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关于雍正得位不正的谣言会那么深入人心?

书兰聊历史 2024-01-10 23:50:10

前言:封建王朝的皇位传承讲究一个法统,一旦有人违背法统继位,就会被视为得位不正。自打康熙弄出全新的秘密建储制后,大家便把正大光明匾后面的遗诏视为法统。按理来说,这种新制度基本没什么bug,可关于雍正作弊的各种谣言却流传了几百年而不息。

雍正自从继位之后,殚精竭虑,其治国理政之勤劳不说在清朝,就是在所有封建王朝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在他的带领下,满清扭转了自康熙后期就开始出现的颓势,国势欣欣向上、府库充盈,而他自己则因为过度操劳而仅在位13年就去世了。这样一位有为之君,身上却背着那么多骂名和谣言,这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何那些谣言就那么深入人心?

雍正画像

一、谣言从何而来?

1、谣言=重要+真实+模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越是重要的事情越容易引起谣言。关乎皇位传承的事情绝对是封建王朝的重大事情,臣民们虽说决定不了谁继位,但是臣民们肯定希望继位的是像汉文帝、唐太宗那样的明君,能够爱民如子、轻徭薄役,让他们可以安心过好日子,他们断然不会希望新君是像商纣王、隋炀帝那样穷奢极欲、喜欢折腾的昏君。

甭管什么事,如果一听就是假的话,那就成不了谣言了。谣言之所以能成为谣言,就是因为事情真假难辨,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谣言要把老十四允禵扯进去,比如雍正将遗诏中的“十四阿哥”篡改成“于四阿哥”,雍正的亲信-隆科多将康熙让老十四回京继位的圣旨给扣了,雍正阻挡母亲乌雅氏见老十四导致母亲一头撞死在柱子上……

康熙遗诏的摘录,里面是“皇四子”而非“四阿哥”

老十四在康熙晚年很得宠,康熙让他做了大将军王,老十四后来被雍正圈禁,乌雅氏偏爱老十四,乌雅氏在雍正登基没多久就去世了,这些都是真的。至于篡改遗诏、扣留遗诏、乌雅氏撞死,这些都是假的,不过寻常老百姓哪里知道遗诏是由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且遗诏有两份?更不知道雍正连老大胤禔的生母惠妃和老九胤禟的生母宜妃都没有亏待,何况自己的生母?

清朝没有直播、没有跟踪报道,广大士绅百姓只知道坐了很久皇位的康熙去世了,新君不是那个大将军王,而是雍正,并不知道个中细节。有一些真实的信息做支撑,然后大量信息模糊不清,谣言不就有市场了吗?而且关于皇位继承的事情又那么神秘,如果期间发生一些像“赵高矫诏”、“杨广弑父”、“烛影斧声”、“狸猫换太子”之类的情节,士绅百姓也会认为是正常的。

雍正生母乌雅氏的画像

2、谣言的传播路线

既然谣言说雍正得位不正,那么制造谣言的人定然是和雍正不对付的人。其一,曾经和雍正有过夺嫡之争的自家兄弟;其二,那些兄弟府上的奴才;其三,因站队错误而被雍正处罚的贵族大臣;其四,因雍正推行新政而接受不了自己利益受损的官员士绅;其五,有反清意愿的组织或小团体。

雍正六年,一个叫张熙的书生不远千里跑到西北给当时的川陕总督岳钟琪送了一封信。信中内容说雍正得位不正,“谋父逼母”、“弑兄屠弟”,建议岳钟琪起兵反清。这封信倒也不是这个张熙写的,而是他的老师曾静。至于为何曾静会给岳钟琪写这么一封信,一来,曾静是反清人士,二来关于岳钟琪的谣言误导了曾静,有谣言称岳钟琪作为岳飞的后人,早有反清的想法,一直被雍正打压。

三朝武臣巨擘-岳钟琪

岳钟琪看到信后顿感兹事体大,不敢耽搁,连忙上报雍正。接下来就是雍正开始令人各种查,先是逮捕曾静归案,曾静供述他所了解的关于雍正和隆科多配合矫诏上位之事及其他关于雍正的事情都是从一个何姓书生和一个陈姓大夫那听闻的。然这两个人又说他们都是从一个陈姓风水先生那听说的。陈姓风水先生则说他有次到衡州去的路上碰到几个京里出来的旗人,他也是听他们说的。

经沿途各省巡抚一摸排,得知是耿精忠的孙子耿六格等人在发配到岭南的路上到处乱嚷嚷的。耿六格则坦言,他早前被发配到东北时结识了老十胤䄉的奴才八宝,有一次他到八宝家中做客碰到了曾在老八府上效力的两个宦官,并且意外听到这两宦官对八宝家人说雍正篡改诏书及太后撞死等事。这下可算是知道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了,绕了半天还是和夺嫡之争有关。

九龙夺嫡中的九位主角

二、谣言为何止不住?

