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月马上就要过春节了,网上都在疯传,发改委下达了多个产品的涨价通知,这究竟是真的吗?事实上,这是不少人对发改委相关政策的误读。之前,发改委组织召开视频会议,在听取了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见之后,作出指示:将继续紧盯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必要时将采取收储等储备调节措施,促进生猪市场长期健康的发展。
发改委之所以决定要在必要时收储,主要是近期猪肉价格的下跌。资料显示,12月初国内生猪价格从23.57元/公斤,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跌至17.09元/公斤,跌去了6元/公斤。正是担心,猪肉价格的过度下跌,影响到养猪户们的积极性,不利于猪肉市场价格的稳定。所以,发改委就做出必要时收储的决定。而发改委的这项决定,让猪肉市场价格很快止跌企稳。
不过,最近猪肉市场价格出现大跌,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12月初我国放开了对疫情的管控之后,养猪户们将大量生猪出栏供应市场,这就导致了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猪肉价格出现快速下跌就不足为奇。另一个是,今年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老百姓的收入开始减少,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就大不如过去了。
当然,我国在放开了疫情管控之后,很多居民因感染了病毒,在家休养,消费需求一下子回落也属正常。而一旦这轮集中感染周期结束之后,老百姓还是要在春节期间进行消费的,毕竟一年忙到头,这个春节还是要过的,只是过得较往年节省一些。所以,未来还将会有5类商品价格或将反弹,建议大家还是趁着现在价格较低之时,提前准备一些。
第一,肉类价格会反弹
近期,很多人感染了病毒,所以市场对肉类的需求下降了,而再过一个月,大家都会走出这一轮疫情感染期。老百姓还是要购买一些肉类制品过年的。比如,家家户户都要做腊肉、咸肉、腊肠等。所以,肉类价格今年虽然不会出现大涨,但是随着春节临近,市场需求逐渐升温,肉类价格出现小幅上涨的可能还是很大的,大家要提前做好准备。
第二,粮食会小幅上涨
受到俄乌冲突,以及气候环境的影响,今年国际粮食减产严重,很多产粮大国都宣布禁止出口,国际粮价出现上涨。虽然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影响有限,但是国内粮价还是会出现小幅上涨。此外,春节期间,居民对粮食的需求大幅增加,以及一部分人喜欢囤积粮食,所以,今年春节粮食价格出现小幅上涨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前段时间超市5公斤一袋大米只要50元,现在要60-65元。
第三,蔬菜价格会反弹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蔬菜价格出现了下跌。主要是疫情放开之后,大量蔬菜供应市场,导致供大于求。此外,很多人都感染了病毒,现在都休息在家,菜场里面门可罗雀,当然蔬菜价格会下跌。不过,等到大家身体都康复了,春节假期的到来,市场对蔬菜的需求又开始上升了,届时,蔬菜价格出现反弹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第四,食用油价格会反弹
今年以来,食用油价格涨得有些惊人,过去一桶5L食用油,只要45-50元,现在一桶5L食用油至少要65-70元。这主要是大豆、玉米、葵花籽等原材料价格在上涨,食用油的价格也在上涨。另外,很多人家里都喜欢囤积一些食用油,所以食用油价格出现快速上涨也就不难理解了。建议大家适当的存一些食用油。
第五,香烟和名酒
很多人为了身体健康,平时很少抽烟、喝酒,但是春节长假来了,家里面总要备一些香烟和名酒,以招待客人的到来。此外,亲朋好友聚会,酒席上也少不了香烟名酒。还有一些人春节喜欢登门拜年,送礼也要送香烟和名酒。所以,平时香烟和名酒的消费需求并不是很大,但是春节期间,价格会出现一定的反弹。大家要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