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震惊全国的谋杀案,竟然被拍出来了!

小片儿说大片 2024-05-27 05:46:24

未成年犯罪一直是电影中常见的社会话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被中日韩翻拍过四次的《彷徨之刃》。

原著以全知视角探讨未成年犯罪,一度引发读者对法律体系的思考。

电影《告白》及韩剧《少年法庭》等作品,也都通过犯罪悲剧,探讨过法律漏洞引发的社会问题。

这么多年来,国内外关于未成年犯罪的法律一直在不断完善。

而现实中的青少年犯罪事件仍然频频发生。

前两天刚上线的一部美剧,在创作手法上另辟蹊径。

从被害人与犯罪者角度,试图剖析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可能因素。

其原型案件,甚至被载入过教科书。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部新剧:

《桥下杀人事件》

众所周知,加拿大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是移民。

而在这些移民人口中,南亚裔又是主力军。

生活在维多利亚市的14岁初中生丽娜,就来自于一个印度移民家庭。

丽娜家庭圆满,父母恩爱,还有个非常关爱她的小叔。

但她却住过福利院,还和几个同龄的混混女孩儿成了朋友。

她们崇拜美国黑帮,誓要把团体做大做强。

最终小团体发展成七人组,并取名“恶人帮”。

听着挺拽,其实就是六个精神小妹儿加一个精神小伙儿聚团儿自嗨。

一天晚上,丽娜去参加聚会,结果一去不回。

家人联系不上,赶紧去警局报案。

警察认为丽娜这种孩子,离家出走太正常了,没必要浪费警力去找。

丽娜的叔叔告诉警察,她离家前和一个叫康子男孩儿打过电话。

女警官卡姆决定调查,当晚就找上了康子。

康子并不是恶人帮成员,而是恶人帮“首脑”金妹的暗恋对象。

据他所说,那天聚会之前,丽娜和金妹发生口角。

丽娜为了报复金妹,到处造谣金妹得了艾滋。

这事儿很快就被金妹知道了。

聚会当晚,金妹带一群人追着丽娜去了桥下。

丽娜从此失踪,学校里开始流传她被河水冲走的说法。

卡姆申请搜救,却只从河中找到丽娜的内裤和裤子。

于是立刻把恶人帮其余六人带去了警察局。

然而,卡姆却在桥附近的监控中发现,当晚去过桥下的孩子有十几二十个。

在他们离开后,丽娜活着上了桥,衣衫完整地离开了。

警局由此认为丽娜没死,在其他家长的施压下,只能放了恶人帮。

另一边,一位名叫贝姐的女作家去了金妹所在的福利院采风。

听说贝姐常年定居纽约,金妹马上来劲了。

以交换秘密为条件,让贝姐带她去纽约。

因为金妹最崇拜的黑帮老大,就在纽约。

双方谈妥后,金妹叫上恶人帮的另一个成员小黑,带贝姐去了桥底下。

金妹声称那晚他们在桥下围殴了丽娜。

众人离开之后,金妹单独留下,把丽娜从桥上推了下去,才回了福利院。

小黑本以为丽娜被水冲走这事儿,是金妹在吹牛逼。

她始终不敢相信,金妹真敢杀人。

如今听到她亲口承认,直接吓丢了魂。

卡姆再次登门询问小黑时,接到了警局同事的电话。

丽娜半裸的尸体出现在了河里。

小黑立刻把知道的都告诉了卡姆。

金妹成了最大嫌疑人。

但卡姆却发现由于福利院的宵禁限制,金妹根本不可能在杀掉丽娜后,还能准时回到福利院。

事实正如卡姆猜测的一样,金妹是霸凌的参与者之一。

最终谋杀丽娜的另有其人,且就藏在恶人帮成员中。

而直到第二集结束,凶手都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桥下杀人事件》的开头,看上去有股浓郁的青春疼痛文学内味儿。

实际上这是1997年发生在加拿大的真实案件。

印度裔少女丽娜·维克被多名14岁及以下青少年霸凌殴打。

(*依稀记得高中英语课本有这张照片)

其中有两名年龄分别为15岁和16岁的罪犯,在霸凌结束后,把丽娜拖到水中溺死。

尸检报告称,就算丽娜没有溺亡,也会因为伤势过重而死。

更可怕的是,几个未成年将谋杀事件隐瞒了整整八天,震惊全国。

丽娜的父母在女儿被杀后,开始推行反对欺凌和青少年暴力的公众运动。

在案件的影响下,丽娜父母成功推动各省在各学校实施反欺凌计划。

作家丽贝卡·戈弗雷将这一案件写成了小说《桥下:丽娜·维克谋杀案的真实故事》。

不过,在小说中,原型案件只是导火线。

丽贝卡还在其中融入了庭审记录、受害者父母及罪犯们的采访。

因此《桥下杀人事件》不同于常规犯罪作品。

故事涉及谋杀,但目的并非是找出凶手。

叙事节奏并不紧密,悬疑感也没有那么重。

同时采用了作家、警察、受害者、罪犯及受害者父母多个视角进行叙事。

目的就是为了从不同角度剖析未成年的犯罪成因。

在同类型题材中,一般涉及到的未成年犯罪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个体的人性之恶。

影视作品中也成功塑造过天生的恶童形象。

比如《坏种》中带有杀人魔基因的小女孩儿。

她不仅具有纯粹的恶念,还非常擅于伪装。

和那些肆无忌惮搞事的熊孩子,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这类恶童出现时,一般会叠加被恶灵驱使的buff。

