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710字,阅读完约需5分钟)
内容简介:他酷爱武术,拳脚了得,当兵后被师里推荐参加全军侦察兵骨干集训,接受过海灯法师得意弟子范应莲大师亲自指导。
在老山战场捕俘作战中,他创造了独自一人从跃起、抓捕、堵嘴、上铐、解除敌武装只用20秒的记录,不费一枪一弹。
他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校首届侦察班,受过专业训练。这样一位有着大好前途的侦察兵副连长,却在撤退路上踩中地雷,失去知觉和意识,4年后不幸离世,成为我军10年对越作战中牺牲的最后一名烈士。
他就是董玉香。
董玉香
一、少时喜欢武术,如愿成为侦察兵
董玉香,山东省梁山县人,1962年11月出生,1980年11月入伍,原为北京卫戍区警卫三师侦察连副连长。
受古代传奇小说和民间说书艺人影响,那个时代的农村年轻人基本都有过行侠仗义的古朴梦想,所以大多都喜欢武术。很多人做梦都渴望遇上武林高手拜为师傅,成为一名大侠。
怀着此梦想的山东小伙董玉香曾经短暂学过武术。1980年6月,他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年底就去当兵了,希望在部队练得好身手,实现英雄梦想。由于身材匀称,有武术基础,加上自觉刻苦训练,新兵训练结束后被侦察连挑中,如愿成为一名侦察兵。
董玉香(左)
能把自己的爱好和职业结合起来,是一件很惬意的事,董玉香就沉浸在这样的幸福中。练习拳脚和军事技能之余,继续学习文化课程,于1982年6月考入石家庄陆军学校(石家庄陆军学院前身)首届侦察班,全面、系统学习军事侦察专业,2年后全优毕业,回原部队任排长。
董玉香
董玉香(第三排左三)毕业照
年轻的排长志得意满,认真工作,卖力训练,排里各项工作都非常出色,被记三等功一次。
三、参加全军侦察骨干集训,受到总教官海灯法师弟子范应莲亲自指导
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演后,国内掀起了“武术热”。精通硬气功、以“二指禅”闻名的海灯法师红极一时,被军队院校竞相聘用,总部指挥机关聘任其为“全军侦察兵武术骨干总指导”,携弟子到军营传授、指导用于军事搏击实战的武术。
1986年5月,全军侦察骨干集训在济南举行。全师只有一个参训名额,警卫三师把这个机会给了董玉香,这就是想啥来啥。
董玉香(左)和范应莲
董玉香到济南后,得到海灯法师得意弟子范应莲的亲自指导,除了激动就是勤学苦练。两个月的集训结束后,董玉香全优结业,回部队后任侦察连武术教官。
8月份,奉军委命令,北京军区组建第十一侦察大队赴云南前线参加侦察作战,原警卫三师侦察连被编为三连,在河北滦平原24军71师驻地集训一个月后,开赴南疆作战。董玉香被提拔为副连长,在战场就是突击队队长角色。
董玉香(后排左三)
三、“搞不到有价值的情报、完不成任务就是耻辱”成为他的个人作战准则
侦察大队到老山战区后,负责老山右翼麻栗坡县猛硐镇扣林山到马关县金厂镇罗家坪大山一带近百公里边境线侦察任务,其中三连作战方向在罗家坪大山一带。
董玉香认为自己是全连武功最高的,又是副连长,搞不到有价值的情报是自己的耻辱。刚到战区不久,他要求带一个排到距驻地20公里以外的118边防哨所开辟观察所和抵近侦察。
董玉香在118哨所观察敌情
118哨所是距敌人最近的哨所,位置和环境对我方极为不利,条件艰苦,处于敌交叉火力目标内。哨所官兵吃饭、生活用水都成问题,需到山下极远的水源取水,战士们轮流下山背山,常常遭到敌人袭击或被掐断水源。
董玉香带着17名战士在哨所连续观察和出境侦察,经常吃不上饭,就啃压缩饼干,喝不上水,就吮吸植物叶片上的露水滴。加上雨淋和在潮湿地面上长时间隐蔽潜伏,官兵们苦不堪言。饮食不干净,发烧、拉肚子经常发生。
董玉香拉肚子最严重时,一天要拉10多次。战友们要把他送回金厂镇驻地,他坚决不肯,因为还有2个高地没有去过,咬牙也要把本区域所有敌高地一个不落地侦察到位。
