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水温低,鲫鱼代谢减缓,对饵料的敏感度更高。蚯蚓与面食作为两大主流饵料,在不同场景下各有优劣。咱们这就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两者的特性,以及在实际使用中要采取的策略。
优劣对比
先说蚯蚓,在冬天的低温环境下,这种天然活饵的优势其实非常大,本身的腥味以及扭动的姿态,都是冬钓的绝佳选择,尤其是在野钓环境中,活饵的诱惑力是最大的。
但是,蚯蚓也不是没有缺点,最明显的就是广泛诱鱼效果差,直白点就是没有雾化,目标也相对较小。
而面饵的优势,首先就是搭配上更加灵活,过去也分享过很多饵料配方了,大家可以参考,也可以结合本地情况进行调整和升级。而且,不管你想要什么味型、状态,都可以随意更换,随心所欲。
那么缺点就是不够“天然”,毕竟鱼饵特别是商品饵,少不了科技和狠活。那么冬天的鱼本来活性就差,所以可能对此敬而远之。
解决方法
其实不管是想用蚯蚓还是面饵,其实都可以取长补短。
对于蚯蚓来说,无非就是提升诱鱼和扩散效果,最简单的就是蘸点什么,比如黄豆粉、玉米粉、面饵或者昨天刚提到的白糖,以及稀释过的药酒、丁香酒。
而对于面饵来说,首选天然成分的添加剂,比如虾粉、鱼粉等,让味型上更自然。
另外,在状态上,一是要饵团要小,再就是状态要轻,否则不好入口。但是这也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小鱼太多,建议还是减少雾化,或者搓小饵,再就是另辟蹊径,用麦粒来钓。
不过从整体来看,个人认为冬钓鲫鱼,还是蚯蚓的优势会更明显,调整起来也更容易。当然,钓无定法,大家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者干脆做两手准备,蚯蚓不行就换面饵,面饵不行再换蚯蚓,不信鱼儿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