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敌害生物防,仿生诱捕器,退伍军人,务必定期检查

小苍养殖 2025-02-19 20:13:09

扇贝敌害生物防治及仿生诱捕器相关探讨

在众多的海洋养殖品种中,扇贝可是一种备受瞩目的存在。扇贝外形独特,有着漂亮的扇形外壳,色彩斑斓。它的价值可不仅仅是好看,在经济方面意义重大。扇贝的食用价值很高,肉质鲜嫩鲜美,无论是蒜蓉粉丝蒸扇贝还是清蒸扇贝,都是餐桌上的佳肴。在商业养殖上,扇贝产量可观,一只扇贝苗在适宜环境下,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养殖,能长到合适的收获规格,养殖户能从中获得不错的收益。

然而,扇贝养殖可不轻松。在养殖过程中,扇贝面临着不少敌害生物的威胁。这些敌害生物就像是隐藏在暗处的敌人,随时可能给扇贝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比如说藤壶,藤壶这东西繁殖能力超强。据养殖户观察,在一些虾池养殖扇贝的混合养殖场景下,藤壶会在扇贝的壳上大量附着。如果一年不加以控制,扇贝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变慢。原本应该长到正常大小,可能就因为藤壶的附着增加了额外的重量和阻力,导致扇贝体积比没受影响的扇贝小三分之一左右。

还有海星,海星是扇贝的天敌。如果散养模式下养殖扇贝,附近海域不小心闯入了海星,海星会在夜间悄悄靠近扇贝。像辽宁大连的一些扇贝养殖区,海域面积比较大,海星可能一下子就会聚集在一个区域。据网友分享,他曾经在大连的扇贝养殖场看到过,一小片海域里,只要有几只大海星出现,那片区域里的扇贝就会被吃得残缺不全。一只成年海星一晚上能把好几颗小扇贝吃光。

在淡水养殖扇贝的地区,比如广东的一些池塘养殖,福寿螺也是扇贝的敌害生物。福寿螺繁殖速度惊人,三个月就能繁殖出一代大量的后代。在南方的湿热环境下,福寿螺的繁衍更是如鱼得水。它们会啃食扇贝的幼苗,把扇贝的幼苗吃到自己都吃不下为止。

那面对这些敌人,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候仿生诱捕器就登场了。仿生诱捕器就像是一个聪明的小战士,专门对付这些敌害生物。

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有个退役军人的朋友,叫李哥,在山东威海有个小扇贝养殖场。威海那是个沿海城市,海洋面积广阔,海滩平坦。李哥的养殖场就在海边,扇贝养在里面。一开始,李哥也头疼扇贝受敌害生物的侵害。后来,他从一位养殖前辈那里听说了仿生诱捕器。这个仿生诱捕器是根据敌害生物的一些习性设计的。比如说针对藤壶,它的形状和散发的气味是特意模仿藤壶喜欢的栖息环境和食物的气味。针对海星,诱捕器上会有那种吸引海星靠近的微弱化学信号。这个李哥就用了这个仿生诱捕器,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发现藤壶的附着率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左右,海星的数量也明显减少了。

不过,这仿生诱捕器也不是用着就万无一失了,它是需要定期检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以辽宁大连某个扇贝养殖场为例,养殖户张妈在养殖场里放了仿生诱捕器。开始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过了三个月都没有检查。结果,好多仿生诱捕器因为海水冲刷、附着物太多等原因,功能受到了影响。本来能吸引很多敌害生物的诱捕器,变得没什么吸引力了。这就说明,不管是多久检查一次,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是散养的小养殖户,可能一个月检查一次比较合适。但像那种大规模的专业养殖场,最好2 - 3个月就要检查一次,这样才能保证诱捕器一直发挥作用。

