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我去相亲,看中了妹妹却娶了姐姐,婚后才知道:她们早有预谋

梦碎无痕 2024-08-19 04:44:54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1

1986年,28岁的李建国在父母的不断唠叨下,终于不得不去参加这场被安排好的相亲。这个年纪在村里已经算是“大龄青年”,家里人急得直跳脚。李建国自己其实并不怎么在意婚姻,只是想着混日子过,但父母的逼迫让他无法再拖延。

那天的相亲地点定在镇上一家老旧的餐馆,桌椅虽旧但被擦得干干净净。李建国穿着家里唯一一件像样的白衬衫,心里却有些不安,不知道这次相亲会遇到什么样的人。门口的土路上,尘土飞扬,一阵风吹过,卷起几片落叶,衬得天气有些凉意。

他一进餐馆,就看到两位穿着朴素但精心打扮过的女人正坐在桌边。年纪稍大的那位,穿着暗红色的旧毛衣,面容端正,眼神里透着稳重和几分冷静;而另一位看上去更年轻些,扎着马尾辫,穿着浅蓝色的碎花裙子,眼神带着些许羞涩和活泼。显然,妹妹王娟是那位年轻些的,而姐姐王丽则是稳重端庄的那个。

李建国见到王娟,心里不由得一亮,她的笑容里带着柔和和几分调皮,让他有种说不出的好感。他尴尬地坐下,挤出一个微笑,心里暗自盘算着这场相亲怎么开个好头。

刚坐定,王娟主动递上茶水,轻声说道:“李大哥,辛苦你大老远跑过来,喝口水吧。”她的声音温柔得恰到好处,带着乡下姑娘独有的淳朴。李建国接过茶杯,脸上有点不自然,连忙说道:“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应该的。”

王丽见状,也微微一笑,打趣道:“妹妹还真是细心呢,平时在家里也是这般体贴。”她虽然笑着,语气却透出一股不易察觉的淡然和冷静。李建国隐隐感到有些奇怪,但一时也说不上来到底是哪里不对。

饭菜上桌后,气氛稍显活络。王娟时不时向李建国投去好奇的目光,而李建国则暗自欣喜,总想着找机会多和她聊几句。王丽在一旁则不紧不慢地跟李建国的母亲聊着一些家常,偶尔还会插一两句话进他们的谈话中,轻描淡写地强调妹妹的优点。

“建国啊,我妹妹从小就懂事,家里的事情都是她帮忙操持,手脚麻利,人也聪明。”王丽不动声色地说道,语气里似乎带着一种刻意的推崇。李建国听着这些话,心里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王娟确实是个不错的姑娘。

然而,就在李建国逐渐对王娟产生好感时,他并未意识到这对姐妹之间的微妙互动。王丽的目光始终平静,偶尔在李建国与王娟交谈时,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每当李建国和王娟聊得愉快时,王丽总会不经意地转移话题,将注意力引向她自己身上,或是用一些轻松的话题让气氛显得自然和谐。

几次见面下来,李建国越发觉得王娟是他理想中的妻子人选。终于,他忍不住对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看王娟挺好,性格温柔,家里事情也拿得起,咱们可以考虑提亲。”

然而,李建国没想到的是,他的父母和王家父母却早有默契。他们在一次私下会谈后,一致认为,王丽虽然年长,但稳重踏实,更适合持家。王家父母还暗示王娟在性格上或许有些“活泼过头”,不一定是过日子的人选。

当父母将这个决定告诉李建国时,他愣住了,感到心里像是被重重敲了一下。他试图争辩:“可是我更喜欢王娟,她性子好,跟我也合得来。”但父母却一句话堵住了他:“日子是两家过的,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王丽年纪大点,但懂事、能干,更适合咱家。”

李建国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一方面,他对王娟的好感难以抑制,另一方面,来自家族和社会的压力又让他无从反抗。最终,他在多方的劝说下,不得不违心地选择了与王丽结婚,但心中对王娟的那份遗憾和不甘却始终挥之不去。

2

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起初,李建国还抱着一丝希望,觉得王丽或许能渐渐展示出她在相亲时所表现出的温柔和体贴。但现实很快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王丽在家中表现得越来越强势,几乎事事都要做主。无论是买菜做饭还是家里的开支安排,她都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李建国有时想提出些不同意见,话刚出口就被她冷冷一句:“家里这些事我早就熟悉,你别添乱。”

李建国心中逐渐升起不满,他感觉自己在这个家里变成了个被安排好一切的“外人”。尤其是每次与王娟偶然碰面时,看到她依旧温柔的笑容和灵动的眼神,他的心里更是五味杂陈。他不由得开始想象,如果当初娶了王娟,或许日子会轻松得多。

这样的念头让他心里充满矛盾,每次回家面对王丽那一脸的严肃和安排得井井有条的生活,李建国的烦躁愈发加重。起初,他还忍着不说,但时间一长,两人之间的争吵开始频繁起来。有一次,李建国忍不住抱怨道:“你就不能让我也拿点主意?我娶你是找个伴儿,不是找个管家的!”

王丽冷冷地看着他,语气中带着丝丝嘲讽:“这家里有什么你能拿主意的?你一个月挣的那点钱还不够买菜的,你拿什么主意?”这话像一根刺扎进了李建国的心里,原本就积压在心中的不满瞬间爆发出来。他摔下筷子站起来:“我就算挣得少,也是为这个家,咱们是夫妻,不是你一人说了算!”

