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羊倌分享经验,按强弱分群放牧,羊群膘情更均匀

裴俊亚说三农 2025-02-28 15:29:05

老羊倌分享经验,按强弱分群放牧,羊群膘情更均匀

在广袤的草原上,养殖羊群是许多地区重要的畜牧产业。如何让羊群茁壮成长,膘情良好,是每一位养殖户都在探寻的问题。而老羊倌,这位在草原上与羊群相伴了一辈子的经验丰富者,他分享的按强弱分群放牧的经验,无疑是一把打开优质养殖大门的钥匙。

想象一下,有两种养殖场景。一种场景是羊群混在一起放牧,强者总是占据着最肥美的牧草区域,抢食能力强,而弱者在旁边只能吃些残羹剩饭。长此以往,强者膘肥体壮,弱者却瘦弱不堪,整个羊群的膘情参差不齐。另一种场景则是老羊倌按照强弱分群放牧。分开后的强群在适宜的区域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快速健康成长;弱群也有专门的照顾和合适的放牧安排,逐渐增强体质。很明显,后一种场景下羊群整体的膘情更加均匀,养殖效益也更高。这便是按强弱分群放牧的独特价值所在。

首先,从采食习惯来说,强壮的羊往往更具攻击性和竞争力。在混合羊群中,采食时它们会把弱小羊只驱赶开,抢占那些最容易吃到且营养丰富的牧草。就拿苜蓿草来说,在自由采食的混群羊当中,体格健壮的羊会在清晨第一时间到达苜蓿草生长茂盛的区域,它们会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挤开其他羊,将鲜嫩的苜蓿草大量采食。而那些弱小的羊,特别是小羊羔或者年老体弱的羊,只能在边缘或者已经吃过被剩下来的草料区域觅食。这样下去,强壮的羊会因为营养过剩而可能产生一些健康问题,比如肥胖导致的难产(对于母羊而言)或者运动能力下降。弱小羊则一直处于营养缺乏的状态,生长缓慢,羊毛质量差,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弱。但是,如果按强弱分群放牧,强群的羊在良好的牧草供应下,可以合理采食,并且在适度的竞争环境下保持活力。弱群的羊不用担心被驱赶,它们可以安心地吃适合自己当前状态的牧草,比如对于需要更多纤维补充的小羊羔提供专门的嫩草饲料区域,对于年老体弱的羊提供易于咀嚼和消化的短草料区域。

从生理特征来看,不同个体羊的肠胃消化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强壮的羊肠胃容量大,能够容纳和消化更多的食物,它们对于粗饲料的消化能力也更强。而弱小羊的肠胃还很脆弱或者功能退化。在一个羊群里,统一饲喂同样的饲料量和饲料种类时,就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在冬季草料相对匮乏时,混合羊群的养殖户可能按照平均量来分配饲料。结果强壮的羊吃不饱,生长和发展繁殖受到限制;弱小的羊因为吃太多而消化不良,引发疾病。老羊倌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他把羊群按强弱分开后,针对不同群体的生理特征调整饲料。强群的饲料可以适当增加粗饲料的比例,以促进其健康的生长和发育,因为它们可以很好地消化这些粗饲料。对于弱群则提高精饲料的比例,精细加工饲料,让它们能够更快更好地吸收营养,逐渐改善身体机能。

在疾病防控方面,强弱分群放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强壮的羊由于抵抗力强,可能对一些疾病的感染阈值比较高。但是一旦羊群混在一起,弱群感染疾病后,病菌很容易在羊群中传播。例如口蹄疫这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一旦在混合羊群中爆发,弱群可能首先发病,由于他们本身抵抗力弱,在疾病的折磨下很快会身体消瘦,体力不支。而强壮的羊虽然暂时不发病,但也会因为羊群的混乱和应激反应,导致采食减少或者停止,膘情下降。老羊倌按强弱分群放牧时,在弱群区域他会加强防疫措施,比如更高频率的消毒,定期的疫苗抽检。对于强群虽然防疫措施相对常规,但也是在确保羊群健康的同时维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这样就避免了因为疾病在羊群的传播造成的群体膘情波动。

从管理效率来说,混群放牧对于养殖户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养殖户很难精准地把握每一只羊的状态,因为羊群个体差异太大。而分开强弱群后,就可以根据每个群体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计划。就拿日常的放牧行程来说,强群可以适当增加放牧的距离和速度,因为它们体能好。弱群则要缩短放牧距离,保持较慢的速度。在一天的工作安排里,养殖户不用再像面对混群时那样手忙脚乱,而是能够有条不紊地分别对强群和弱群进行管理,提高了整体的管理效率。

老羊倌按强弱分群放牧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羊群的养殖过程中,重视个体差异,针对性地管理,能够使羊群膘情更均匀。这不是简单的一种放羊方式的改变,更是一种对畜牧业精细化管理的深刻理解。每一个羊都有它独特的生长轨迹和需求,就像人一样各不相同。当我们尊重这些差异并且依据这些差异去管理时,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膘情均匀的羊群,更是整个养殖产业效益的提升。在现代畜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老羊倌的这种经验犹如一颗智慧的明珠,给养殖户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引导着整个行业朝着更科学、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让每一只羊都能在适宜的环境里健康成长,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希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