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雨林诗评|娄德平先生诗集《冰与火的对话》的艺术新视野

同广文汇 2022-10-24 21:17:34

从“戴着镣铐跳舞”到跳出传统经典的“如来佛掌心”

——浅谈娄德平先生诗集《冰与火的对话》的艺术新视野|罗雨林

娄德平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社会和文化活动家、慈善家。是东西方艺术家协会主席、国际诗画协会理事、中国诗酒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教育家协会名誉会长。也是我曾参与他主持的东西方艺术家协会开展的保护、研究、开发民间剪纸等民间艺术活动中相识相交多年,结下深厚情谊的好朋友。他学养很深、知识渊博,艺术上富有突破性见解和成就。

娄德平先生

去年,他从北京寄来他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诗集《冰与火的对话》,要求我为他的诗集评论写点东西。我打开诗集一看,哇,好诗!好诗!她虽大多为短诗,甚至有的短至二行、三行。但却内涵深邃、气度不凡,如此有份量,且艺术上如此特别的诗篇,令我顿时眼前一亮,为多年来中国诗坛难得一见的佳作!我虽非诗人、诗评家,而是从事文物考古及民间艺术的专业研究人员。但由于我早年十分喜爱诗词文学等,加上在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文物博物馆单位工作,接触大量古代留下的诗词歌赋等文物实物资料,对文物实物我一直坚持走“刨根问底”的“多学科还原历史”“揭示文化内涵”“寻找文化遗产的遗传基因”的学术道路,对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诗词等文学艺术,自然也是我十分关注和爱好的。偶尔也还会发表一些诗作,并曾主编、注释、出版岭南已故著名诗人、文物鉴藏家黄咏雩的《天蚃楼诗文集》(上册、中册、下册)和《粤剧、粤曲艺术在西关》等,发表我研究《史记》人物传记的著作《历史真实性、文学艺术性和政治倾向性完美统一—《史记》人物传记的艺术特色》,针对大量晚清及民国时期著名诗词家被历史遗忘、冷落状况,我撰写发表了“历史不应仅是由几个举大旗的人书写的,还应不要忘记一大批曾经辉煌一时,群星闪耀人物的功劳”的论文。现在娄先生对我如此厚爱和抬举,我焉能推辞,不效犬马之劳?但要在短时间内读懂娄先生读懂他的作品,谈何容易?而且我正密锣紧鼓赶写《西关集藏、鉴赏文化》一书,交付出版社出版,和不时插入之短篇“文债”。所以迟迟不敢动笔妄评。前些时,我趁着书稿完成付梓一段“空档”的间隙,忙中偷闲,对娄先生的作品从头到尾,一篇篇,一首首,认真研读,做“功课”。这才有了下列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现提出来,请方家、学者指正。

我参考了很多专家学者对娄先生作品的评论,觉得他们说的都很正确,也很有见地。但我认为,娄先生诗歌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她能从“戴着镣铐跳舞”,到跳出传统经典的“如来佛”掌心,“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东坡《书吴道子画后》)窃以为写诗难,写好诗更难。难在何处?难就难在这“镣铐”与“跳舞”的完美结合,内容与形式的巧妙统一,并且,还要不落俗套,在现代白话文语境和新生活下跳出新的“舞步”。娄德平先生的诗集《冰与火的对话》的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在剖析娄先生诗歌创作印证我的结论之前,我想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写诗要“戴着镣铐跳舞”?何谓“戴着镣铐跳舞”?“戴着镣铐跳舞”是对艺术创作的一句十分经典的比喻。其意就是在艺术创作中必须在艺术的规范或条件限定下,寻找到艺术自由的灵魂之舞。德国大文豪歌德在形容写格律诗时,曾说过“戴着镣铐跳舞”。闻一多先生也曾说过:“文学创作应该像是戴着镣铐跳舞,镣铐是格律,我们要跟着格律走,却不受其拘束,要戴着镣铐跳舞,舞出自己的舞步”。他还说:“越是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镣铐跳舞才跳的痛快,跳得好看。只有不会跳舞的人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人才会觉得格律的束缚,对于不会作诗的人,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

