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才子、深情丈夫,与妻子相守62年,演绎势均力敌的爱情

阡陌文史 2024-12-19 18:08:40

1973年12月2日,听到屋外打闹动静,丈夫冲出屋子,眼见妻子被别人提起又摔倒,他抄起一根木棍,对着男子劈头就打。

难以置信的是,这对打架的夫妻竟是一对高级知识分子。

19岁时,他以数学15分、中英文满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即将毕业时,教授希望他留下来继续读研,他却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够资格当我钱某人的导师。”

这位才高八斗但狂妄高傲的人就是年轻时的钱钟书,后来岁月让他变得温和,一直给人谦谦有礼的知识分子形象。

老年时,他却不顾形象,霸气保护他眼里“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杨绛。

这是他们人生第1次与人打架,却是伉俪情深的真实写照。

两人携手走过62年风雨,他们的爱情被人津津乐道,他们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

1932年3月,两人第一次见面。

一个身穿青布大褂,戴着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深秀;一个“腹有诗书气质自华”,温婉而清秀。

他开口第1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

她也紧张地说:“我没有男朋友。”

两人相视而笑,原来“他已订婚”纯属子虚乌有,原来,“费孝通是她男朋友”也纯属虚构。

有一种幸运叫做“我爱的人刚好也爱我”,一见如故,两情相悦的两人开始频繁通信。

不巧的是,信落入了钱钟书父亲钱老先生的手上。

没想到钱老先生看完信后,却大加赞许:“文如其人,这女子真是聪明人也。”

有了家里的支持,两人顺理成章地在两年后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数钱这些事情上,往往很难长久。”

钱钟书和杨绛,寻常夫妻遇到的繁杂琐碎的挑战,他们一个也不少,却将日子过出别样的味道。

一个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一个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他们却没有为家务吵得不可开交。

面对分不清左鞋右鞋、拿筷子像小孩子那样一把抓的“生活中低能”的丈夫,杨绛默默学做各种家务,变身“生活小达人”。

他打翻了墨水,“不要紧,我来洗!”

他弄坏了灯罩,“不要紧,我来修!”

他弄坏了门轴,“不要紧,我会弄!”

......

她的“不要紧”,成为他的“强心针”,只要听到,他就安心了,像个孩子般地笑了。

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婚前“远庖厨”的君子,却一头扎进了厨房,笨手笨脚地为杨绛做了一辈子的早餐。

有一次,他做出了杨绛最爱吃的猪油年糕,杨绛很诧异:“谁给你点的火啊?”

钱钟书像个等待表扬的小孩子,得意地说:“我学会划火柴了!”

琐碎和繁杂,因两人的分担和包容,而变得不再那么枯燥无趣,反而是他们婚姻生活的添加剂。

她尽力保住他的“那团痴气”,从未想过改变他、塑造他,“我爱的就是原本的你”。

而他变身“炫妻达人”,毫不吝啬地夸赞妻子,骄傲她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理解与懂得,是这对夫妻之间最珍贵的礼物。

钱钟书想写一本小说,杨绛全力支持。在他写小说的那两年间,没有一分收入,杨绛毫无怨言,包揽了所有的家务。

她每天精打细算,为了省煤,她去煤场收集煤沫,自己在家里和泥制作煤饼。

她化身小迷妹,催促钱钟书更新。每当钱钟书写完一章,她就拿去读,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也会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

钱钟书后来在《围城》序言中说,

“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时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这本书该献给她”。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这句点睛之句也出自才女之手。

好的爱情就是这样,我们共同分担风霜雨露,我陪你做你想做的事情,我是你的第1个粉丝,我们一起看细水长流。

势均力敌的爱情,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修行,助他成为更好的他,助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大概就是婚姻的意义吧。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