资本)纳入了女性评估体系。

很多女性之所以痛苦,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离婚力。

自己过得不好,也走不掉,才会开始把一切的矛头指向婚姻。

当然,希望每个女性都有自己的“离婚力”。

“我本明珠,何惧蒙尘?浴火之后,才是真身。”

你我共勉。

0 阅读:5
瀚辰啊娱乐

瀚辰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