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一些关于越南战争的文章,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特此分享给大家。当下回顾美国参与的战争历史,越南战争显得有些别致。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场战争并非一开始就被预见会升级到如此程度,而是逐步升级的过程。从最初向南越政权提供军事援助,再到派遣军事顾问和特种部队进行特种战争,然后升级为美军全面介入的局部战争,甚至可以称之为全面战争。
最后再转向“越南化”,最终撤军,战争以失败告终。这一过程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奇特的现象呢?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主要的原因在于战略上的误判。而这种战略误判根源于对对方战争意志和战争耐力的错误评估。
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曾表示,在整个战争期间,我们没有打输过任何一场战役。
每次他向国内报告都是战胜的消息,都在强调对方遭受了多么惨重的损失。这导致在美国决策者心中形成了一个印象:只要再加大投入,就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然而,这一判断是错误的。在这种错误的战略判断基础上,越战逐渐升级成了怪异的局面。当尼克松上台后,实施所谓的“越南化”政策时,美国决策者已经意识到这场战争无法获胜,剩下的问题只是如何体面地撤军。
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首先,战略层面的误判会直接影响战争的结局,而这种误判是战役和战术上的胜利所无法弥补和改变的。其次,一场战争升级到一定程度后,最终的对决在于双方的耐力。特别是对于弱势一方,如果双方力量差距较大,弱势一方唯一的取胜可能性就是依赖耐力,让对方认识到这场战争无法获胜,从而主动撤军。
接下来,观察越南战争中的滥杀行为,即所谓的无限制屠杀,其影响最终是产生反噬效果。威斯特摩兰作为一个崇尚暴力的军人,在越南战场上采取了各种极端手段,包括使用凝固汽油弹、落叶剂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而,这种无限制的屠杀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战行动,成为美国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反噬效应的出现,提醒我们在战争中需要谨慎行事,避免过度使用武力引发国内反弹。
最后,对于如今的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可以看到某种程度上在复刻越南战争的情景。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虽然面对乌克兰的弱势,但一旦牵涉到美国和北约,俄罗斯又成为相对弱势。
对于弱势一方而言,想要获胜只能通过耐力来使对方认识到无法赢得这场战争,从而主动撤军或结束战争。而巴以冲突中,巴勒斯坦方明显处于弱势,想要赢得战争的机会只有通过耐力,让以色列认识到这场战争无法获胜,从而主动撤军。这几乎是弱势一方唯一的取胜可能性。对于冲突双方,战争的最终焦点在于双方的战争耐力。只有耐力相持到一定程度,主导方认识到无法获胜,才可能主动撤军,结束战争。
综上所述,深刻认识战略误判的影响至关重要。大规模的屠杀带来的反噬效果最终会显现。在局部战争中,双方耐力的对比决定了战争的持续时间。当战争升级到耐力比拼的阶段,如果没有主导方认识到无法获胜,冲突和战争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