因为艺术产生于约束,同时也死于毫无约束的自由,也死于八股、教条式的约束。诗之所以为诗,是因为它约束于、有别于小说、散文所特有的语言组织形式。中国的诗歌发展史,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她由最初风骚的涓涓细流,到唐诗宋词元曲的波澜壮阔,其间从未有冲破格律的河堤,更未出现泛滥成灾,而是灌溉着各个时代的文学田园。最终奔向辽阔壮丽的大海。其形式由四言到五言到七言,一直在格律规定的形式中向前发展。到唐诗宋词,可以说到达顶峰。由此说明,诗歌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戴着镣铐跳舞”,在一定格律的约束下,在适合表达的内容的形式中诞生和前进的。“镣铐”是写诗的一种“约束”又是体现诗歌的一个特点。

但自上世纪“五四”运动至今,随着“诗界革命”及白话文兴起取代文言文,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会话和书写的工具后,从而使古典诗歌使用的词汇与现代白话口语严重脱节、古今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截然有别。在这种情况下,用白话写诗产生的新诗应如何对待格律“镣铐”问题,存在种种认识与实践上的分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从形式上着眼,强调严格遵循格律“镣铐”。不敢越雷池半步,写出的诗歌却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和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滥调套语、无病呻吟。使古典诗歌创作走向八股、教条式的僵化道路。另一种则光从内容出发,视格律为“枷锁”。认为它影响、束缚思想感情的自由表达,必须彻底抛弃传统,取消格律。

究竟中国的诗歌应如何发展?新诗要不要建立现代诗歌格律“镣铐”?这些问题,至今仍无法统一意见,正如毛泽东同志曾说:“新诗还没有成形”,陈毅1965年11月8日给玉力教授的信中也说:“我希望你余力多写诗词。中国诗歌问题40多年未获解决。写旧体此路已走不通,写新体也未能使人满意。我主张写旧体,也写新体,也写民歌。三条腿走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会开辟一条新的诗歌道路。写旧体最难摆脱书卷气,沾上这个气便骸骨迷恋;写新体常与中国传统脱节,容易成为洋八股;向民歌学习,这是一条较好的道路,就是说强调感情真挚,说人民的话,讲究一些音韵音节,事实上是综合古典诗歌与新诗及旧民歌来一次新的创造”。

虽然中国现代新诗产生和发展近一百年的途程中,有胡适、刘半农、徐志摩、闻一多、鲁迅、朱自清、郭沫若、朱湘、林庚、孙大雨、臧克家、艾青、何其芳等前辈前仆后继,辛勤拓荒、探索,也取得很大成就,在理论与实践上,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中国现代诗歌创作还要不要继续“戴着镣铐跳舞”?新诗该重新戴上什么样的“镣铐”跳舞,才能舞出“精彩”?仍然还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我们读了娄德平先生的诗集《冰与火的对话》,知道他也正对此作出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

娄先生是如何探索解决此问题的呢?

我认为其关键之处正如我上面所说的,能找到一个艺术的突破口和艺术的新视野进行创新。—“从戴着镣铐跳舞”到跳出传统经典的“如来佛掌心”,能做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我认为,他有下列几条经验,值得提出来,供同仁们参考:

(一)平淡精粹,寓意深刻

艺术上的最佳境界,通过平实无奇的语言等表现手段表达出来,这是最难做到的。娄先生在这方面的创作经验值得重视。

娄先生诗集所收的150首诗,大多为言志抒情的短章。既有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有触景生情和所思所想,更有对大千世界的寻梦与祈福。这些都是千百年来诗词家们常作为咏叹的题材对象。但娄先生却能在新格律“镣铐”束缚下,跳出生动精彩的舞蹈。我在这里要特别推介来说明问题的是他的一首诗《冰与火的对话》。这首诗写得很短很短,短的几乎无可再短。

冰向火靠近说:我看你有点寒冷,让我给你一点温暖。

火笑着回答,你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虽然用语平白如话,但却寓意深长,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我查找对比了一下中外以冰与火为题材的作品,觉得娄德平这首诗更凝练、内涵更深刻,所谓诗在不尽言中,才值得细细玩味、其味无穷。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也曾以《冰与火》为题,写过一首诗:

