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三刻是几点钟?古时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有什么特殊意义

蔡妹子 2025-01-01 14:16:46

午时三刻是几点钟?古时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有什么特殊意义

世人皆知古时行刑必在午时三刻,电视剧里常见"刀下留人"的紧张场面,总是伴随着"午时已到"的呐喊。可曾想过,为何古人如此讲究这个时辰?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神秘的考量?

要说这午时三刻,在古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点。它牵扯着天时地利,关乎着阴阳生死,更是皇权天威的一种彰显。那些被押赴刑场的囚犯,为何总在这个时辰走向生命的终点?这其中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讲究?

一、古代计时法揭秘

说起古代的计时方法,那可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在江南一带,至今还能看到不少古老的更楼,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就是古代最重要的报时中心。

话说在明朝嘉靖年间,杭州城里就有一座闻名遐迩的更楼,日夜不停地为城中百姓报时。这更楼上设有三面大鼓,每到子时,便有专门的更夫击鼓三声,震耳欲聋,传遍整座城池。

这更鼓一响,便是一天的开始。在古代,一天被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又分为八刻。这十二个时辰,按照地支排列,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要说这计时的学问,还得从一个"刻"字说起。古时候的人们发现,一支香燃尽的时间大约是两个时辰,于是就用香来计时。他们在香上刻下刻度,一刻约莫现在的十五分钟。

在南宋时期,更有能工巧匠发明了漏壶计时器,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发明。据《武林旧事》记载,杭州城里的开元寺就有一座漏壶,其中装有铜壶五重,每一重里都盛着水,水滴落下来的速度极其均匀,正好能准确计算时间。

这计时方法一直延续到清朝,还有了新的变化。清朝的皇宫里,专门设立钟表处,负责掌管时间。每到早晨卯时,钟表处的太监就要开始忙活,他们要在乾清宫前的铜缸里注满水,放上铜壶,开始计时。

有趣的是,古人对时间的精确度要求极高。每个时辰又细分为"初"、"正"、"清"三个阶段。比如说午时初刻,就是现在的上午十一点到十一点半;午时正刻,就是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午时清刻,则是十二点到十二点半。

在各个朝代,这样的计时方法还在不断改进。到了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带来了他们的计时方法,将一天分为四个时段,每个时段又分为六个小时。这种计时方法和汉族的十二时辰制相互融合,形成了更为精确的计时体系。

最为奇妙的是,古人还结合了天文历法来计时。他们观察太阳的位置,月亮的阴晴圆缺,星辰的运行轨迹,都成为了计时的依据。在北宋时期的开封,天文台上就有专门的官员,负责观测天象,校正时间。

不仅如此,古代的计时还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农民种地要看节气,商人开市要看时辰,就连喝药吃饭都讲究时间。在《清稗类钞》中就记载,民间有"寅时采药,巳时晒干,午时服用"的说法。

二、午时三刻的确切时间

古时候的午时三刻,说来还有一段有趣的典故。清朝乾隆年间,有位姓张的钦天监官员,因为一次偶然的时辰差错,惹出了一桩不小的风波。

那一年冬至,乾隆皇帝要在午时三刻祭天。按照惯例,钦天监要提前计算好具体时间。这位张姓官员却因为没有考虑到冬至日昼夜时长的变化,导致计算出的午时三刻比实际时间整整差了半个时辰。

等到乾隆皇帝携满朝文武来到天坛,发现日影还未到正中位置,这可让皇帝龙颜大怒。后来经过查证,才发现原来午时三刻的准确计算,竟是一门如此复杂的学问。

要说这午时三刻的确切时间,还得从古代的计时方法说起。用现代时间来对应,午时是指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这段时间。这两个小时又被分成了八个刻,每刻十五分钟。

但在古代,这个时间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古人是根据太阳影子的长短来判定时间的,所以冬夏时节会有所差异。冬至日影最长,夏至日影最短,春分秋分时则处于中间状态。

北宋时期的《梦溪笔谈》中就有详细记载:冬至那天,午时的日影长一尺五寸;到了夏至,午时的日影只有四寸五分。这样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午时三刻的具体时间点。

在明朝,皇宫里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午时厅",就是为了准确把握这个时间。每天到了午时,专门的官员就会在这里观测日影。他们用一根高八尺的铜柱,根据影子的长短来判定具体时刻。