两人的争吵越来越激烈,家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李建国的心仿佛蒙上了一层阴霾,他越来越频繁地在脑海中想象当初如果娶的是王娟,生活会不会更好。然而,这种想象并未让他摆脱困境,反而让他对眼前的生活更加不满。

一天傍晚,李建国回家得晚了些,刚走到家门口,就隐约听到屋里传来低声的谈话。他轻轻推开门,站在门口,听到屋内传来的声音。是王丽和王娟在说话,虽然声音很低,但他隐约听到了几句关键的话:“当初那计划还是对的……要不是咱们这样,我家哪能撑下去……”

李建国的心猛地一紧,他屏住呼吸,继续偷听,却发现接下来的话更让他震惊。王娟轻声说道:“姐,亏你当时能那么冷静,这婚事才能顺利成了……不然我也不可能这么安心。”

李建国顿时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这番话像是一下子揭开了他心中的疑团。他开始意识到,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被设计好了。王娟不过是个“诱饵”,真正的目标是把他套进王丽的家庭,用他的婚姻来改变王家的困境。

接下来的几天,李建国暗中留心,试图确认自己的猜测。他发现,王丽的言行和她家人的态度处处印证了他心中的怀疑。终于,在一次与王丽的激烈争吵中,他忍不住将这些积压在心中的疑问抛了出来:“你们当初就是设计好的吧?拿你妹妹吸引我,其实根本就没打算让我娶她!你们早就打算好了让我娶你,是不是?”

王丽听到这话,脸上的表情没有太多变化,反而显得冷静而坦然。她看着李建国,淡淡地说道:“是,我们家确实是这么计划的。但这有什么错?我愿意为了家人牺牲自己,你又能怎么样?你以为你真的有选择吗?你不也是在这种压力下妥协了?”

李建国感到胸口堵得难受,仿佛压着一块大石头。他想发火,却发现自己无从反驳,王丽的话像一盆冷水,把他的愤怒淋得冰凉。是啊,他又能怎么样?即使明白这一切,他依然被生活逼着不得不走到今天。他站在那里,半天没有说出话来,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混杂着无力感,让他整个人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泥沼中,无法挣脱。

3

得知真相后的日子,李建国像是变了一个人。往日那些对未来的憧憬都化作了浓浓的阴霾,他总是一个人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抽着闷烟,眼神空洞。他心里对王丽有了深深的隔阂,和她说话时总带着冷意,甚至有时根本不想开口。可生活并不会因为他心情低落就停止前进,日子还得照常过下去。村里的田地、家里的柴米油盐、孩子的教育,全都压在他和王丽的肩上。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建国总会忍不住回想,若当初娶了王娟,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但这些假设从未让他找到答案,反而让他陷得更深。他发现自己渐渐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越是逃避现实,越是觉得生活无望。

王丽其实也感受到了丈夫的变化。她心里明白,真相的揭露让李建国的心受到了重创,但她并没有过多解释。她知道,在这个家里,日子总要继续下去,解释再多,也换不回他们已经失去的东西。

有一次,两人因为孩子的学费问题再次争吵起来,李建国满腹怨气地说道:“要不是当初你们骗我,我现在会是这个样子?我什么都没捞到,还成了你们家的‘工具人’!”

王丽听了这话,脸色铁青,却没有像以前那样针锋相对。她长长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是,我们是对不起你,但我也是为了这个家,你以为我愿意这么过?我们都是没得选的人,你要真不想过了,离婚也行,谁也不拦你。”

李建国听着这些话,心里竟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他看着眼前这个女人,突然意识到,她其实也是这场“交易”里的受害者,只不过她比自己更早学会了接受命运的安排。这个家需要她操持,她也得硬着头皮撑下去。

几天后,李建国独自坐在田埂边,望着不远处的夕阳。他想着这些年经历的一切,突然意识到,尽管婚姻建立在欺骗上,但他和王丽早已被生活的琐事紧紧捆绑在一起。逃避只会让他失去更多,而面对现实或许才是唯一的出路。

经过几天的思索,他决定试着重新拾起这个家庭。虽然心里的那道裂痕无法完全愈合,但他明白,既然这条路已经走到这一步,与其继续怨天尤人,不如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地走下去。

“咱们重新来过吧,”李建国在一个傍晚对王丽说道,语气里带着少有的柔和,“生活不易,但咱们也别总想着过去了,日子还是要往前看。”

王丽看了他一眼,眼里透着一丝疲惫和释然。她点了点头,轻声回道:“我早就想这样了,咱们还是一起把日子过好。”

从那以后,李建国尽力压下心中的不满,专注于打理农活,照顾孩子,尽可能地与王丽和平相处。尽管偶尔内心仍会泛起遗憾,但他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他们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剑拔弩张,反而有了一种默契的平静,虽然这份平静里夹杂着无奈和隐隐的隔阂。

几年后,王娟嫁到了邻村。那天,李建国远远地站在村口,目送她离去。她穿着红色的嫁衣,脸上挂着熟悉的微笑,但眼中却再也没有当初的那份灵动。李建国深吸一口气,心中泛起一丝酸涩。他突然问自己,如果当初选择了王娟,真的会比现在更好吗?如今的他,再也找不到答案。

生活总是如此,充满了无数无奈和妥协。我们是否真的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还是只是被时代和环境推着走呢?

0 阅读:1

梦碎无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