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34亿元建的鸟巢,每年维护费8000万,16年过去了,是赔是赚?

峻辉聊过去 2024-03-13 08:37:25

回顾世界各国奥运会的举办历史,奥运会结束之后场馆的后续运营难题,一直是困扰全世界的最大难题。

历史资料显示,大多数奥运场馆都出现了耗能过多、利用率不足等情况,庞大的运营支出一度影响了国家经济。

那么,中国斥资34亿元建造的鸟巢,后续运营利用情况如何?

每年耗费8000万以上的维护费用,鸟巢又能否做到收支平衡?

鸟巢的诞生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112次全会上,随着“北京”两个字的喊出,中国北京成为第34届奥运会主办国,全体国人陷入巨大的狂欢和喜悦。

与此同时,筹备奥运一系列工作立刻被提上日程。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莫过于标志性体育馆的修建。

2002年10月25日,北京市正式向全球发出征集,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修建收集设计方案。

短短一个月时间,北京规划委从世界各地收到44家知名设计公司提供的方案,并从中遴选出14家。

再度经过4个月的设计,各家单位的国家体育场馆蓝图被递交至北京。

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联合13名国际业内权威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经多轮反复比较与筛选,角逐出最优秀的3个方案。

分别是中国与瑞士联合设计的“鸟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推出的“浮空开启屋面”,以及日本联合清华大学构思的“天空体育场”。

为保证设计方案的公平公正,北京规划委将三个方案推向社会,通过展出的方式让公众选择,结果“鸟巢”名列第一。

就这样,“鸟巢”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

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细致的设计和相关准备工作的推动。

从建筑难度上来看,“鸟巢”的建造很有挑战性。

早在设计之初,设计师之一艾未未就很清楚,理想中的鸟巢不是圆形,不是方形,而是一个似圆非圆、似方非方的建筑。

设计师赫尔佐格进一步阐明了体育馆的蓝图:“它如同一个鸟巢,结构与设计是完全一体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体育馆的设计实现了最初的设想。

但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体育馆并不如此,它们的结构总是被藏起来。

鸟巢的结构,就是现在呈现在世人眼前的那些交错的钢材,也就是它的外观。

可鸟巢的内部又是圆形的,是整体感很强的体育场。

设计师想要达成这样的效果,是不管观众坐在哪个位置,都会感觉自己处于中间,前方没有任何梁柱遮挡。

因此鸟巢的设计并非完全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它的功能考量,它需要成为一栋漂亮的标志性建筑,更需要成为一个带给观众和运动员一流使用体验的运动场。

而要想满足这两点,需要突破太多太多的挑战。

鸟巢从图纸到现实的全过程,几乎是伴随着“创新”“实验”等关键词。

鸟巢的建材选择,后期的热能回收,施工时的污染控制,地下水处理系统的设计...

建造鸟巢的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无数施工人员的心血。

单单一项建筑钢材的选择,就动员了中国钢铁行业的所有巨头公司。

2005年3月12日,宝钢、首钢、鞍钢、舞钢等国内7家钢铁巨头的老总齐聚北京,参加了一场特殊的会议——为鸟巢主体结构搭建提供钢材。

由于鸟巢设计新颖,钢材结构跨度最大可达到343米。

普通钢材要想承受这么大的跨度,厚度至少要在22厘米以上。

可这样一来,鸟巢钢材总重量就会超过8万吨,且钢板过厚、焊接难度巨大。

因此,北京市委向各大钢铁企业提出挑战:提供一种抗拉、抗压、抗弯的高强度钢材,用于鸟巢主体结构的支撑柱。

可当时国内没有企业生产过这种钢材,如果从国外进口,一是时间周期长,二是不符合办奥运自主创新的原则。

关键时刻,河南舞钢揽下重任,开始夜以继日进行钢材研究与生产。

历经两个多月的实验,鸟巢钢材问题终于被攻克。

而这样的过程,不过是鸟巢建造的缩影。

历经4年多,鸟巢终于在2008年6月28日彻底落成。

这座能容纳近10万名观众的大型体育馆,占地20.4万平方米,使用年限一百年。

鸟巢的诞生,毫无疑问宣布中国有了第一座世界级的地标性体育馆。

但与此同时,鸟巢也耗费巨大。

昂贵的鸟巢

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标志性奥运会场一样,鸟巢的建造耗资巨大,仅建筑造价就高达22.67亿元。

再加上内部设施的装造,共计耗费34亿人民币。

而这还仅仅是鸟巢巨额开支的开始,后期整座建筑的运营及维护成本,才是最令人头疼的地方。

从鸟巢目前实际运营情况来看,体育场每年的运营成本开支达到了8000万元以上,如果再加上要支付的数千万利息,鸟巢体育场每年的实际支出成本接近1.5亿元。

鸟巢的成本支出主要有工程设备更新、水电气基本费用、员工工资、办公费用等等。

其中,后三项的成本支出额并不算高。

体育场的水电气费用都是按商业标准收费,每度电1.2元,每吨水6.5元,供暖30元每平方。

赛事演出期间,这项开支会随之增加,但总体浮动不大,占据总支出比例相对固定。

考虑到晚上鸟巢四周路灯给北京市形象工程做了贡献,政府每年还会给予鸟巢30%的电费补贴。

除此之外,鸟巢的员工工资支出、办公费用每年变数也不大,可唯独设备更新与维修费用在逐年递增。

工程设备更新费,常年占据鸟巢年度成本支出的45%左右。

工程设备维修费,则随着设备的老化渐渐攀升,从最初的6%左右来到了9.2%。

与此同时,鸟巢与所有其他公共体育馆一样,需要按章缴纳税负。

比如5%的营业税、12%-17%的房屋租赁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等等,还有各类防疫检测费、门前三包费、绿化费等一系列种类繁多的税费。