毕竟相比于后天形成的犯罪者来说,天生恶童还是少见。

后天成因中最不能忽略的一个,就是病态的家庭教育。

孩子善恶观的发展方向,是父母教育理念的投射。

《涉过愤怒的海》中,李苗苗的成长路径就是最好的证明。

小时候父母答应他去玩儿,但因为奶奶病重没去成。

随后,李苗苗就在病房撞掉了呼吸机上的管子,导致奶奶去世。

因为有妈妈护着,他并没有受到责骂。

于是后来他把三岁的妹妹摔到瘫痪,把朋友烧成火球。

这都是因为在恶念第一次诞生时,没有人纠正。

家长的放纵,成了催生犯罪的源头。

《桥下杀人事件》原型案件也有类似的情况。

谋杀丽娜的两个凶手,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环境中。

一个成长于传统家庭,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

另一个家里只有对他不管不问的酒鬼母亲。

按理说,受到传统家庭教育的凶手,本该更容易明辨是非。

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她反倒更加肆无忌惮。

她在法庭大喊“我不是怪物”,还坚称自己无罪。

来自家庭的支持,成了她犯罪的底气。

剧集也将家庭教育的缺失,作为重点呈现的内容。

案件中的几个犯罪者甚至受害者本人,都存在家庭教育导致的各种问题。

在受害者丽娜视角中,恶人帮金妹等人,以欺凌弱小为乐。

金妹在聚会上看到一个女生戴了好看的项链,直接拽下来毁掉。

在金妹和作家贝姐的视角中,她的行为又有不同的解释。

金妹从小没见过父亲,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但母亲后来却在金妹和新男友之间二选一,把金妹扔进了福利院。

连金妹被抓进局子,母亲都不愿意来保释她。

所以她格外讨厌有人向她炫耀自己家庭美满。

逐渐开始通过暴力,来弥补家庭给她带来的自卑,变本加厉地霸凌那些看不顺眼的人。

看似生活在美满家庭中的丽娜,也曾因家庭问题误入歧途。

丽娜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和自由,总是会落空。

当她在生日那天满心期待父母的礼物时,却只等来一顿说教。

信奉宗教的母亲告诉她,一个人死的时候比出生的时候更重要。

当她因为体毛被同学辱骂,向母亲寻求帮助时,母亲却只说不要在意世俗的看法。

家人不仅企图用宗教禁锢她的思想,还严格控制她的行为举止及社交自由。

可见比起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错位同样会对未成年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桥下杀人事件》还将不良的社交环境及社会文化,作为未成年犯罪的重要诱因。

丽娜在成为受害者之前,也有过违法行为。

她因为印度移民的身份,无法融入集体。

在超市遇到主动靠近她的金妹后,她不顾一切要加入恶人帮。

还听从金妹怂恿,在超市偷了东西。

在不良社交的浸染下,丽娜逐渐抛弃了纯真。

开始和金妹一起霸凌别的同学。

后来为了报复金妹,又到处散播金妹染上艾滋的谣言。

恶人帮的小黑,原本和丽娜关系不错。

但她为了不被集体孤立,也在那晚加入了殴打丽娜的阵营。

不管再正常的三观,在不良社交关系中,都会被逐渐污染。

此外,剧中的青少年们还深受街头帮派文化荼毒。

她们把黑帮老大当成偶像,靠暴力巩固威权。

维系友情的方式,从互相交流变成一起抽烟,一起打架。

在缺少家长指引的情况下,帮派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加深。

《桥下杀人事件》除了从不同角度探讨未成年犯罪的诱因之外,还包含了很多元素。

比如种族冲突、女性议题以及社会对特殊群体的歧视。

生活在福利院无人管束的孩子,成了警察口中的“打火机女孩”。

在他们看来这些女孩儿对社会来说都是一次性的,没啥价值。

就算是失踪一两天,也不必浪费警力去找。

丽娜父亲作为虔诚的宗教信徒,同样对她们带有偏见。

为此,编剧还特意为女作家和女警察设置了特殊身份。

让她们作为长大后的“打火机女孩”来反抗偏见。

总之,剧集各种元素拉满,虽然某些设定略显刻意,情节略显套路,但整体立意值得肯定。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看。

最后,大家对剧集涉及的话题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梅子

0 阅读:2
小片儿说大片

小片儿说大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