清朝的《钦定大清会典》中还有一段记载:午时三刻时,铜柱的影子恰好指向正北,这时天地阴阳之气最为平衡。因此,重大典礼多在这个时辰举行。

在民间,人们则有更简单的办法判断午时三刻。他们会在院子里竖一根竹竿,当竹竿的影子最短时,就是午时。等到影子开始向东偏移约四寸长时,那就是午时三刻了。

这种判断方法虽然不够精确,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十分实用。北宋苏东坡就曾写过:"日午牛归卧,鸦啼柳影斜。"说的就是午时阳光最烈时,连牛都要找阴凉处休息的情景。

有意思的是,各地对午时三刻的掌握还略有不同。像江南水乡,因为纬度较低,日影变化和北方有所不同。所以当地人还要根据地理位置做出相应调整。

在古代的军事行动中,午时三刻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武经总要》中就记载:"午时三刻,阳气最盛,利于进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重大战役都选择在这个时辰发起进攻。

三、处刑时间背后的天道玄机

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一桩轰动朝野的大案。当时的刑部侍郎赵钦,因为不遵照午时三刻行刑,竟然遭到了弹劾。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那年秋天,京城抓获了一名谋反要犯。按照惯例,此等重犯应当在午时三刻处决。可赵钦认为犯人罪大恶极,当即下令处决,结果引来了御史大夫的严厉弹劾。

朝廷大臣们争论不休,有人说这是违背天道,有人说这是破坏祖制。最后还是皇帝亲自裁定:即便是死罪,也要依照祖制,在午时三刻行刑。这个规矩,可见一斑。

古人选择午时三刻行刑,首先讲究的是阴阳五行之道。午时,太阳当空,阳气最盛。《周易》中说:"阳盛阴衰,万物显形。"这时行刑,既合天时,又显威严。

在唐朝,御史台还专门设立了"阴阳博士"一职,专门负责推算行刑时辰。他们认为,只有在阳气最旺的时候处决犯人,才能确保犯人的阴魂不会作祟。

处刑的地点也是有讲究的。明清时期的刑场,往往选在城南。因为古人认为,南方属火,火克金,正好可以克制刑具的煞气。每到行刑之日,刽子手还要在刑场四角点燃艾草,说是要借助阳火之气。

处决仪式更是繁琐。处刑官必须身着特制的红袍,腰系黄绦。这是因为红色属火,黄色属土,火土相生,可以助长阳气。刽子手手中的大刀,也要在午时之前朝向太阳晾晒,据说这样才能沾染阳气。

选拔刑场官员也有独特的标准。他们必须是庚申日生人,因为庚属金,申属阳,这样的人据说最适合执行死刑。每次行刑前,这些官员还要沐浴更衣,焚香祷告,以示对天道的敬畏。

刑场的布置也很有讲究。行刑台必须高出地面三尺,象征"天、地、人"三界。台前要摆放一个铜盆,盛满清水。古人认为,这水能映照天日,可以昭示刑罚公正。

更有意思的是,行刑时的站位也有规矩。监斩官立于西,象征秋气肃杀;书手立于东,取义于春气生发。犯人则跪于南向北,表示归顺于皇权天威。

到了清朝,这些规矩愈发严密。刑部衙门专门制定了《行刑则例》,详细规定了从犯人押解到行刑完毕的每一个细节。期间但凡有一处不合规矩,整个行刑过程就要重新开始。

雍正年间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名死囚在押解途中喊了一声"冤枉",监斩官立即叫停行刑,重新审查案情。最后发现此人确实另有隐情,皇帝特赦了他。这也成为了一个佳话,流传至今。

四、处刑时间的人文关怀

说起古代死囚的最后时光,倒是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乾隆四十年,京城发生了一件令人称道的事。当时的刑部主事李清峰,专门为一名即将处决的死囚改善了断头饭的规格。

这位死囚姓张,是因为谋害同乡才获死罪。李清峰查看案卷时发现,这张犯本是个饱读诗书的秀才,只因一时糊涂才酿成大祸。于是他破例准许张犯在行刑前喝一杯酒,吃一顿像样的饭菜。

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说这是对朝廷法度的僭越,但更多的人却赞同这种做法。后来乾隆皇帝知道此事,不但没有责罚李清峰,反而下旨表扬了他"存心仁厚"。

