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双方终于要迎来和平。
这场持续了三年多的战斗,就要画上句号了。
但在此之前,还需要将四个主体的利益凝聚到一个共同点上。
美、俄、欧、乌各自能够得到什么,利益该如何分配?
这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也是临时停火久久无法落实的主要原因。

就在这一时刻,欧洲忽然做了一个决定,恐将联手援助乌克兰?
但泽连斯基先别急着高兴,因为特朗普也正在做一件大事,或将成为俄乌止战的另一个转折。
那么,原本一盘散沙的欧洲真能做到联手援乌吗?
特朗普的电话将要打给谁,为何能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我们逐一来看看。
当地时间3月17日,斯塔默的发言人表示,“预计将会有30多国组成自愿联盟,以支持乌克兰;他们的贡献能力各不相同,但这会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也就是说,欧洲很可能要联手援乌。

此前,英法曾召集了30余国在巴黎开会,讨论为乌提供战后保障的问题,但美国没有参加本次会议。
可见白宫已经成功转变为“甩手掌柜”,特朗普不会再管这档子事儿。
但英、法、德等国没有其他的选择,由于同属欧洲大地,它们与乌克兰一样都会面临俄军的威胁,所以必须为乌方的安危着想。
按照计划,他们将为乌方提供一支3万人的保障队伍,并且主要以空中力量为主,以起到威慑俄军的效果。
这是泽连斯基梦寐以求的。
他在白宫没有得到的东西,欧洲给出了承诺,难道当初与特朗普大吵一架后,他急匆匆飞往了英国。

不过,泽连斯基似乎高兴得太早了。
别忘了这不只是欧洲和乌克兰的游戏,还有美、俄,他们才是主要玩家。
根据俄方透露的消息,俄美两国总统将于3月18日21时至23时通话。
也就是说,在本文发出之前,特朗普已经打通了俄总统的电话,并且正式开始了讨论。
按照计划,双方将就俄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乌克兰问题交换意见。
但可以想到的是,乌克兰问题才是“二普”主要讨论的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俄方已经同意了美乌提出的30天临时停火计划,那么“二普”通话是否准备落实它?

很有可能,但也得看泽连斯基的表现。
原因有三个。
其一,从俄方的角度来讲,库尔斯克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乌军仓皇地从苏贾撤退,已经难以进行有效地反攻。
所以俄方的后顾之忧已经解除,乌方的手中不再拥有它的筹码,泽连斯基“以土换土”的构想宣告失败。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提到过,俄方同意临时停火的先决条件就是收回库尔斯克,因为这才能让它在谈判中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而如今这一目标已经达成。
其二,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俄乌之争继续下去已经无法让它获利。

特朗普是一位很优秀的商人,他的心里早就计算过“打与不打”的得失。
而他得到的答案是:不打更有利于美国。
所以他才会积极促成俄乌和谈。
注意!
不是他爱好和平,而是利益在驱动。
其三,从乌克兰的角度来看,此时不停更待何时呢?
乌东坚持不下去了,库尔斯克方向的乌军也已经败退,美国的支持力度又不够,泽连斯基本人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他已经无计可施了。
继续打下去,乌方将遭受更多的损失,泽连斯基能衡量其中的利害关系。

尽管具备了这3个有利条件,但临时停火也还得看泽连斯基的表现。
上文中提到,欧洲正准备联手援乌。
可俄方能答应吗?
3万人摆在“家门口”,谁能放心?
而且还主要是空中力量,恐怕俄方睡觉都不敢闭眼睛。
所以接下来还得有一场俄、欧之间的博弈。
没有这支队伍,欧洲不放心;有了这支对于,俄方又担心。
那么究竟该如何妥协?

泽连斯基会不会执意接受欧洲的援军?
如果他敢这么做,临时停火和最终的和谈就很难达成。
笔者分析,“二普“通话后,临时停火很有可能会落实,毕竟只有30天。
随后,俄乌双方会以这30天为缓冲,进行更多的谈判,为最终的和谈铺平道路。
而欧洲的援乌计划未必能够施行,哪怕付诸行动,人数也不会达到3万,装备也不可能是射程远、精度高的。

所以特朗普的这一个电话确实很关键,只要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可以促成临时停火。
那么大家认为本次通话会“谈得愉快”吗?
会不会跟美乌白宫会谈一样大吵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