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鸡的高产,却不知可持续养殖,才是长远发展之道

宁云岚昕说三农 2025-02-24 01:02:59

追求鸡的高产,却不知可持续养殖,才是长远发展之道

在当今的养殖行业中,鸡的养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传统的家庭养殖户,还是规模庞大的现代化养殖企业,都在鸡的养殖之路上不断探索。大家都在追逐一个看似极具诱惑力的目标——鸡的高产。然而,这看似正确的道路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隐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可持续养殖才是真正的长远发展之道。

目前,许多鸡养殖从业者都在不遗余力地追求高产。他们往往通过增加饲养密度、过度使用饲料添加剂、频繁用药等手段来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产蛋量。在这样的养殖模式下,短期内确实能看到显著的成果。比如说,一些现代化的高产鸡舍里,鸡的出栏速度可能比传统养殖方式提前好几周,蛋鸡的产蛋量在短期内也能有很高的数字。从经济效益上看,这样的高产似乎带来了不错的回报。一只鸡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出栏标准,就意味着在相同的养殖周期内可以养更多的鸡;蛋鸡产蛋量增加,鸡蛋的总产量也上升,无论是供应本地市场还是远销外地,都能增加收益。

但是,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追求高产模式背后存在着巨大的问题。过度追求高产导致养殖环境的恶化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当饲养密度过大时,鸡舍内空气污浊,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升高。这就好比我们人住在闷热又不通风的狭小房间里一样,鸡们也极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等各种病症。据调查显示,在一些过度追求高产的鸡舍里,鸡群的发病率比采用正常养殖密度的地方要高出30%左右。而且,为了应对频繁发病的情况,养殖户加大用药剂量和频率。这不仅给鸡的肝脏、肾脏等器官带来沉重的负担,还会使鸡肉和鸡蛋中的药物残留超标。这种药物残留超标的鸡肉和鸡蛋进入市场后,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再看看可持续养殖,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眼前的产量。可持续养殖强调的是养殖系统内部的生态平衡。例如,在一些采用可持续养殖模式的小型生态农庄里,鸡和农作物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鸡可以在农庄里自由觅食,它们的粪便又为农作物提供了天然的肥料。而农作物的残枝败叶又可以部分作为鸡的食物补充。这种循环利用的模式看似不那么高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单一作物的产量,但从整体生态和长远来看,它是可持续的。

可持续养殖注重鸡群的健康管理,注重鸡的生长环境。养殖户会采用适宜的养殖密度,保证鸡舍内的空气质量良好、温度湿度适宜。他们会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来满足鸡的营养需求,而不是依赖大量的饲料添加剂。这样一来,鸡所承受的压力小,自身的免疫力就强,发病的概率大大降低。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养殖出来的鸡肉质鲜嫩、鸡蛋营养丰富。虽然这样的鸡产蛋速度可能没有那些使用大量激素和饲料添加剂的鸡那么快,鸡蛋的产量在短期内也可能不如高产模式下的高,但是在长期的市场需求面前,优质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从市场消费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转变。过去,消费者可能只关注鸡蛋和鸡肉的价格和产量。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食品安全和产品的质量。有机鸡蛋、绿色鸡肉在市场上的价格往往比一般的鸡蛋和鸡肉高出不少,而且销量逐年上升。这就说明,可持续养殖出来的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而那些靠过度追求高产而产生的低质量产品,终将会被市场淘汰。

我们再从环境保护的大背景来看这个问题。整个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一直采用那种高消耗、高污染的追求高产的养殖方式,对土地、水源等资源的压力是巨大的。而可持续养殖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遵循自然的规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很多地区,由于过度追求养殖高产,养殖废弃物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对周边的土壤和水源造成了污染。这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比如土壤板结、水质恶化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农业的长期发展。

此外,可持续养殖在社会层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为当地的农村地区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因为这种养殖模式往往依托当地的环境和资源,需要一定的人力来维持整个养殖系统的运作。而且,这种可持续的养殖模式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的养殖技艺,促进农村地区的文化传承。

总之,我们不能再盲目地追求鸡的高产。虽然高产在短期内能看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它带来的一系列诸如环境恶化、产品质量下降、生态失衡等问题,从长远来看是非常严重的。而可持续养殖模式,尽管它在一些方面看似发展较为缓慢,但是它注重生态平衡、鸡群健康、产品质量,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同时还能够创造稳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这就是为什么说可持续养殖才是真正的长远发展之道。无论是政府部门在制定养殖产业政策时,还是养殖从业者在日常的养殖活动中,都应该把目光放长远,重视可持续养殖理念的推广和应用,这样我们的养殖产业才能够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下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农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的鸡养殖产业,乃至整个农业产业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多赢局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