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8年,在汉武帝刘彻外出狩猎期间,同行的骠骑将军的霍去病却赌气将关内侯李敢射杀,惹得刘彻的心中大为愤怒。
但最终在汉武帝的包庇之下,李敢之死被伪装成了一起意外事故,霍去病也并未因此受到特别严重的惩戒。
那么,倘若没有汉武帝的包庇,霍去病射杀李敢将会是什么级别的恶性事件?
霍去病·《天降雄师》冯绍峰饰
一、射杀李敢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刘彻因漠北战事大捷宴请群臣,而后更是决定前往甘泉宫狩猎放松一下,并由霍去病、李敢两位将领随同。
霍去病时任骠骑大将军,兼任朝中大司马;李敢也因与匈奴的交战中勇猛非常而被封为关内侯,两人都可谓是汉朝的少年英豪。
但令汉武帝刘彻怎么都不会想到的是,霍去病竟然趁他午睡之际,独自一人携带弓箭找到了正在附近巡查的关内侯李敢。
眼看四下无人,霍去病当即便张弓搭箭,对着李敢大声责问道:“李敢!你知死吗?别说我没给你机会!拉弓!出手!”
霍去病·《汉武大帝》剧照
李敢见状大吃一惊,要知道霍去病可是他的顶头上司,他的心中虽然对此有些惊惧,但碍于霍去病的威势也只得是无奈的张弓搭箭。
随后在霍去病的厉声叱喝中,两人同时放箭射向对方,不过因为李敢最后时刻的心软,导致他最终惨死在了霍去病的箭下。
事后霍去病亲自向刚刚结束午睡的刘彻请罪,称自己射杀了李敢。
彼时的刘彻尚在午睡,原本还有些睡意的他当即惊出一身冷汗,随后便质问霍去病道:“此言当真?”
霍去病心想一人做事一人当,随即便回到道:“臣所言句句属实,还请陛下降罪,臣绝不后悔!”
李敢·《汉武大帝》剧照
众所周知,霍去病的身世背景可不一般,若论军职,他自己就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军中恐怕也只有他的舅舅卫青能与之相提并论。
而且霍去病的姨妈乃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论辈分乃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外甥,身份、背景、军功什么的无一不是当时的佼佼者。
不过这个关内侯李敢也不是一般人,即使不谈及他关内侯的这个身份,单论身世背景也足以令很多同时代的年轻将领汗颜。
因为他的父亲乃是汉朝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李广”,即是此人。
李广·《汉武大帝》剧照·陆树铭饰
李敢自幼起便熟读兵法韬略,且在骑射技术上也是深受李广的教导,骁勇善战在军中鲜有敌手,因此在汉军之中也是颇有声望。
倘若刘彻没有选择包庇霍去病,任由事情发酵,那霍去病射杀李敢的行为,放到现在就相当于是国家级干部之间的生死矛盾。
而且依照汉朝当时的法律制度,即使霍去病功勋卓著,但这种随意射杀国家将领的行为,相关部门也是一定会要求霍去病偿命的。
但如此一来,轻则引起军中派系互相争锋,朝堂震动;重则可能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导致朝廷无人可用、社会动荡。
汉武帝刘彻·《汉武大帝》剧照·陈宝国饰
于是汉武帝刘彻权衡再三之后,随即便对一旁侍奉自己的近臣韩嫣说道:“堂堂关内侯李敢,竟然被一只野鹿给撞死了,是吗?”
韩嫣闻言也是秒懂了刘彻的意思,知道刘彻企图将李敢之死嫁祸到野鹿的身上,于是就连忙回复道:“是,是,是。”
故而霍去病射杀李敢这件事,在汉武帝刘彻的包庇下才并未引起激烈的反响。有些与李家关系亲密的朝臣最终也是识趣的并未深究到底。
那么,霍去病为何要如此鲁莽的射杀李敢呢?
