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我们大部分人第一次动念想换个更好的耳机,都是因为想要更好的音质吧?可能起初的各位对于耳机怎么个更好法,大多缺乏概念,但至少希望是能把音乐里的内容听得更清晰、更真切、更具体吧?以及我们每个人,初听到比较好的耳机的时候,那种欣喜应该是近似的,惊叹于它更大信息量的表达,仿佛蒙了一层雾气的眼镜被擦干,所有的元素都更明确更逼真,而这,正是好耳机的实用价值。
而若把问题再往前追溯一下,我们为什么会去买耳机,更起源的那个点肯定还是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之一,它装载着很多逻辑同时容纳许多丰富的情感,故而我们会被不断的打动,如饥似渴的任由其妆点我们的内心世界乃至引导我们前行——是的,被音乐感动才是那个原动力,实际上大部分的顺序是:被音乐吸引和感动、爱听音乐、然后希望得到更多更明确的信息、于是想升级器材。
所以我这些年反复在强调一件事:好耳机不只是传递音乐的,它自身也会是个演绎者,不同的耳机在演绎同一首歌时,在视角、感情色彩、叙述特点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举个例子,假设你戴了很多年的一副耳机坏掉了,即便是换了一副更贵更好的新耳机,你在听熟悉的歌曲时也可能有种怅然若失的对比感,因为之前的那个演绎者有它自己的情绪特征,而它,此时已经不在了。
对吧?很多耳机是有情绪特征的,当然也可以被称之为调音风格、音色特点氛围特点、或者产品定位特征——总之,有类似特征的声音,会是更独特,更容易被记住,更区别于只看曲线调教方式的纯产品,它们,能提供独属于自己的情绪价值。
来,请出主角——宁梵声学RA15动圈耳塞~
成立于2014年的NF Audio 宁梵声学,是颇为有主见的一家国产专业耳机品牌,刚创立的时候就左手发烧友右手舞台耳返市场双管齐下,消费者端一直在推出有特点有想法的产品,舞台那边像唐朝乐队、郁乐队、超级斩、岛屿心情、丢火车、橘子海、于文文、徐真真——在音乐圈里客户名单也还混得蛮不错了,属于虽够不着周林陶王,也已积累到足够多专业背书的状况。毕竟宁梵距离大富大贵还比较遥远,现阶段属于业内比较中坚力量、且不失小而美灵活度的品牌。
也正因这个灵活度的保有,你会发现他们做产品还是很活络的,前阵子几款C口直插耳机的产品叫好叫座,切入精准时机巧妙。最主要是我觉得这牌子目前虽然销量够好,却尚未沾染任何大品牌的傲慢情绪,他们是真的每时每刻都在挖空心思琢磨“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产品提供出来”这个命题——这款宁梵RA15正式基于这样的琢磨被立案研发,它的主要武器,就是音乐的音色、氛围、和情绪~
宁梵RA15的外观轮廓,跟之前推出过的C口耳机RG15(刺客信条版)一脉相承,外壳工艺使用了合金熔铸的金属腔体,看起来有点低奢味儿,戴起来更圆润妥帖且长时间佩戴毫无压力,它这个腔体还能提供不错的被动降噪,我在飞机上戴了一路感觉也还蛮好;线材标配3.5插头的5N无氧铜镀银线, 标配XS、S、M、L总计4对MS42高品质硅胶套,以及一个白色收纳包。
配件里最重头戏的是一对可换黄铜导管、连同耳机上原配的不锈钢导管,两种导管带来了两套音色变化。按说可换导管这个操作如今并不鲜见,但宁梵这两组的声音完成度高得可怕(下面会详说),就完全不是那种“多送配件显得心诚”的产品可以类比的了。
双磁路双腔体电调动圈单元 MC2L-10M 动圈单元,配合内置的两颗高性能稀土钕磁铁,再加上精心设计的内部声学结构和金属反射腔体——这几句我就照抄材料了,宁梵这个牌子并不倾向于说我啥单元都搞得来用得好,他们更喜欢把玩熟的那一套做小步慢跑的升级,并且在升级过程中技术噱头的优先级往后排,最重视的,还是调音。
