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美军一把手将抵菲律宾

兵戎要至 2025-03-27 11:44:45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国防部宣布,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将启程前往夏威夷、关岛、菲律宾和日本,菲律宾是其亚洲之行首站,将于3月28日至29日到访。

杜特尔特执政时期,在国内推行铁腕禁毒政策。据菲律宾政府统计,在2016 - 2022年其执政的反毒行动中,约6000名涉毒人士死亡。然而,一些组织却称实际死亡人数远不止于此,联合国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估计至少8663人,更有菲律宾国内团体认为可能是官方公布数字的三倍之多 。国际刑事法院因此盯上杜特尔特,2018年2月就开始对其反毒行动展开初步审查,2021年9月正式调查。菲律宾在2019年已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按道理该法院对菲律宾已无管辖权,可调查依旧在继续。

马科斯(资料图)

当地时间3月11日,杜特尔特从境外返回马尼拉国际机场后便被警方拘留,当晚被包机带往荷兰海牙,接受国际刑事法院对他提出的“反人类罪指控”审判。对于杜特尔特被拘留,曾在杜特尔特任总统期间担任其法律助理和发言人的萨尔瓦多·帕内洛表示,对杜特尔特的逮捕令来自“站不住脚的源头”,国际刑事法院在菲律宾没有司法管辖权。

马科斯政府此举,看似是遵循国际刑警组织要求配合逮捕,实则背后有着复杂的国内政治因素。多年前,杜特尔特所在政治力量曾参与推翻马科斯父亲的统治。后来,杜特尔特对马科斯家族态度软化,在其总统任期内推动将老马科斯遗体安葬在菲律宾英雄墓地,还支持马科斯参选总统,2022年大选中马科斯成功当选,杜特尔特女儿莎拉担任副总统,两大家族一度达成政治联盟。

但好景不长,双方关系迅速恶化,2023年莎拉辞去教育部长职务,两大家族的党派在地方选举中也成为竞争对手。此次杜特尔特被捕,被不少人认为是马科斯政府对其展开的政治清算。

杜特尔特被捕事件在菲律宾国内引发轩然大波。他的支持者们纷纷走上街头,15日和16日在国内多地举行抗议集会,要求将他接回国。据当地媒体估计,仅16日在达沃市就有约3万人参加了支持杜特尔特的游行。并且,杜特尔特在菲律宾民众中仍有较高声望,截至2024年底的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高达65%,远超马科斯的48%。民众对政府处理此事的方式也表达了不满,因杜特尔特被捕,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从2024年的65%骤降至41%,79%的受访者认为“精英政治已背叛国家”。

马科斯(资料图)

就连马科斯的亲姐姐,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也于3月17日发表声明,呼吁就逮捕杜特尔特一事展开紧急调查,强调菲律宾的主权和法律程序必须摆在首位。3月20日,在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伊梅言辞激烈地质疑菲律宾是否已沦为荷兰海牙的一个省 。伊梅与杜特尔特长女、菲律宾副总统莎拉还是密友,她此次“大义灭亲”的举动,让马科斯政府面临巨大压力。

在菲律宾国内因杜特尔特被捕事件乱成一团时,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此时要来菲律宾访问,意图十分明显。菲律宾驻美国大使何塞·曼努埃尔·罗穆亚尔德斯表示,会谈将涉及南海问题以及特朗普政府对菲律宾安全部队的更大力度支持。美国近年来一直妄图在南海问题上搅局,菲律宾马科斯政府上台后,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试图借助外部势力给中国制造麻烦。

美国此前已在菲律宾部署一套“堤丰”中程导弹系统,此次赫格塞思来访,甚至有可能商讨部署第二套“堤丰”系统的事宜。对菲律宾来说,允许美国在本国部署更多军事力量,看似能得到美国支持,实则是引狼入室。一旦中美之间因为南海问题等产生冲突,菲律宾极有可能沦为大国军事竞争的“战场”。而美国向来有“坑盟友”的前科,菲律宾最终可能沦为“弃子”。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国内政治的混乱,以及美国在背后的推波助澜,给地区稳定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马科斯政府“借刀杀人”对付杜特尔特,不仅引发国内民众不满,激化国内政治矛盾,还让菲律宾在对外关系上越发依赖美国,陷入危险境地。此次美防长即将到访菲律宾,后续南海局势以及菲律宾国内局势将如何发展,值得国际社会持续关注。

0 阅读:60
兵戎要至

兵戎要至

有思想,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