从此以后,京城刑部的断头饭也逐渐有了规矩。一般的死囚可以要一碗面条,象征"长寿面",算是让他们了却今生的一个心愿。若是读书人,还能要一壶酒,题几句诗词。

临终遗言的规矩也很有讲究。按照规定,死囚在临行前可以说三句话。第一句通常是向家人告别,第二句是交代后事,第三句则可以表达心中的想法。但这些话都要经过刑场官员记录,不得有违背纲常伦理之语。

在明朝时期,就有一个有趣的规定:如果死囚的遗言特别有价值,比如揭发其他要犯或者指出朝廷弊端,监斩官必须立即上报。《明实录》中就记载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个死囚在临终前揭发了一起贪腐大案,最后皇帝不但赦免了他,还重赏了他。

家属探视的规矩就更为细致了。一般在行刑前三天,死囚的直系亲属可以申请探监。但要求必须是五代以内的亲属,而且每次探视不得超过一个时辰。探视时还要有官员在场记录,以防有人趁机传递违禁物品。

清朝康熙年间,甚至还专门制定了《探监则例》,详细规定了探视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比如,探监要在午时之前完成,不能在子时和午时进行。家属带来的食物要经过检查,不得携带利器和毒物。

最特别的是,如果死囚是一家之主,官府还会给予家属一定的抚恤。这种做法始于唐朝,到了明清时期更加完善。《大清律例》中明确规定:死囚若有老幼需要赡养,可以向官府申请救济。

在行刑当天,家属虽然不能靠近刑场,但可以在规定的区域内等候。等行刑结束后,官府会发给一张"领尸帖",让家属将遗体领回安葬。若是家境贫寒的,官府还会给予一些棺材费。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还有"留尸示众"的规定。但即便如此,到了第三天也必须让家属领回安葬,这是出于对死者及其家属的基本尊重。

五、午时三刻的历史演变

要说这午时三刻的规矩,在不同朝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在唐朝开元年间,就发生过一件趣事。当时的刑部侍郎韦述上书皇帝,说行刑时间应该提前到辰时,理由是"辰为震,震为雷,雷为天威"。

这一提议引来朝廷大臣们的激烈争论。有人支持说这样更显皇权,有人反对说有违祖制。最后还是玄宗皇帝拍板,仍旧维持午时三刻的老规矩。这事后来被《资治通鉴》记载下来,成了一段佳话。

到了宋朝,午时三刻的执行就更为严格。《宋刑统》中明确规定,行刑必须在午时三刻,早一刻晚一刻都不行。有一次,开封府的一名死囚因为狱卒算错了时辰,提前了一刻处决,结果那名狱卒被革职查办。

元朝统治者虽然是游牧民族出身,对这些汉族礼制却也格外重视。忽必烈下令保留午时三刻的行刑制度,还专门设立了"司天台",负责推算行刑时辰。据《元史》记载,当时的司天台每天都要向皇帝报告正确的午时三刻。

明朝时期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朱元璋规定,重大案件必须在午时三刻行刑,但普通案件可以在辰时、午时、申时三个时辰中选择。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明朝中期,后来又改回只在午时三刻行刑。

说起重大案件,就不得不提明朝开国功臣蓝玉的案子。蓝玉被朱棣定为谋反,按理说这种大案要在午时三刻处决。但朱棣急于除掉这个心腹大患,破例提前行刑。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很大非议,被史官暗中记下。

清朝对午时三刻的规定就更有意思了。康熙年间专门颁布了《钦定行刑则例》,规定夏天的午时三刻要比冬天早半个时辰,这是因为考虑到季节变化对日影的影响。

在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案例就是因为午时三刻的规定而起了转机。比如雍正年间的年羹尧案,本来已经定了死罪,但因为那天午时三刻前突降大雨,不得不推迟行刑。结果第二天雍正就改判了死罪。

这午时三刻的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就连清末的一些大案,比如刺杀恩铭案,也都是在午时三刻执行的。直到清朝灭亡,这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古老传统才逐渐消失。

在民间,午时三刻的说法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北方农村至今还流传着"午时不开门"的说法,据说是因为这个时辰阳气太重。而江南一带的民居建筑,在设计时还会特意避开正午的日照。

0 阅读:31
蔡妹子

蔡妹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