宁梵RA15在不锈钢导管下的声音,先是能给到的框架就很NICE,作为售价499元的耳塞,它同时提供了较为优秀的声场规模+空间感和明显超值的三频延展,一上来就把阵仗铺得小有架势,然后再听下去你会发现它全频段都兼具非常细腻的解析力+超出预期的厚度——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一般来说这种500内框架不错的塞子,再给很好的信息量,那么厚实度明显会被舍弃,结果RA15给你来个兼收并蓄!低频给得有速度有分离有瞬态,完后还给肉味儿给氛围,量感气势都算中等残响又弹又蓬松;中频有明晰的线条感,基音并不壮硕,却也能体现出两分醇厚三分软润;高频延伸平直而略显夸张、亮度略高而带些光泽感,一股子阳光明媚的调调,很明敞又不至于侵略,然后小细节小动态给得灵巧而适当。
可以说,这是一个以具备优异细节表达能力和瞬态反馈的高素质单元为依托,首先框架高频能量和细节就给了基础保底,然后在此前提下先用低频的氛围弹性铺一个不压抑不严肃不刻板的整体氛围,然后中高频虽然重视线条感和亮度却也都能给出很“乐感流”的泛音与柔和感的声音,并且它有很顶的空气涌动感在整个声场里来对听感进行加持,衔接又无懈可击,中高频的能量抑制火候刚刚好——这绝对是足够优秀又着实好听的调音。
换上黄铜导管之后,第一反应是高频相对变“闷”了不少,高频细节的直观程度被遮蔽掉一部分,相应低频能量感和瞬态延音大幅增加,中频变厚变实了挺多,但我更留心到的是两件事,一个是音色明显从中性倾向为暖色调了起来,另一个就是……这玩意儿的堂音很漂亮呀!
先前说过,这个塞子的底色其实还是很细腻那种,加之弹性上佳,所以即便这个黄铜导管加了泛音并把能量往中低频做了调配,它也依然不会是那种又慢又拖的动静,更不会把劲儿都使死搞出暖过头糊过头的表现(气势和规模感也没有显著增加,而更多算维持原状)。RA15黄铜导管下的中低频属于适度丰腴不肥不油,在保持了依旧很好的细节供给和高频支撑的前提下,它的人声和中低频乐器都能给出适度的和煦暖色+很给档次的堂音,是那种毫不臃肿的有足够层次感包裹感再带点粘滞感的质感堂音,这使得它在演绎流行人声等曲风时魅力激增——你就想象一下,你喜欢的那个歌手的声音,在RA15黄铜管的回放里,它不会过分密实或肥厚,而是给一个有磁性又贼拉给包裹感的、带有迷人质感堂音的展现……越品越有味道,越听越能展开更多画面,配合着的低频也兼具了好弹性好醇厚和不错的律动与欢脱,高频也足够神采飞扬。若再搭配个类似凯音N3 Ultra这样的电子管前端,你会恨不得把这人所有的专辑都翻出来统统重听N遍啊!
以及黄铜管状态下,表达钢琴、管乐都会更加沉稳,甚至小提琴我都会觉得在黄铜管下才更像现场听到的状态(毕竟高频在空气中衰减更猛,音乐厅那种地方除非你直接第一排,否则小提琴传到你耳朵里一般不会太侵略太明艳)……算了,挑明了吧,如果没有装配黄铜管我会觉得宁梵RA15是一款六边形战士一样的好塞子,然而黄铜管下的它就不是战士不战士这么简单了,这直接就是戳到我喜欢的点上了——要知道好的堂音在耳塞里是很难寻觅的特质,它能提供的独特质感和层次感,这种精彩,过耳难忘。
老粉应该都知道,我很喜欢的一条耳塞是JVC的FW1800,都不用扯什么分离度声场啥的,就光一个独特声音质感,就够了,这种心头好的情绪价值,再贵的塞子也无法取代的……
宁梵RA15这两组导管,官方将其分别定义为“明亮”和“温暖”两种音色——这也是我很欣赏宁梵的一点,他们琢磨消费者并打磨好产品后,会自己下好官方定义,固然会有一些顾客因为品牌的预设定义与自己想法不合(或者看一眼觉得这个词没有眼缘)而失之交臂,却也显得更有主见更有信心、更愿意把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样的产品大大方方说明白。我则觉得这俩导管叫做“标准导管”“音色导管”亦无不可,两副导管都是完成度Max的声音调校,不凑数的,确确实实是让你买一副塞子得到两种调音,更重要的是这俩调音,都是有态度有特征有意思的,都是好听的。
不聊曲线,不聊什么纯素质,这次就只聊好听,500元预算的话,这副耳塞都已经很值得考虑了。何况他素质也很过硬,声价比绝对够打——初听很棒和久听更爱,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如果你选择全都要也没问题,这款宁梵声学RA15,一次性全部都能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