这在无形中愈发加重了鸟巢后续经营的“包袱”,加大了收回成本、保证收支平衡的难度。

不过,鸟巢遭遇的困境在国际上屡见不鲜。

回顾奥运会举办历史,各举办国在赛后奥运场馆的经营利用上,少有成功的典范。

据统计,此前成功案例不过三起。

比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场馆被改造成了NBA洛杉矶湖人队的主体育馆,每年光凭票价就能保证盈利。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其场馆立刻由专门的管理公司接手,大部分奥运村公寓被卖给民众,实现了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良好结合。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政府在场馆基础上建成绿色奥运公园,很好的实现了赛后利用。

但赛后能实现回本,甚至盈利的体育馆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因此亏损,背上巨额债务的案例。

1998年长野奥运会之前,日本政府为建造场馆、高速火车、滑雪跑道等比赛设施,共计投入190亿美元。

比赛结束后,这些设施宛如“吞金兽”一般,维护费用高昂,同时设施又得不到有效利用。

最终,这些为奥运会筹办的场馆和设施,一度导致日本经济衰退。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同样出现了赛后场馆经营不佳,个别场馆重复建设、耗能严重的问题,大量设备和场所闲置、废弃,悉尼政府一度为其偿还了几年的债务。

为抵扣成本、平衡收支,体育馆部分场馆不得不拆除。

2004年雅典奥运会过后,相关管理部门与政府就场馆管理权发生争执,导致场馆管理不善。

许多体育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赛艇中心荒废,篮球馆顶棚破了洞。

奥运会后的场馆维护费用,让雅典背负上沉重经济负担。

无数案例说明,奥运会场馆的后续运营,已成为申办奥运必须所面对的难题,北京也不例外。

那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过后,鸟巢的运营情况如何?

它又能否顶住每年8000万基础成本的消耗,实现收支平衡?

鸟巢收支情况

据悉,鸟巢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三种:观光旅游、大型演出、餐饮住宿购物。

北京奥运会结束的第一年,鸟巢保持着极大的观光旅游客流量,这部分收入一度占据鸟巢总收入的78.4%。

鸟巢开放的前半年,经营收入便达到2.1亿元。

而后两年,随着观光旅游热度的下降这一比例逐年下降,2010年参观游览收入仍能为鸟巢提供一半的收入。

截止到2010年7月,鸟巢共计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运营收入共计5.5亿元。

与此同时,对鸟巢的全面性综合开发也已提上日程,具体运营分为四大板块:旅游路线的开发,打造特色鸟巢游;驻场演出的开发;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演出的开发;周边行业配套的开发。

得益于鸟巢设计之初的运营考量,奥运会结束后,其品牌形象、建筑规模、配套设施等都使得鸟巢具备了全面化的商业运营条件,并为进一步扩大经营项目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比如商铺、酒店、餐厅、会议中心、俱乐部等等。

其中,鸟巢最重要的收入有两项,分别是场地租赁和面向社会的开放性使用。

对于第一点,模仿香港红磡体育馆的运营,在鸟巢有规模、有组织的举办各种类型明星演唱会、音乐会、联欢会、歌舞剧,以带动文化演艺观赏旅游的发展,逐渐成为鸟巢的一大经济收入来源。

如2009年成龙演唱会、魅力中国大型音乐会,2010年换了冰雪季、国际足球邀请赛等等。

再到近两年,走入鸟巢的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演出愈发丰富。

比如伦敦德比、《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北京马术大师赛等等。

截止2017年,鸟巢已经举办290多场各类演出和比赛活动,单单万人以上的大型活动就有130多场。

鸟巢的场地档期预约,常年排到两三年之后。

不仅如此,现在的鸟巢已经实现从国家体院馆,向公众体育娱乐大型场所的华丽转身。

2010年世界杯期间,北京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鸟巢打响,这是鸟巢体育场面向大众体育空间的一次尝试。

此后,借助大型赛事和各类演出,鸟巢被开辟成全民健身场所,大大丰富了北京城市体育空间,迎合了民众的假日体育文化需求,同时自身也实现了创收。

尽管鸟巢属于开放性场馆,举办活动受季节、天气影响较大,无法最大饱和度利用开发。

但目前鸟巢已经形成针对性的运营体系,比如冬天的“鸟巢冰雪季”,就是为了提高鸟巢的利用率。

更惊喜的是,鸟巢仍处于边开放旅游参观、边举办文化体育活动、边陆续深化开发当中。

基于以上种种运营和深度开发,鸟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场馆运营之路。

在其他国家眼中十分头疼的奥运场馆,在中国却成了可持续焕发生机的奥运遗产,而不是一项经济负担。

据悉,现如今鸟巢通过市场化与多元化运营,已经实现2亿元的年均营收。

毫不客气的说,鸟巢就是奥运史上最成功的的场馆运营案例。

2022年,24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启,开闭幕式均在鸟巢举办。

14年前闪耀世界的鸟巢,再度焕发出惊人的活力,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同时举办过夏奥、冬奥的体育场馆。

此后,鸟巢再度迎来奥运会之后的旅游观光热潮。

截止到今年2月,鸟巢联合游泳中心、速滑馆两大场馆,连续开展了上百场活动,接待游客700多万人。

放眼全球,能将一座奥运场馆利用到如此极致的案例,找不到第二个。

结语

鸟巢的造价固然高昂,后续运营成本更是高的吓人。

但好在设计之初,中国就已经开始构思这座奥运场馆的后续运营。

从结果来看,鸟巢的建造和运营堪称举世无双。

按照目前鸟巢的运营情况,收回全部成本也只是时间问题。

0 阅读:4

峻辉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