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德黑兰强硬表态,称美国的“极限施压”策略从未奏效,伊朗绝不会在威胁下与美国谈判。他强调,伊朗的态度取决于美国是否改变其对抗性立场,“想谈?先放下大棒!”
这一回应直指特朗普政府4日重启的“极限施压”政策。美国试图通过切断伊朗石油出口等经济制裁,迫使其放弃核计划。但伊朗高层接连发声,从总统到原子能机构均强调“从未、也不会发展核武器”,并指责美方指控是谎言。事实上,美国此前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封杀曾导致其货币里亚尔暴跌,但伊朗通过加强与欧佩克成员国合作、推动国内产业转型等策略,硬扛住了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伊朗虽态度强硬,却未完全关闭对话窗口。总统佩泽希齐扬曾多次释放谈判信号,但坚持“不会为谈判出卖尊严”。而美国内部也存在分歧——有参议员扬言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特朗普却否认动武计划,转而喊话“想签新协议”。
这场博弈背后,是双方对中东主导权的争夺。伊朗凭借地区盟友网络和国防自给能力,正构筑“抵抗阵线”;美国则试图拉拢阿拉伯国家孤立伊朗。眼下,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停火谈判进入关键阶段,美伊较量的外溢效应恐将重塑地区格局。
美国“极限施压”已非首次使用,你认为这次伊朗能扛住吗?双方真会走向“硬碰硬”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