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网络。
陕西男子买到古怪鲤鱼这则视频是我在网上冲浪时候意外看到,发布视频的博主显然是搬运的视频,因此我不确定视频具体的发布时间,只能根据视频上的信息来说,如果有朋友知道该视频的原作者,敬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一下。
视频说事发于陕西,从中可以看到一条鲤鱼被放在不锈钢的台面上,第一眼我们就知道了这条鱼的与众不同,它靠近尾部的体侧居然额外又长出了一排鱼鳍!
这排鱼鳍看似与背鳍末端连接,但视频作者摆弄这排鱼鳍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这排鱼鳍是独立的,而且是弯曲的,末端靠近背鳍,前端却歪到下面,靠近腹鳍。
我们知道鲤鱼拥有典型的鱼类身体结构,它通常有五个主要的鱼鳍,分别是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这些鱼鳍辅助其在水生环境中活动。背鳍位于鱼体的背部,作用是稳定和平衡整体;尾鳍在鱼体尾部,提供主要的动力;胸鳍能辅助转向和制动;腹鳍的作用也是转向,提供更高的机动性;臀鳍则是主要让鱼体保持稳定。
那这条鲤鱼多出来的这个鱼鳍是干嘛用的?
果不其然,大部分网友马上以神话传说方面去联想了,说是成精的鱼不能吃啊,鱼化形之后是蛟龙,蛟龙再化形才是真龙之类的。
下面有个网友的评论让人有些难评,他表示从科学的角度看,鲤鱼跟龙是不同物种,不存在“化龙”的可能性。这个评价之所以让我觉得难评的原因是,龙实际上也不存在,就算存在,也不确定其种类,似乎很难拿来作为“科学角度”吧?不过破除旧观念就是这么慢慢发展的,出现这种评论其实也不差。
也有很多网友跟我想的一样,其实就是变异了。我之前写过很多变异动物的文章,评论区有人说我:“没法解释就扯变异!”但变异就是解释啊,而且是最优解,另外变异的致因非常的多,变异只是最终结果。
染色体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载体,其结构和数目的变异也可能导致生物体表型的改变。在鲤鱼中,如果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如重复、倒位、易位等)或数目变异(如整倍体、非整倍体等),就有可能影响到鱼鳍的发育和数量。
不过这种染色体变异通常伴随着更广泛的遗传效应,而不仅仅是鱼鳍数量的改变。
你肯定也见过身上多长牛脚的印度牛的新闻吧?那种变异是多肢畸形现象,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而导致的肢体数量增多,有可能是吸收了发育过程中停止发育的自己的兄弟姐妹后导致的异常表型。
环境因素可能诱发对鲤鱼的鱼鳍发育产生影响。比如电鱼,毒鱼,污染物的泄露,辐射等等。这些条件都可能干扰鱼的正常发育过程,会发生什么情况谁都不好说,因为太不稳定了,遗传到后代后又会有变化。
某些遗传疾病或综合征可能导致鲤鱼鱼鳍数量的异常增加。不过这些疾病或综合征通常与特定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相关,其实就又返回去说的,而且可能伴随着其他身体特征或生理功能的异常。
自发或者是环境和疾病诱发的基因突变,应该就是最终解答。基因突变是生物体内基因序列的突发性改变,可能导致生物体表型的变异。在鲤鱼中,如果控制鱼鳍发育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就有可能导致鱼鳍数量的异常增加,并且出现在奇怪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