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招了马铃薯瓢虫咋办?马铃薯瓢虫危害深,天敌饲养物理方法除!

不见四季 2025-01-26 02:18:38

马铃薯招了马铃薯瓢虫咋办?马铃薯瓢虫危害深,天敌饲养物理方法除!

在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中,马铃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作物。它适应多种环境,产量可观,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营养。然而,当马铃薯招来了马铃薯瓢虫这个不速之客时,情况就变得棘手起来。

马铃薯瓢虫,别看它体型不大,对马铃薯的危害却相当深。从它诞生开始,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破坏者”,以马铃薯为生存的主要资源。成熟的马铃薯瓢虫成虫,体长大约7毫米左右,身体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多样,有红色、橙色等,身上还有黑色的斑点。

从危害的数据来看,一只马铃薯瓢虫在它的幼虫期,每天可以取食马铃薯的叶片面积达到0.1平方厘米到0.3平方厘米不等。如果一个中等规模(大约1亩地,亩产马铃薯1500 - 2000公斤)的马铃薯田遭受了较为严重的马铃薯瓢虫侵袭,也就是每株马铃薯平均有5 - 10只瓢虫的话,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按照瓢虫繁殖一代大约30天计算),就可能造成马铃薯叶片损失面积高达10% - 30%。这对于马铃薯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为马铃薯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大量受损,就意味着它无法正常制造足够的营养物质,进而影响马铃薯块茎的生长和发育。

而且,马铃薯瓢虫的繁殖能力也不容小觑。在适宜的温度(16 - 25摄氏度)和湿度(相对湿度60% - 80%)条件下,一只成虫在一个月内可以产卵30 - 50粒左右。这些卵会孵化出幼虫,幼虫经过几个阶段后又会变成成虫,如此循环下去,其数量会呈现指数级的增长。

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对马铃薯有影响的小型害虫,如蚜虫,虽然也会吸食马铃薯的汁液,但蚜虫每株每年造成的叶片损失面积通常在5%以内(在未爆发大规模虫害的情况下)。从这个数据对比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马铃薯瓢虫对马铃薯的危害程度更深。

面对如此顽固的马铃薯瓢虫,我们有很多应对的办法。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饲养它的天敌。在自然界中,马铃薯瓢虫有一些天敌可以为我们的马铃薯田进行“天然除虫”。例如草蛉,草蛉的成虫体长大约10 - 15毫米,幼虫体长10 - 13毫米。草蛉的幼虫是肉食性的,特别擅长捕捉马铃薯瓢虫的卵和幼虫。据研究表明,在一个有适当草蛉种群密度(大约每平方米10 - 20头草蛉幼虫)的马铃薯田中,马铃薯瓢虫卵的孵化率会降低30% - 50%,因为很多卵还没有孵化就被草蛉幼虫吃掉了。

还有瓢虫蜂,瓢虫蜂会将自己的卵产在马铃薯瓢虫的卵内。瓢虫蜂卵孵化后的幼虫会在马铃薯瓢虫的卵内生长,最终把马铃薯瓢虫的卵当作食物。在实验表明,当瓢虫蜂的数量达到每亩地500 - 1000只左右时,马铃薯瓢虫卵的死亡率可以达到20% - 40%。

从物理方法除虫的角度来看,也有很多实用的小技巧。比如说人工捕捉,在清晨或者傍晚,马铃薯瓢虫活动相对不那么活跃的时候,人工去马铃薯田里捕捉成虫。一个经验丰富的农民,每天工作8小时,每人每天大约可以捕捉200 - 300只马铃薯瓢虫。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可能不是特别多,但是如果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地区的农民都能积极参与到捕虫行动中来,对于控制马铃薯瓢虫的数量是非常有帮助的。

还可以设置诱虫板,诱虫板利用马铃薯瓢虫的趋黄性来吸引它们。一般来说,一块面积为0.25平方米的黄色诱虫板,在马铃薯田边按照每10 - 15米设置一块的密度来放置,一个生长季节下来,可以捕获马铃薯瓢虫成虫50 - 100只左右。

另外,高温闷棚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除虫方法。在夏天的时候,对于连作的马铃薯田,可以先将田地灌满水,然后覆盖上黑色的塑料薄膜,让阳光照射。在这种条件下,土壤中的温度可以达到60 - 70摄氏度左右。经过5 - 7天的闷棚处理,可以有效地杀死残留在土壤中的马铃薯瓢虫的卵、幼虫和蛹。实验数据显示,经过这种高温闷棚处理的马铃薯田,下一年马铃薯瓢虫的初始种群数量平均会减少70% - 80%。

虽然马铃薯瓢虫对马铃薯的威胁很大,但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利用天敌防治和物理手段,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它的数量,保护我们心爱的马铃薯作物,让马铃薯在农田里茁壮成长,收获满满的果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