霍去病·《汉武大帝》剧照
二、漠北之战其实,霍去病与李敢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矛盾,甚至说霍去病能够达成封狼居胥的成就,其中也有李敢同匈奴英勇作战的功劳。
李敢作为霍去病麾下的重要将领之一,在霍去病征战漠北建功立业的时候,任劳任怨、拼命冲杀才得以将匈奴的帅旗夺了回来。
而霍去病之所以会射杀李敢,很大程度是因为李敢曾跑到卫青的府邸,当众殴打了霍去病的舅舅,即时任汉朝大将军的卫青。
一个小小的关内侯竟然跑到人家家里,当众殴打身为大将军的卫青,这种事情若是传出去,李敢必定会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罪名。
卫青·《汉武大帝》剧照
不过卫青却并未追究李敢的责任,反而转过头来担心这件事会给李敢带来麻烦,硬生生将这件事给隐瞒了下来没让其他人知道。
但卫青能忍不代表卫青的家人能忍,卫青的妻子乃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看见自己的丈夫被小将殴打心中自然是十分窝火。
所以平阳公主便不顾卫青的劝阻入宫找卫子夫诉苦,恰巧此时霍去病正陪在姨妈卫子夫身边,自然也是得知了卫青被打这件事。
霍去病在听完平阳公主的诉说后怒不可遏,心想我舅舅乃是大汉朝的军中战神,况且与皇室关系亲密,岂能让你一个小将给殴打!
霍去病·《汉武大帝》剧照
于是被愤怒冲昏头脑的霍去病,就一直在寻找机会与李敢当面对质,誓死也要让李敢为自己以下犯上的行为付出代价。
因此,霍去病才会在甘泉宫狩猎期间,独自一人找到正在巡查的李敢并将其射杀,而后本着一人做事一人当的原则,亲自向刘彻请罪。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会十分疑惑,李敢身为一个小小的关内侯,为何会敢于殴打身为大将军的卫青呢?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而这就不得不从李广随卫青北征匈奴的时候说起了……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为了彻底稳固汉朝在北方地区的统治,便以大将军卫青及其外甥霍去病为统帅,发动了著名的漠北战役。
刘彻为了打赢这场仗可谓是做足了准备,几乎是将当时的国家重心都放在了对外征战上,誓要毕其功于一役击溃漠北的匈奴王庭。
李广当时年事已高,刘彻念其多年来在军国大事上的操劳,便不忍心看着他继续在战场上奔波,特意下旨命其在家中休养。
可李广却不这么想,世人都称其为“飞将军”,声名显赫,但如今半截身子都入土却还没有封侯,这任谁见了都会感慨唏嘘吧。
所以在李广看来,此次漠北之战极有自己最后一次博取封侯的机会了,所以便屡次上书汉武帝请求派自己出征讨伐匈奴。
李广·《汉武大帝》剧照
刘彻自然是懂得李广的心思,最终实在拗不过李广这个驴脾气,索性便任命李广为前将军,由大将军卫青统领调配。
但是令李广没想到的是,在汉军与匈奴王最终决战的时候,卫青竟下令由中将军公孙敖为前锋与匈奴决战,李广则是负责迂回包抄。
李广心想与匈奴决战应当是我前将军的事,如今却令我迂回包抄,这不是把前锋变后卫了吗?于是说什么也不同意卫青的要求。
常言道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卫青身为漠北之战的汉军统帅,又是当时大汉朝地位最显赫的大将军,这点道理肯定知道的。
那么,卫青为何会临阵调换将领呢?