董玉香(右一)
1987年3月份,观察人员发现老虎山高地敌人活动极为反常,引起我方警觉,董玉香请求带一个班上去查明情况。8人翻山越岭,绕雷区,钻密林,经过2天2夜秘密行进登上老虎山。发现敌军在收缩据点和兵力,拍照、记录后将情报上报。此情报很快到达总部和高层,受到总参表扬:
你部三连及时查明并上报了小老虎山地域敌一线据点收缩情况,为总部在战略分析上掌握越外交和军事动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因该条情报,成都军区云南前指授予三连“情报成果一等奖”,董玉香荣立二等功一次。
遇到捕俘任务,惯例是副连长带捕俘组,连长负责指挥,但是三连连长冷杰松是铁打的捕俘组长,谁也抢不走这个位置。董玉香只能担任副组长或接应、火力组长。
董玉香(左)和连长冷杰松在前线合影
四、担任第一捕俘手,凭一己之力捕俘,连打带捆一气呵成只用20秒
1987年8月9日3时,代号118的捕俘行动开始。三连连长冷杰松依然担任最危险的捕俘组组长,董玉香负责接应。他坚决要求进入捕俘组,理由很充分:全连武功最高;副连长就是带捕俘组的;万一牺牲,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没有对象,不会闪别人。连队安排他为捕俘组副组长。
他带领2名工兵在前面开路。为绕过雷区,小分队在茂密的丛林中穿行,董玉香持一把开山刀走在最前面硬是开辟出一条路。树挡砍树,雷阻排雷,经过26小时昼夜行军,进入敌纵深10公里,终于在10日5时把部队安全带到目标潜伏区。
化装为边民的侦察兵
原定位置不适合潜伏,董玉香和冷杰松两人互相掩护寻找理想位置。看中一个岔路口,遂将小组带过来逐个隐藏好,两位连长就在岔路口最前面隐蔽。到中午12点,潜伏了7个小时,终于等来了两位越军。
捕获对象到达我伏击位置,连长冷杰松低声命令“上”。最前面的董玉香第一个跃起,从背后抱膝将一名越军结结实实摔倒,然后压在身上、堵住嘴叫、戴上手铐、摘除腰间手雷,动作连贯一气呵成,仅用20秒便结束战斗。
战友们将另一名越军制服,小组未开一枪成功捕获2名俘虏。战友们押着俘虏回撤,距国境线还有10公里,又是一个漫长征程。
由于坡陡路滑,董玉香和一名战友同时滑倒,倒霉的是触动了地雷,董玉香右脚被炸飞,左腿膝盖处只一根筋连着。连长冷杰松赶紧为他包扎,他醒来后要求队伍先走,给他留下冲锋枪和手榴弹,他独自在后面阻击敌人。
连长冷杰松安排担架抬着他。走了一阵,他又请求连长放下他,理由是带着2名俘虏、抬着伤员目标太大,行动太慢,加上战友们体力都严重下降,这样干不是最优选。他就在此与追击敌人同归于尽,战友们不能再增加伤亡了。
为了减少拖累,途中毙掉了一名俘虏,只带一名回去。精疲力尽的战友们将董玉香抬到医疗所紧急抢救,后转到军区医院治疗,18天后他才睁开眼睛。因失血过多,脑神经受损严重,已丧失知觉和意识。脱离危险期后,警卫三师用飞机将他从前线接回北京,成立专家组也无能为力。
董玉香(虽然微笑但是没有意识)
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26岁的董玉香被授予少校军衔,成为当时全军最年轻的正营职军官。
他就这样在医院治疗了近四年,终因伤情不断恶化,1991年4月7日,董玉香离开了他的战友和深受的部队,可惜了一名杰出的侦察尖兵。
结语:一个武功高强、积极上进、极具血性的优秀侦察兵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的梦想舞台。他已超越了参军之前的侠义梦想,成为一名为国为民的大英雄,可谓侠之大者!
——全文终,感谢您的阅读——作者简介:喜欢军事、文史。深耕10年对越作战历史和当代优秀军人事迹,忠于史实,文字干净简练。关注我,重温英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