有人说世界将终结于火,有人说是冰。从我尝过的欲望之果,我赞同倾向于火之说。但若它非得两度沉沦,我想我对仇恨了解也够多,可以说要是去毁灭,冰也不错,应该也行。

娄先生的《冰与火的对话》与罗伯特的《冰与火》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风格都是朴素无华,行文舒然。他们均能将深刻的思考与哲理融会于平淡自然的内容中,更赋予自己独特的精神魅力于诗内。它解脱于以往的诗人们大多将音节完全凭借格律完成的桎梏,获得了在现代社会诗人们每每欲求却大多无所获得的约束(“镣铐”)的自由。这两首诗的问世成就了他们写诗可以写得异常平淡冷静,然而却似乎有许多不可言传的庞大的魅力所在。但如果要说他们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冰与火》阐述的哲理是专指具体而《冰与火的对话》的哲理则十分广泛深刻。读者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对诗中的“不尽之言”进行补充、鉴赏。佛教界人士用水火相克相济的易理来剖析其内涵。鉴赏其诗意,有的学者则视作此诗为作者笔下描绘的世界是矛盾的冰与火组成的,它们既对抗又融和。通过对话形式,表现出它们内部激烈的对话和斗争。还有的人则看作这首诗写出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冰缺乏自知之明,也缺乏知人之明。我读了娄先生的这首诗,则会浮想联翩,对其内涵之广泛和深刻程度作了如下的补充:从哲理层面来看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非只有冰与火这两个既矛盾对立又和谐统一的双方组成,而应还包括有不冰也不火的“温暖”这一层面组成。缺少了这一层面部份,世界将不成为世界,社会将不成为社会,人类将不成为人类。以地球为例:为何不仅有热带、寒带,还有温带呢?以数字为例:为什么不仅有正数与负数、中间还有一个零数。如果没有这一个零 数,就无所谓正数与负数。零,温带、温暖等是中间介质。如果排除这些中间介质,所有的事物,就不存在了。所以《冰与火的对话》揭示了这个世界是由冰与火及温暖三部份组成,而非仅冰与火组成,冰与火之间的区别点是以温暖为界。没有温暖,也就无所谓冰与火。通过对话,作者巧妙地阐释了这一深刻哲理意义。可说这是一首诗化的哲理,哲理化的诗,是情理兼美的诗。相比于其他用冰与火的对话来比喻男女双方的爱情的诗篇,其高下便“云泥立现”。请看这首《冰与火的对话》与娄先生的诗相比,就会十分清楚:

冰说:火呵!你不要靠我太近好吗?你会灼伤我的。

火说:可是我很喜欢你呵!

冰说:你太过于热情!这样下去我会被你毁掉的。

火说:怎么会呢?我是爱你的呀!

冰说:见到我,你燃烧得更加炽热,我受不了你这种炽热,这只能使我离开你的速度加快!

火说:离开我?为何我们刚刚开始就想到了结束呢?我对你的感情是真挚的!

冰无奈地叹气:因为我是冰你是火呵!不是你把我融化,就是我让你熄火……

火泪流满面:我明白了,我宁可选择熄火……

另外还有一首叫《冰与火的传说》:

一个是你,一个是我

我冷若坚冰,你热情似火

你试着用热情融化了我

而我却除了流泪别无选择

也向往过冰与火会有相溶的时刻

也渴望也徘徊也心动也为你泪落

也曾想过卸下所有伪装的冷漠

在你的怀抱化作温柔的河

可毕竟你和我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距离永远永远难以跨越

虽说地狱与天堂只有一墙之隔

但面对你的热情

我还是无法洒脱

爱与被爱都是一种折磨

除了彼此伤害不会有任何的结果

你有你的追求,我有我的生活

你渴望我沸腾我却要你冷却

你哭着问我为什么拒绝

其实你不知道关于爱情我有着自己的传说

在传说中我也是熊熊烈火

而如今风中还燃烧着我对他的承诺

所以对你的爱除了逃避我别无选择

这首诗与上面那首爱情的诗构思套路基本上差不多。甚至还有模仿的痕迹。相比之下,娄先生的《冰与火的对话》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具独创性,怪不得作者把此诗题作为书的题目,可见此诗的不凡和份量。