卫青·《汉武大帝》剧照
三、李广难封其实卫青之所以会冒兵家之大不韪,在与匈奴王伊稚斜单于的最终决战前更换前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乃是汉武帝刘彻在出征前对他的嘱托,令其不可在战事中过多的依仗李广。
这是因为李广领军作战的能力不稳定,刘彻生怕其为了军功耽误国家大事,便私下叮嘱了卫青一番,称漠北决战时不可重用李广。
其二则是卫青自己的一点私心,希望能够为自己的知己好友公孙敖多谋求一些功劳。
这个公孙敖曾是卫青的救命恩人,且在出征前因罪被剥夺爵位,所以卫青命公孙敖为前锋,也是希望他多立战功能够重新封爵。
卫青(左)刘彻(右)
最后一个原因说出来可能会让大家有些意外,卫青将李广从前锋的位置撤下来改为迂回包抄,本质上也是为了李广封侯考虑。
是不是觉得很匪夷所思,卫青将李广从前锋的位置撤下来命其迂回包抄,竟然是为了李广封侯的愿望而考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李广·《汉武大帝》剧照
其实卫青深知凭汉军现在的前锋力量,无论在前面领军的是李广还是公孙敖,肯定都能够在正面击溃匈奴王伊稚斜单于的主力。
但若是想要在正面战场上抓住狡兔三窟的匈奴王,立下更大的功勋,肯定是不太理想的,必须要有一支迂回包抄的部队负责堵截。
所以按照卫青原本的设想里,只要李广能够按照自己的谋划行事,那肯定是有很大的概率可以活捉匈奴王的,也算是大功一件。
这样一来,卫青既能完成汉武帝刘彻对自己的嘱托,又能为自己的好友公孙敖以及李广谋求军功,可谓是一石三鸟、皆大欢喜。
李广·《汉武大帝》剧照
只可惜此时的李广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军功,怎么都想不明白卫青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卫青在处处针对自己,心中颇为恼怒。
所以李广在屡次请求无果的情况下,便愤怒的带着手底下的将士们离开了,而后更是一头就扎进了茫茫草原之中,连向导都没带。
也正因如此,李广所率领部队在漠北晕头转向以致于贻误了战机,等到李广到达指定位置时,匈奴王早就从他们的缺口处逃跑了。
卫青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情也是十分沮丧,只得先给李广的部队送去补给,并询问他们迷路的具体情况,以便之后向汉武帝汇报。
卫青·《汉武大帝》剧照
李广身为三朝元老,身上自然也是有着属于自己的傲气,他片面的认为卫青此举是为了打压自己,所以便拒绝回答相应的情况。
卫青对此也很无奈,可能是顾及李广老将军的面子,卫青便召集李广的下属问话,希望能够从中得知当时行军的真实情况。
但李广却误以为卫青此举是打算将自己的过错怪罪到下属的身上,便拔剑自刎于卫青的幕府门前,希望卫青不要为难自己的下属。
李广·《汉武大帝》剧照
所以李敢在得知父亲的死讯后,才会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跑到大将军府闹事殴打卫青,并最终导致自己惨死于霍去病的手中。
不过好在这件事最后被汉武帝刘彻压了下来,才没有造成特别太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汉武帝对霍去病的疼爱可见一斑!
那么,在史书中对李敢之死又是如何阐述的呢?
李敢之死
尾声在太史公司马迁写就的《史记》中,对于此事的是这样描述的:
“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
这种描述某种程度上是有含贬义的,在司马迁看来,霍去病之所以能够免受汉朝律法的惩戒,全都是仰赖汉武帝对他的疼爱罢了。
霍去病·《汉武大帝》剧照
其实司马迁本就十分反感外戚势力,再加上霍去病任性妄为、恃宠而骄的嫌疑,所以在《史记》中对霍去病的评价一直都不怎么高。
仔细想想,关内侯李敢作为在征讨匈奴中有过军功的英雄,霍去病射杀他之后却仍能逍遥法外,也不怪一身正气的司马迁如此阐述。
随后司马迁更是在李敢之死的后面,加上了“居岁余,去病死”,如此意味深长的六个字,也算是隐晦指出了霍去病的死因。
霍去病与李敢同为汉武帝时期的少年英豪,最终却因为上一代人的恩怨接连陨落,导致汉朝自此在对外的军事将领上青黄不接。
这无疑是汉武帝最大的损失,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感慨命运无常,故而有诗叹曰:
“驰驱大漠路三千,一战封侯是少年。今日我来朝北望,茂陵孤立剩云烟。”
说白了就是太史公带有色眼镜看人,绝对卫霍出生卑微不配与他等世家之人同朝为官!吹他李广吹得这么大,他李广打了几次胜仗 斩了多少首级他太史公怎么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出来[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
飞将军可不是李广,是卫青
[吃瓜][吃瓜][吃瓜][吃瓜]就没有想过李敢不死,李家人会有什么下场?以下犯上,行刺统帅,这种事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重罪,诛九族都说得过去……而且这个统帅还是大汉朝的顶梁柱,又是国舅兼驸马。
李敢跑到大将军府殴打卫青,若无汉武帝的包庇,将会是什么级别的恶性事件?
