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村妇为救儿子,强迫被遗弃16年的女儿捐骨髓,后怎样

星灿啊 2025-03-04 04:23:37

派出所的房间里,十六岁的娜娜穿着略显旧的校服,紧紧贴着养父张建宏,单薄的身躯微微发抖,眼里充满了害怕和担忧。

在他们对面,一位穿着朴素的女人神色疲惫,哭着说着,嘴里不停地说着女儿、弟弟、救命之类的话,情绪激动,几乎要崩溃。

娜娜茫然地望着眼前这个不认识的女人,心里充满了疑问和抵触。

她搞不清楚,为什么一个从未见过的人会突然冒出来,说自己是她的妈妈,还要求她去拯救一个她根本不知道的弟弟?

这样突然的变化,以及包含的庞大信息,让她的脑袋一片混乱,难以理解。

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样的隐情?命运的轨迹开始变化,把她们三个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段被埋藏了十六年的故事就要浮出水面……

1996年,江苏淮安某个偏僻村庄,陈玲虚弱地躺在医院病床上,怀里抱着刚出生的二女儿,脸上却没有一丝喜悦,心里全是忧虑和不安。

在这个严重重男轻女的村子里,没能生儿子仿佛犯了大错,会引来旁人的议论和嘲讽。

陈玲的父母和公婆更是把这种思想看得根深蒂固,对这个新生的女婴感到非常失望,他们接连不断地对陈玲施加压力,各种难听的话语像针一样扎进陈玲的心里。

陈玲刚生完孩子,身体还很虚弱,她的公婆就搬过来一起住,实际上是想逼她把孩子送给别人,目的是为了让她能有机会再生一个儿子,给陈家延续香火。

陈玲的丈夫是个老实的农民,性格比较软弱,面对父母的压力,他选择了不说话,这让陈玲感觉更加孤立无助。

她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是“养儿子是为了以后养老”的传统想法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家人的逼迫更是让她身心疲惫。

最后,她还是做出了一个让她以后一直后悔的决定——把还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给了别人。

让人意外的是,仅仅过了一年,陈玲又怀上了孩子,这一次,命运终于眷顾了她,她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儿子,给他取名为陈阳,寄托了全家美好的希望。

全家人都乐开了花,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陈阳身上,好像有了这个男孩,过去不开心的事情都不算什么了,陈玲心里的那份自责也减轻了不少。

十几年一晃而过,陈阳已经是个阳光开朗、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小伙子了,他获得的各种奖状把家里的一面墙都贴满了,陈玲看着这些奖状,心里充满了骄傲和喜悦。

可是,命运之神好像又想捉弄陈玲一家,2011年秋天,原本非常健康有活力的陈阳,突然经常流鼻血,而且脸色也越来越不好。

起初,陈玲以为陈阳只是得了普通的感冒,可是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她意识到问题不简单,赶紧带陈阳去医院就诊。

一连串的检查之后,医生做出了一个让他们难以接受的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白血病前期。

这个结果对陈玲一家来说,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原本幸福的生活,整个家庭顿时陷入了巨大的阴影之中。

为了帮陈阳治病,陈玲一家到处求医问药,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巨额的医疗费用就像一个填不满的坑,很快就让这个家庭陷入了经济困境。

他们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钱,欠下了许多债务,而懂事的大女儿也放弃了学业,开始打工挣钱,希望可以帮家里减轻负担。

病床上的陈阳一天比一天瘦弱,陈玲看在眼里,,她下定决心,无论付出什么,都要想尽办法救回自己的儿子。

医生建议陈阳做骨髓移植手术,说亲兄弟姐妹之间配型成功的可能性最大,陈玲的大女儿赶紧去做了配型,结果却让人失望。

一家人正感到绝望时,医生不经意的一句话,让陈玲突然想起一个人——十六年前她送给别人领养的二女儿。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如何才能面对这一切,最终,为了能救儿子,她下了决心,放下心中一直存在的隔阂和顾虑,去找寻那个多年前被自己狠心抛弃的女儿。

2012年刚开年,陈玲夫妇费了不少力气,辗转才在常熟找到当年收养他们二女儿的那家人。

现在是养父张建宏一个人在打理蟹塘,日子过得不富裕,但对娜娜却是真心实意的好,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疼爱和照顾。

看到陈玲夫妇突然出现,张建宏心里很不安,他害怕他们是来把孩子要回去的。

他直接问道:“当初说好不再联系,你们来做什么?”陈玲看着眼前这个明显老了很多的男人,心里有些害怕,但她还是壮着胆子,把来意告诉了张建宏,详细地说明了儿子生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的情况,希望他能让娜娜帮助救救她的儿子。

听完那些话,张建宏沉默了。

他紧皱眉头,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烟雾弥漫在他的周围,他的脑海里一片混乱。

一方面,他害怕娜娜的身世曝光会对她造成巨大的伤害,另一方面,他又十分同情陈阳的病情。

看着眼前这个苦苦恳求的女人,他内心充满矛盾,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面临道义责任和亲情牵绊的两难境地,他内心挣扎许久,经过认真思考,他最终选择应允陈玲的请求。

