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中法院“青年理论学习暨学术沙龙”第四期活动举行

齐鲁晚报 2025-04-02 17:11:10

为深入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活动,纵深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枣庄市市中区法院启动“青年理论学习暨学术沙龙”活动,通过搭建“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引导青年干警从审判实践、社会热点中提炼学术精华,在学、思、研中打开思维、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以理论研究反哺实务创新,为审判工作注入青春活力与智慧动能。

4月1日,市中区法院第四期“青年理论学习暨学术沙龙”如期举行。本期议题聚焦“当科技发展‘失了速’、职场规则‘越了界’、传统礼序‘变了味’,司法如何守护每一个‘小小的我’,如何给予我们‘法治的力量’”这一时代命题,探寻司法在技术浪潮与社会变迁中的价值坐标。

本期沙龙创新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模式,引导干警跳出职业身份,以普通公民视角代入思考,枣庄中院全程在线旁听并点评指导。

在数字技术重塑社会规则的当下,算法滥用、隐形加班、网络道德失范等问题频发,司法如何既保持理性又传递温度?活动中,青年干警围绕三大子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一是科技发展的“边界之困”,主张建立算法审查和生物信息保护机制,防止技术异化为操控工具。二是职场规则的“公平之治”,探索“类案裁判指引”,破解加班费认定、远程办公权益保障难题。三是传统礼序的“守正之策”,倡导以司法裁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网络空间道德绑架。

经过三小时“观点陈述—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的思维激荡,青年干警们达成共识:司法要敢于直面“时代褶皱”,用主动作为回应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具象期待。要以共情力破局,司法需倾听个体在技术洪流中的“微弱呼声”,将人性温度融入裁判说理。要以制度力筑基,推动职场权益保护从个案救济转向系统性规则构建。要以文化力引领,通过裁判文书“二次传播”,在网络空间树立法治化道德标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