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五代十国时期,周世宗柴荣勤勉治国,却不幸英年早逝,留下了未完成的伟业。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继承了统一全国的历史使命。然而,百废待兴的国情、虎视眈眈的北方强敌、以及南方复杂多变的局势,都使得统一大业面临着重重挑战。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先南后北”的战略构想逐渐孕育而生。
为何赵匡胤会选择这样的策略?这一策略到底是明智之举还是愚蠢至极?
信源:澎湃新闻2020-10-20《宋朝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乱世迷局
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止,国家财政困窘,民生凋敝。百战方休的大宋,急需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然而,北方契丹的军事威胁,时刻警醒着新生的宋王朝。
宋太祖赵匡胤曾亲身经历过高平之战,深知契丹骑兵的强大战斗力,内心对契丹充满忌惮。加之对辽国国情缺乏全面了解,更增添了对北方强敌的担忧。
与此相对的是,南方虽有多个割据政权,但彼此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强大的军事实力,相对容易攻取。
且南方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一旦占领,可以为宋朝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为日后北伐奠定坚实的基础。
后周时期,宰相王朴曾向世宗柴荣呈上《开边策》,提出“先易后难”的战略思想,建议先取江北,再图江南,最后北伐燕云。尽管柴荣并未采纳这一建议,但《开边策》却深刻地影响了赵匡胤的战略思考。
他多次征求将领的意见,探讨北伐的时机和策略,实际上也是在权衡利弊,寻找最佳的统一路径。
一些将领,如张晖、张永德,都曾建议暂缓北伐,先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或采取扰乱敌方农耕等策略削弱敌人。
这些建议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先南后北”的战略,却反映了当时部分将领对北伐时机和策略的谨慎态度,也间接影响了赵匡胤的最终决策。
风雪夜访
公元961年的一个冬夜,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的大宋宰相赵普正准备就寝。
他有个独特癖好——即便居家也身着朝服。他深蒙皇恩,预感到宋太祖赵匡胤可能随时召见自己,便时刻谨守恭谨之态,做好应召的准备。
就在他将要脱下朝服之时,门外传来通报声:有贵客前来造访。赵普心中一动,立刻整理衣冠,出门迎接。
风雪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正是宋太祖赵匡胤。赵普连忙将皇帝迎入屋内,燃起炭火,温酒备肉,营造出一种温暖而轻松的氛围。
君臣二人如同兄弟般促膝长谈,暂时抛开了朝堂上的君臣之礼。然而,敏锐的赵普察觉到皇帝此行并非简单的家常叙旧,便屏退左右,与太祖单独密谈。
“朕欲平定四海,一统天下,爱卿以为当如何进兵?”赵匡胤开门见山地问道。
赵普深思熟虑后,提出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构想,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待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赵普的战略构想与赵匡胤的想法不谋而合,得到了太祖的赞赏。
那一夜的风雪,见证了大宋王朝一个重要战略的诞生,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南征序幕。
深谋远虑还是目光短浅?
赵普的“先南后北”战略,并非简单的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当时宋朝国情和周边形势作出的理性判断。他认为,新生的宋朝百废待兴,需要时间积蓄力量。
先攻南方,可以迅速扩大疆域,增强国力,为日后北伐奠定基础。
南方割据政权各自为政,内部矛盾重重,军事实力远不如北方强敌契丹。先易后难,可以减少战争的消耗,避免过早与强敌交锋。
南方经济也发达,物产丰富,是重要的财政来源。攻取南方,可以获取大量的财富,为北伐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
以北汉为屏障,可以暂时阻挡契丹南下,避免腹背受敌。待南方平定后,再集中力量北伐,可以增加胜算。
然而,赵普的战略构想并非完美无缺。他低估了南方战事的复杂性和持久性,也高估了北汉的屏障作用。
南国烽烟
“先南后北”战略确定后,宋太祖便开始了统一南方的军事行动。自公元963年攻灭荆南起,宋军陆续平定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大体上统一了南方。
南征过程中,宋军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战线拉长,后勤补给困难等。但总体而言,南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宋朝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南方统一后,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经济为宋朝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仓和财政来源,通过汴河漕运,源源不断的财富输送到东京汴梁,促进了北方经济的繁荣。
“汴河烟柳,龙舟竞渡”,繁华的景象在《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可以说,“先南后北”战略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宋朝的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
然而,“先南后北”战略的长期影响却充满了争议。宋太祖在平定南方后,正准备将战略重心转向北方,却意外早逝,北伐大业功亏一篑。
他的继任者宋太宗赵光义虽然也曾两次北伐,却都以失败告终,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先南后北”战略给辽和西夏的崛起提供了机会。由于宋朝将主要精力放在南方,北方边防相对空虚,给了辽和西夏发展壮大的空间。
北宋后期,边患不断,成为困扰王朝发展的一大难题。
因此,对于“先南后北”战略,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评价。
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战略是符合当时宋朝国情的理性选择,为宋朝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创造了条件。
另一些学者则批评这一战略目光短浅,错失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佳时机,为后世的边患埋下了隐患。
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宋朝君臣对契丹的畏惧心理。这种畏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使得宋朝错失了北伐的良机。
正如晚明学者王夫之所言:“宋之君臣匿情自困,而贻六百年衣冠之祸,唯此而已矣。”对契丹实力的误判和对自身实力的低估,使得宋朝在战略上陷入了被动。
笔者认为
审时度势,灵活调整战略,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的战略选择,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国情和实力,还要关注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潜在的威胁和机遇。
唯有顺应形势之变幻,适时调整战略方向,才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稳操胜券、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