不过,他也提出了附加条件:为了保护娜娜,必须严格保密她的真实身份,对外只宣称是帮助一位素不相识的孩子。

陈玲立刻表示同意,为了拯救自己的儿子,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满足一切要求。

为了打消娜娜的疑虑,张建宏精心策划了一个说法,医院里,娜娜和陈玲又一次碰面了,此时的娜娜并不知道,眼前这位态度友善又亲切的女士,竟然是她的亲生母亲。

陈玲内心激动万分,难以控制,悄悄地与娜娜合影留念,也许在她心里,她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多年来未能尽到的母爱,填补缺失的时光。

一个多月提心吊胆地等待后,好消息传来:娜娜和陈阳的骨髓配型成功!陈玲激动万分,心中燃起了希望。

陈玲充满希望地等待着移植手术,但张建宏却开始犹豫不决,他忧虑娜娜年龄太小,捐献骨髓可能会对她的身体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要是娜娜因此生病,他该怎么办?娜娜是他费尽心血养大的,早就把她当成亲生女儿看待,他实在不忍心让她冒这个险。

因此,他告诉陈玲,需要先支付五十万元的健康保证金,用来保证娜娜将来的身体健康。

这笔钱会先放在一个中间人那里,如果娜娜因为捐献骨髓身体不舒服,需要治疗,这笔钱就用来支付她的医疗费用,但如果娜娜捐献后一切都好,没有健康问题,这笔钱会如数退还给陈玲。

陈玲被张建宏提出的高额费用彻底激怒了,她觉得张建宏分明是在故意为难,阻挠她救儿子。

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走投无路之下,她找到村委会,希望村委会能够从中协调解决问题。

为了达到目的,她甚至以死相逼,扬言要起诉张建宏,夺回女儿娜娜的抚养权,面对陈玲的强硬态度和无理要求,张建宏非常失望。

但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保护娜娜的决心,他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娜娜,即使那个人是娜娜的亲生母亲也不可以。

经过村委会从中调和,张建宏态度软化,答应带娜娜去医院做检查,而且没要陈玲出一分钱,检查结果显示娜娜身体状况良好,这让陈玲重燃了希望。

可是,因为淮安和苏州两地的医疗水平和费用标准不一样,双方又产生了分歧,导致移植手术的事情再次被耽搁下来。

儿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陈玲心急如焚,无法继续等待,她一时冲动做了一个决定,瞒着张建宏,直接去了娜娜的学校,并且不顾场合,当着娜娜所有同学的面,突然抓住娜娜的手,痛哭着说:“娜娜,我是你妈妈啊!你弟弟得了白血病,只有你能救他!”

真相让她瞬间呆住了,她震惊地睁大眼睛,耳朵嗡嗡作响,完全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事情,被亲生父母抛弃的现实刺痛了她的心。

而母亲接近她,竟然是为了拯救弟弟,这更是让她无法接受,娜娜极力反抗,想要摆脱这个让她感到恐惧的女人。

得知娜娜在学校发生状况,养父张建宏非常着急,飞奔到学校,他立刻把娜娜拉到身后,紧紧地保护着她,面对陈玲,带着怒气询问:“你干什么?你吓到孩子了!”

学校大门口,三个人扭打在一起,场面乱糟糟的,很多学生和老师都停下来围观。校长看到情况越来越糟糕,赶紧打了报警电话,想让警察来处理。

派出所里,娜娜情绪崩溃,她死死抱着养父,止不住地哭泣,她坚决不同意捐献骨髓,只想要和养父生活在一起。

张建宏心疼地抱着女儿,他深深明白,突然得知的真相给娜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陈玲的做法非但没有让娜娜原谅她,反而加深了娜娜对她的憎恨,她到处宣扬娜娜的身世秘密,还恶毒地诋毁张建宏,说他贪图钱财,故意阻止娜娜救助自己的亲弟弟。

而陈玲的这些举动,严重扰乱了娜娜和张建宏的生活,让他们的处境变得非常艰难。

娜娜在学校里也成了同学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无论走到哪里都躲不开别人的议论和指指点点,这让她感到难以承受的痛苦和压力。

为了守护女儿,让娜娜能平静地学习和生活,张建宏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他要起诉陈玲,因为他认为陈玲的行为损害了他和娜娜的名誉,他要用法律维护他们父女的正当权益。

情况突然好转,中华骨髓库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陈阳找到了可以匹配的骨髓。最终,陈阳成功获救。

然而,陈玲也必须承担她行为带来的后果,她将永远失去与女儿相认的可能,也无法弥补她对女儿造成的伤害,这成为了她心中永远的痛。

在养父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娜娜慢慢摆脱了过去的伤痛,她倍感珍惜与养父相处的每一天,更加努力学习,希望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养父的养育之情。

另一边,陈玲一家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愧疚与悔恨,过去的选择给他们带来了永远的阴影。

笔者认为

娜娜和家人之间原本亲密无间,血脉相连,但经历了许多事情后,这份亲情变得支离破碎,难以修复。

如果你是娜娜,你会如何抉择呢?

0 阅读:27
星灿啊

星灿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