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三省六部制后为提高效率先成立政事堂,又将宰相变为临时职务

史海撷英 2024-11-23 19:30:48

传统概念中,一个官员的品级越高,往往意味着他的权力也越大。但在唐朝,不是这么回事。唐朝绝大部分时间里,一、二品只是虚职,三品官员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比如狄仁杰,生前最高不过是正三品内史,却有权代天巡狩,令百官畏惧。

为什么三品官的权力要大于一、二品官呢?这得从隋朝的中央官制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篡位的情况屡见不鲜。隋文帝杨坚就是典型。所以杨坚建立隋朝后,吸取教训,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设立五省六部制。

所谓六部,就是吏、户、礼、兵、刑、工。五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这其中的秘书和内侍二省,一个掌图书典籍,一个掌侍奉宫掖,地位虽崇,却不管政务。职权相对较轻,没什么存在感。故而真正掌握核心权力的部门,便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这也是唐朝确立三省六部制的来源。

隋唐两朝,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长官尚书令为正二品。副长官左、右仆射为从二品。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书,长官纳言为正三品,副长官门下侍郎为正四品上。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书,长官内史令为正三品,副长官内史侍郎为正四品下。

都是实权部门,凭什么尚书省正副长官的品级就要高一级,甚至高两级?因为按照行政隶属,六部是尚书省的下级机关,这就导致尚书省的权力和规模要远远大于其他机构。例如编制方面,尚书省属员超过五百人。而中书、门下两省不过区区几十人。也正因为权力较大,有隋一朝,尚书令基本空置,尚书省的实际长官为左、右仆射。

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三省正副长官都有权参与国家决策,均为宰相。因此这么一改,相权就被分散了,宰相从之前的两三个变成了一群。宰相的品级、待遇也集体下滑。

那宰相才二、三品,一品留着干啥呢?留着封赏。如果宰相是一品,他要是再立了功,皇帝还能拿什么赏?难不成要封王、加九锡?所以干实事的,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就到顶了。从二品以上的三师、三公、东宫三师、尚书令等,留着给宰相赠官加衔用。

隋朝灭亡后,唐朝承袭隋制,除将内史省改称中书省,内史令改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纳言改称侍中外。其余基本一样。就连尚书令也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担任过这一职务,也是很少授予外臣。

理论而言,这套制度堪称完美,既可以防止大臣威胁皇权,又可以约束皇帝瞎搞。

但理论和现实从来都是两码事。因为皇帝才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谁当宰相还不是他说了算?

贞观年间,李世民就觉得自己发令,魏徵封驳(魏徵长期担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严重影响效率,遂将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有事大家当面商量。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位于门下省。

可合署办公后,侍中仍然是主导,效率依旧不高。并且,也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像李世民那样,愿意给臣下权力,用来约束自己。所以唐高宗李治继位不久,便将政事堂从门下省移到了中书省。

看上去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地址变动,可考虑到唐朝三省制的核心是分权制衡。这个变动表明三省从制衡优先转向了效率优先。

为了进一步提升效率,李治还把宰相由正式职务变成了临时岗位。怎么变呢?直接给提拔者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即可。

中书令和侍中均为三品官。所以顾名思义,被提拔者加“同三品”或“同平章事”衔后,虽然不是中书、门下的长官,但他们与中书、门下的长官享有同等权利、待遇。

这么干对皇帝而言,好处太多了。

如果某位县令很有本事,被皇帝看中,想委以重任。走流程提拔,熬资历,那过程就漫长了。但加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就能一步到位。如果哪天皇帝看其不爽,直接收回头衔即可,县令回去接着当他的七品芝麻官。皇帝也能省去繁琐的罢免流程。

由于好使,有利于加强皇权,渐渐地,左、右仆射、中书令和侍中也变成了给功臣和元勋加授的虚衔。能在政事堂里讨论国家大事,以及和皇帝沟通的,全是“同三品”或“同平章事”。

换言之,这时候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即使贵为尚书省左仆射,也只是管理尚书省的官员而已,并不是宰相。

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李治这么干,武则天自然也这么干。

武周时期,凡五品以上职事官,经过皇帝授权,即可充任宰相,不必受资历限制。此外,武则天还将尚书省改称“文昌台”,左、右仆射改称为左、右相;门下省改称为“鸾台”,中书省改称“凤阁”,中书令改称内史。其他的乱七八糟的改动,在此不啰嗦。而经此改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变成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种改动明显凸显出了武则天作为女性的特点。

1 阅读:78

评论列表

湖边人

湖边人

1
2024-11-24 13:45

[点赞][点赞][点赞]

史海撷英

史海撷英

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