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天,我那个爱闲逛的二嫂,独自背包往北去,前往古都寻宝。回来后,马上给我们发照片,原本以为是啥出名的景点,结果照片里最显眼的,是一面掉漆、充满岁月痕迹的古墙。墙上的字歪歪扭扭,一看就知道是很有个性的狂草。二嫂激动得很,说这是路上碰到的 “艺术宝贝”,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激动。
我把照片放大,一种豪迈的感觉扑面而来。墨浓的地方,像大石头往下滚,气势吓人,笔力感觉能穿透纸;墨淡的,又像微风轻轻吹动柳枝,轻轻柔柔,特别有诗意。字的结构更是大开大合,好像要从纸上跳出来冲向天空。我屏住气,使劲看,好半天才认出 “里,长,江,横,渡” 几个字。二嫂也在旁边念叨,说她当时站在墙前,根本看不懂,就觉得这字虽然跟传统的不一样,但特别震撼人心。
既然认出几个字,咱们就赶紧品品其中的妙处。“里” 字,上头的 “日” 笔画粗实,圆滚滚的,像晒太阳的地方,看着就稳;中间一竖,直直地插下去,像定海神针,把字定得牢牢的,特别有劲;下头两横,一长一短,错落着,和上头呼应,看着疏密正好,整个字偏方,稳稳扎在纸上,像藏着好多故事,透着股岁月的味道。
“长” 字,起笔轻轻巧巧,一撇像拔剑一样,“嗖” 一下划破天,特别果断;横画舒展开,感觉能跨过大山,还往上扬了点儿,挺精神;竖钩很挺拔,竖画笔直,钩像老鹰爪子,紧紧抓住纸,稳住重心;捺画飘飘悠悠往右下舒展,像随风的丝带,字看着就洒脱,整体左低右高,像昂首挺胸往前走,特别有豪迈范儿。
“江” 字,三点水那几点,像急流里溅起的水花,形态不一样,相互照应,动感十足;右边 “工” 字,横画平平稳稳,像江上的桥,连接两边,很靠谱;竖画垂直,把 “工” 字对称分开,和三点水搭配,动静结合,看着特别美,字重心低,雄浑厚重,好像能听见江水哗哗响。
“横” 字,笔画多但不乱。左边木字旁,撇捺伸展开,像大树枝杈,活力满满;右边 “黄” 字,上头笔画挤得紧,像攒着劲儿,下头两点一横,安排得巧妙,两点像星星闪,横画稳稳托着上面,和木字旁配合默契,整个字又开阔又稳,横画特长特有力,感觉能把天地分开,特别豪迈。
“渡” 字,三点水还是那么有劲儿,点画又短又有力,像过河溅起的水花;右边 “度”,上头广字头,横画舒展,像能给人遮风挡雨,撇画洒脱,挺开阔;里头 “廿”,笔画细细的,韧劲十足,缠缠绕绕像编绳子,帮着过河;下面 “又”,撇捺舒展开,像划船的桨,使劲往前划,字往右斜了点儿,像乘风破浪的船朝对岸猛冲,动感力量十足,豪情满满。
这会儿,墙上这 11 个神秘大字等着大家来解。要是您认出更多字,可别小气,赶紧去评论区分享分享。
老梧桐
萬里长江横渡,極(极)目楚天舒。 出自毛主席词《水调歌头•游泳》
零度空间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