(二)俗常出新奇,世道揭真谛

通观娄先生的众多诗作,给人一个十分显明的印象就是,他的主题异常深刻,表达十分老辣。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这些表达却没有用一个生僻的词汇与概念,来故弄玄虚,”掉书包”炫技。一切都是用我们平日习以为常的俗物来构建,这些俗常物,到了他的笔下,却每每都能剖析出新奇、表达出深刻、揭示出真谛,令人眼前一亮,在新格律“镣铐”下,舞出了“精彩”。例如:在他诗集中,既有“会飞的鱼”,也有“时空中的马”,还有沉默的葫芦,俏皮的牵牛花,以及想捕捉鹰的兔子,麻雀和金丝鸟的对话,既有本土的向日葵、东北虎、还有舶来的木乃伊、维纳斯等等。还有诗酒的话题,以及大海、太阳、镜子、沙、玫瑰花、红酒、小墨点、采磨菇、家乡的黑夜、鹰、梦、鸽子和云,山峰宇宙、饥饿、影子、眼睛、路灯等等。娄先生能够从这些俗常的表达中,报具穿透力地阐明了世道的真谛。如《茶道》

“饮尽晨露/喝断晚霞/老壶内又放进星星一把/手不离壶、/摸一摸乾坤有多大/口不离茶/问一问岁月谁点化/品梦里—/心空意无涯/清气袅袅通大道/笑流水漂去多少浮华”。作者把人们日常生活“喝茶”的寻常事写得超凡脱俗,气势不凡。我在研究古陶瓷等文物中,接触和涉猎过大量历代咏茶、咏茶道的诗篇,尚未见过像娄先生写得如此与众不同的作品。

拿历代著名的咏茶和茶道方面的诗词来比较就清楚,娄先生的《茶道》的确是跳出传统经典的“如来佛掌心”。在历史上我们祖先留下这方面的诗篇不下数千首。它们大多表达的是自己的闲情意趣之意,当然也有不少是以歌颂茶的特性来抒发人的情怀。即借茶喻己,借茶明志。拿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欧阳修的《双井茶》来说,是如此。他的咏茶诗,主要是追求清淡闲适生活、表达以茶会友的真情,寄寓以茶养生的情趣,以及抒发失意遭愁的人生感慨等。他在《次韵黄夷仲茶磨》一诗中,借茶质不好,则难以清除胸中的尘垢,喻自己因仕途不顺而积累的胸中愁绪将难以排泄。南宋大诗人辛弃疾则大多表达他关心国家命运、壮怀激烈。抒发了他不能为国效劳的感慨,这些大诗词家的诗篇已经在中国诗史上,树起了一座座高峰,成为经典,现代的诗人们如何在这些高峰林立的历代诗坛中,重新找到自己的突破口,找到自己的诗词定位?娄先生非常聪明,他不会继续沿着这些大师们的路,亦步亦趋,而是跳出传统经典的“如来佛掌心”另辟蹊径,写出了这首不同凡响的《茶道》,再不会去重复抒发历代大师们所抒发的人生郁郁不得志,无法施展抱负的感慨,而是抒发了属于娄先生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人生感慨。

这篇评论写多了,只好暂时打住。我觉得要真正读懂娄德平先生及其诗集,还要做很多还原历史的“冷板凳”功夫,这也是我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作者:罗雨林,求真楼主,南天一面锣,中国著名文博专家、文博专业研究员(教授)古陶瓷研究鉴定专家,民间工艺美术研究专家,首提治学须以“刨根问底”、“多学科还原历史”观的学术体系。数十年来,他在这学术体系指导下,以抢救濒临消失文化文物为己任,抢救了大量即将毁灭的文物等文化遗产,质疑、否定所谓“岭南考古三大发现”之“秦代造船遗址”和“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定性错误。被学术界称为“真正做学问、求真”的学者。代表作有《罗雨林文博研究论集》100万字、《宋代陶瓷艺术研究》《岭南建筑明珠—广州陈氏书院》、《“考古、考古岂能靠估”?—我对秦代造船遗址立论基础的看法》等。

责任编辑:阳光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