派李广侧翼包围,卫青还给了西域第一人张骞做向导。结局是李广带自己的亲卫抢功,张骞带大部队找了一天才找到导致匈奴都从这个口子跑了。这不是李广第一次冒进,之前就追2个侦察兵自己差点翻车,他死了剩下的大部队没统帅可全完了,好在伪装成诱敌深入的诱饵才跑回来。这次还这么搞,如果他真打正面那死的不是更惨[得瑟]说回卫霍。卫青脾气好是公认的,史记甚至贬低他和柔媚上,李广犯那么大错卫青也只是去信责问情况。如果包围成功那可是封狼居胥同级的功劳,换个人别说责问,直接上门打你都算轻的。。李敢说白了就是欺负老实人。霍去病射杀还是自己手下的李敢,别说武帝本就包庇霍去病,就是不喜也问题不大。李广还不是当官就杀了霸陵卫也没事,人家也只是按照规定没给晚上来的李广开门。。李敢可是犯错了才被杀的。
霍去病可能也是被李敢的手下谋害的,但是这时候刘彻只能息事宁人了。李敢的位置也不低,如果说当时卫青是军队一把手,那么霍去病基本上算是二把手了,李敢大概是五六号位置,霍去病射杀李敢,几乎等同于现在的副司令(或者说政委)私下里枪毙了副参谋长,毕竟李敢打卫青这个事虽然有罪,但是连卫青本人都不计较了,这个罪也可以说没有。如果霍去病按军法处置李敢,就很正常了,私下里去决斗,说不过去。
总是说这件事,霍去病杀李敢,跟霍去病杀一只狗没有什么区别,懂得自然会懂[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
霍去病胜在年轻敢想敢干却太狂,高级将领如果不是在军中犯大错,绝不能轻易杀害更不能私下械斗,如果他不早死,霍家只怕比霍光时候更跋扈,下场只怕更慘。
总司令杀军区司令,虽然地位看起来悬殊,但人家其实也是一方诸侯
书上不是这么说的,电视剧倒是这么说的
李氏在长安是大姓,不敢封李广就怕坐大还有兵权
那还不如,用李敢以下犯上罪处死不更好。
电视剧看多了,书看少了
不论是东汉还是西汉皇帝为了集中皇权都是重用外戚和士族斗智斗勇,有时候东方压了西风,就只好用文、史打打嘴炮了。[得瑟]所以强如卫青也会被黑。我个人觉得卫青人格魅力在这千古历史当中也能位列前三了……
汉朝以孝治天下,骠骑将军以孝之名杀李敢,要治罪最多也就是夺爵罢官,能怎么着。孝是封建王朝的核心之一,君不见东汉那么多名臣,有人侮辱或者稍微对自己长辈不敬就拔刀杀人,郡守刺史不仅不治罪,还得举孝廉,茂才呢
太史公一家之言耳[流鼻涕]
李敢殴打三军统帅卫青怎么算?
一个少年得志的霍去病,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李广,把封狼居胥真正的功臣卫青给掩盖了,还被人写进佞臣传
霍去病如果不是死的早,最后说不得也落个窦宪的下场。 自己本身就少年得志,年少轻狂,锋芒外露,没有卫青的谦逊,加上后期的太子案,百分百会出事,看看窦宪就知道了,两个人都完成了封狼居胥,性格都属于轻狂的那种
为什么看个电视剧就把他当成真实的历史,无语
李广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名不符实的将军了吧,怎么就这么大名气
所以说人狂自有天收,早早死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