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外长访华,中方亮明立场破局西方博弈

听芹聊国际 2025-03-27 09:40:05

葡萄牙外长此行聚焦经贸合作。作为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西欧国家,葡萄牙试图在新能源、数字技术等领域深化对华合作。面对美国大选后可能加剧的全球贸易摩擦,葡萄牙亦希望通过与中方协调立场,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巴西总统卢拉的访问则被外界赋予更多战略意义。俄乌冲突接近尾声之际,西方媒体曾炒作“中巴联合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的猜测。但中方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直接回应:“中国从未讨论过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

这一表态彻底击碎了西方舆论场的幻想。事实上,联合国维和行动在战区的脆弱性早已被多次验证——以黎巴嫩维和部队遭遇袭击为例,中方显然无意让人员陷入高风险泥潭。

法国外长巴罗的行程最为紧迫。其首要议题是试图拉拢中国加入所谓“乌克兰维和自愿联盟”,但中方已明确拒绝。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对话协商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这一立场既体现了中国一贯的外交原则,也暗含对西方“以战止战”逻辑的否定。

更深层的博弈则隐藏在贸易领域。近期中欧围绕电动汽车关税的摩擦持续升级,法国曾是推动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主要力量。然而,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彻底打乱了欧洲算盘——法国葡萄酒因失去价格优势,在美国市场面临滞销风险。数据显示,法国葡萄酒产业关联就业人口超过30万,若失去中美两大市场,其经济冲击将难以承受。

历史渊源成为双方谈判的重要筹码。法国成为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戴高乐总统的战略远见奠定了两国特殊关系。如今,面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法国开始重新审视对华政策。中国对欧盟葡萄酒的反制措施虽显强硬,但也为谈判留下空间——若能解除关税壁垒,法国农产品进入14亿人口市场的潜力依然可观。

分析人士指出,法国真正的焦虑在于战略自主权的丧失。既想维护“欧洲一体化”旗手地位,又不愿完全依附美国对华遏制政策,这种矛盾在俄乌冲突中已暴露无遗。中方提出的“平等互利”原则,恰为法国提供了调整战略的台阶。

三国高层的密集来访,印证了中国在全球变局中的独特作用。无论是乌克兰危机的调停者角色,还是作为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提供的确定性成为动荡世界的稀缺资源。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中特别强调“中法应加强战略沟通”,这既是历史经验的延续,也是对未来合作的期许。

随着法国外长专机即将降落北京,这场牵动欧亚大陆的外交互动将进入高潮。而中方“不选边站”的清晰立场,或许正是破解西方零和博弈的关键钥匙。

0 阅读:16
听芹聊国际

听芹聊国际

心中有国,万里山河皆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