1、谣言迎合了大众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雍正和他的那些朝廷重臣虽然智商都不低,但是就是止不住这些针对雍正的谣言,主要是传播的范围太广、传播谣言的人太多。那么为何士绅百姓非要传播这些有损皇帝的谣言呢?难道他们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其实他们并非不知道诽谤皇帝的罪过,只是这些谣言太迎合他们的心理了,他们控制不住自己,再则,法不责众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将谣言迎合大众的心理状态归纳为4种,分别是恐惧、希望、仇恨和好奇。“恐惧”好理解,就是当很多人害怕某件事或者某个人时而传出的各种相关谣言,比如非典时抢购板蓝根和醋等事。同理,如果很多人都带着共同的希望去看待某个人或某件事时,相关的谣言也会很有市场。对于这两点,雍正的那些谣言倒没什么相关性。

雍正VS谣言

“仇恨”是当很多人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有恨意时而传出的各种相关谣言,这样的话,这些人在传播谣言时会有一种解恨的快感。前文中已经提及仇恨雍正的人不少,他们乐见雍正的名声臭大街,那么那些对雍正不利的谣言经这些人各种加工、渲染,然后再四处传播,雍正是不是就很难止住了?

好奇是每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心理活动,当普罗大众对某个人或某件事都感到好奇,那么关于这个人或这件事的谣言就很容易被大家接纳和传播了。关于雍正继位的事,不说当时了,就算是现在,都有大量的人感到好奇,而且随着这种好奇心的增长,依托正版谣言而编排出的盗版谣言也会有市场,比如有些人在传雍正其实是年羹尧的私生子,不然年羹尧不会把雍正送上皇位。

年羹尧没想到自己也成了主角之一

2、雍正应对失当

雍正在位时就被这些谣言弄得焦头烂额,让人查了多少年才查清楚源头。可是查到了又能怎么样呢?雍正也确实是急眼了,他竟然将查出来的那些事编入《大义觉迷录》中,然后让相关官员带着曾静到各地去宣讲,以期让大家了解事情真相,不要再相信和传播关于他得位不正的谣言了。

然而广大士绅百姓都有各自独立的见识,不会他说什么就信什么,而且大家会无形中生出一种感觉,即“解释就是掩饰”。即使大家心里之前对那些谣言还有些疑问,更多的时候只是当故事听,可雍正这么铺天盖地地去解释,大家不信也信了。信了之后就会给这些谣言再补充一个论据,即雍正心里有鬼。

《大义觉迷录》中的摘选

雍正没有学过心理学,不知道辟谣和信谣的内在逻辑都是一样的。辟谣最有效的方式是由拥有绝对权威的人以最透明的方式对事情进行澄清。雍正的身份虽然至高无上,但是他的话却缺乏足够的公信力,别的不说,他自己就是谣言中的主角,他主持编撰的《大义觉迷录》还能取信于人吗?

再则,雍正如此大力度辟谣,然后辟谣的效果又不好,是不是会起反作用?一些原本没听过这些谣言的人也知道了,然后谣言的传播网络更壮大了。人嘛,都会有一种分享的欲望,我知道一件你不知道的事情,然后把这件事情分享给你,我就会感觉到一阵小快乐。于是,本就已经成了巨无霸的传播网络继续一传十、十传百。

雍正终究没能辟谣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雍正得位不正的那些谣言纯属子虚乌有,其中大多都是那些对雍正充满恶意的人编排出来的。不过这些谣言因为很符合大众的胃口,传播起来的速度很快,进而导致知道的人越来越多,等到雍正大力辟谣时,其实已经迟了。偏偏他辟谣的方式还有失妥当,致使谣言传播得愈发不可收拾。

传的人多,传的时间长,加上一本《大义觉迷录》,想不深入人心都难。这种事关皇位传承的谣言本来就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宫廷秘闻”。大家都很忙,闲暇之余将雍正的那些谣言当成小故事打发时间就很舒服了,至于雍正得位是正或不正,大家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去刨根问底。这倒也谈不上对或者错,笔者觉得我们能够轻松快乐地了解历史知识才是最好地状态。

参考文献:

《清实录》

《大义觉迷录》

《清宫档案秘闻》

0 阅读:29

书兰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