说到这,我们再说说在扇贝养殖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情况。南方湿地的水域环境比较复杂,像四川的一些扇贝养殖池塘周边有不少浅滩和沼泽,水生植物种类繁多,有很多水葫芦之类的。水葫芦如果管理不好,会过度繁殖,影响水质,而扇贝对水质要求挺高的。水质一差,扇贝就容易生病,免疫力下降,这样就更给敌害生物可乘之机了。北方的海水养殖场情况又不一样,比如河北的某些扇贝养殖区,那里的海水盐度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冬季有时候会特别寒冷,一些水生植物像芦苇就可能会在海岸边大片生长。芦苇丛里可能就藏着不少敌害生物的小幼体,如果没有及时清理或者防范,到了繁殖季节就会大量繁殖。

在扇贝养殖过程中,还有一些养殖户没有重视区域地形地貌对扇贝养殖和敌害生物防治的影响。就像在广西的一些靠近河流入海口的地方养殖扇贝,这里的水流比较复杂,泥沙含量高。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扇贝的壳容易受到磨损,长势可能比在水流平缓的地区稍慢。而且由于水流带着泥沙和一些污染物,更有利于藤壶苗种的附着,这就使得藤壶的危害可能比其他地区更严重。如果再没有合适的水生植物辅助防控藤壶,比如种植一些像水葱(水葱在广西的气候下生长状况良好)这样对水质有一定净化作用并且能改变藤壶苗种附着环境的植物,那扇贝受藤壶的危害就更大了。

另外,在湖北有一些小面积的水产养殖区域尝试扇贝混养,这里养殖的扇贝与莲藕一起养。莲藕是水生植物里很有代表性的品种,在湖北的湿热环境下生长旺盛。莲藕的根和茎在水底交织,会形成一种独特的小环境。这个环境有利于扇贝幼苗躲避一些敌害生物。但是这里又存在一个问题,莲藕生长旺季需要大量氧气,而此时如果扇贝养殖密度没有控制好,就会和莲藕争夺氧气。而且,莲藕生长过密的时候,一些适合海葵(对扇贝有伤害的海葵品种)附着的缝隙就减少了,海葵幼体可能会流向扇贝养殖区域,这也带来了一些隐患。

我们再来聊聊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扇贝养殖遇到的情况和应对敌害生物的办法。在海南,气候炎热,水温常年比较高。这种环境下,扇贝生长速度快,但是敌害生物也活跃。像在海南的某些海上浮筏养殖区域,高温使得一些病菌和寄生虫更容易滋生。这些病菌和寄生虫也可能间接影响扇贝应对敌害生物的能力。如果在海南养殖扇贝,除了利用仿生诱捕器对付海星等敌害生物,还需要时刻关注水质变化,防止病菌和寄生虫传播。而在像山东这样四季分明的地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春天温度回升,是很多敌害生物开始活跃的时候,这时候要加强检查预防仿生诱捕器是否正常工作。夏天水温升高,扇贝生长迅速,但同时一些适应高温的敌害生物繁殖也加快,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诱捕器的布局和饵料投放。秋天是扇贝收获的季节,这个时候也要防范一些为了抢夺食物的敌害生物趁虚而入。冬天水温低,敌害生物生长缓慢,在这个季节可以对养殖设备进行检修和清理。

在扇贝养殖这个领域,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地方。比如说,如何根据不同的养殖场景(是大规模养殖场还是家庭小规模养殖),更好地利用仿生诱捕器。还有一些绿植对改善养殖环境、抵御敌害生物的作用还没有被充分挖掘。比如,在湖南有一些用菖蒲在养殖池塘边种植的案例,菖蒲有驱虫的作用,但是对于它在抑制扇贝敌害生物方面的作用研究很少。还有像海南的一些野生海草品种,虽然生长在海里,但很少有人研究它们对扇贝养殖的实际帮助。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人工培育或者移植这些野生海草,来改善扇贝养殖的生态环境,从而更好地抵御敌害生物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也希望能听到广大养殖户朋友们的想法。

总之,扇贝养殖中敌害生物防治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仿生诱捕器是其中一个有效的工具,但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不同的养殖场景以及不同的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才能让扇贝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