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生扁豆与甜玉米套种,高矮搭配改善通风透光,粮菜结合提高土地效益

紫荆花开了 2025-03-20 12:15:24

**蔓生扁豆与甜玉米套种:粮菜结合的高效种植模式**

一、提出问题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农民们一直在探寻着提高土地效益的方法。传统的单一作物种植模式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土地资源的浪费、病虫害的易发性以及经济效益的局限性。就拿单一的甜玉米种植来说,它虽然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植株相对较高且较为密集,通风透光性往往不佳。这就像住在拥挤狭小房间里的人一样,空气不流通,容易滋生各种问题。通风透光不好,甜玉米就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例如玉米螟等害虫,在阴暗潮湿、通风差的环境下更容易繁殖。而且,单一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也比较单一,一旦甜玉米的市场价格出现波动,农民的收入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再看蔓生扁豆,它是一种优质的蔬菜作物。但是如果单独种植蔓生扁豆,它需要搭架来支撑其藤蔓的生长,这就需要额外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且单一的蔓生扁豆种植,在土地利用率上也不高,因为它的植株分布相对较散,在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方面存在不足。有没有一种种植模式,可以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既提高土地效益,又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还能增加经济效益呢?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蔓生扁豆与甜玉米套种的模式。

二、分析问题

1. 生长特性的互补

蔓生扁豆是一种藤蔓类植物,它的藤蔓细长且具有很强的缠绕能力。甜玉米植株高大挺直,茎杆粗壮。当两者套种时,蔓生扁豆可以顺着甜玉米的茎杆攀爬。从空间利用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组合。在一个标准的农田地块里,如果单独种植甜玉米,按照每亩种植3000株左右的密度(这是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和土壤肥力等因素得出的较为适宜的密度),玉米植株之间会存在较多的空隙,土地的垂直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蔓生扁豆的藤蔓可以在这些空隙间穿梭生长。据研究,套种之后,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上,相当于增加了近一倍的种植面积的有效利用。这种高矮搭配的模式,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建筑结构,高大的甜玉米是支柱,蔓生扁豆是依附其上的藤蔓结构,两者相得益彰。

从通风透光方面分析,甜玉米的植株虽然较高,但它的叶片相对较窄,而且呈纵向排列。蔓生扁豆的叶片则较为宽大,呈横向伸展。当两者套种时,甜玉米的叶片为下部的蔓生扁豆提供了一定的遮荫,避免其在夏季强烈的阳光下暴晒过度。而蔓生扁豆的叶片则可以填补甜玉米植株间的一些空隙,让空气能够更好地在田间流动。就好比在一个房间里,既有高大的屏风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又有轻薄的纱帘让空气得以穿梭。

2. 病虫害防治的协同效应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套种模式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对于甜玉米来说,如前面提到的玉米螟,它喜欢在隐蔽且通风不好的环境中产卵繁殖。在套种模式下,由于通风透光条件的改善,玉米螟的滋生环境被破坏。蔓生扁豆会散发一些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对某些害虫有驱避作用。一些蚜虫,它们是甜玉米常见的害虫之一,但是蔓生扁豆的气味能够干扰蚜虫的嗅觉,使它们难以找到甜玉米植株。这就如同在战场上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防线,让敌人难以入侵。

从病害的角度来看,单一作物种植容易引发连作障碍,导致土壤中的病原菌积累。而套种模式可以打破这种病原菌的单一寄主环境。比如,甜玉米容易患的叶斑病,在连作的情况下,土壤中的病原菌会逐年增多。但蔓生扁豆的种植改变了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一些有益微生物的增加可以抑制叶斑病病原菌的生长。这就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引入了新的物种,改变了整个生态的平衡,使得原本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得到改善。

3. 经济效益的提升

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套种模式带来了多元化的收益。甜玉米作为一种粮食作物,市场需求稳定,价格虽然会有波动,但总体来说有一定的保障。以某地区为例,普通甜玉米的亩产量在800 - 1000斤左右,市场价格每斤在1 - 1.5元不等。而蔓生扁豆作为一种蔬菜,它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在旺季,每斤的价格可以达到3 - 5元。而且蔓生扁豆的产量也不容小觑,在套种模式下,每亩的蔓生扁豆产量可以达到800 - 1200斤左右。

假设一个农户种植10亩地,如果单一种植甜玉米,按照亩产量900斤,每斤1.2元计算,总收入为10×900×1.2 = 10800元。而如果采用套种模式,甜玉米的产量按照上述计算,收入为9000元左右,蔓生扁豆按照亩产量1000斤,每斤4元计算,蔓生扁豆的收入为10×1000×4 = 40000元,总收入达到490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套种模式可能减少的病虫害防治成本以及由于土地利用率提高而带来的潜在收益。这种粮菜结合的套种模式,就像是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降低了单一作物种植带来的风险,提高了整体的经济效益。

三、解决问题

1. 种植技术的要点

要实现蔓生扁豆与甜玉米的套种,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是关键。首先是种植时间的安排。一般来说,甜玉米的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在春季,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0 - 12℃时就可以播种甜玉米。而蔓生扁豆的播种时间要稍晚一些,通常在甜玉米播种后的10 - 15天左右。这是因为要确保甜玉米先长出一定的高度,为蔓生扁豆提供攀爬的支撑。

在种植密度的把控上,前面提到甜玉米每亩种植3000株左右比较合适。对于蔓生扁豆,由于它是套种在甜玉米之间,不需要像单独种植那样大的密度。一般来说,每隔3 - 4株甜玉米种植一行蔓生扁豆,每行蔓生扁豆的株距保持在30 - 40厘米左右即可。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蔓生扁豆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不会影响甜玉米的正常生长。

在施肥方面,要考虑到两种作物的不同需求。甜玉米生长期间需要较多的氮肥来促进茎杆和叶片的生长,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要重点施肥。而蔓生扁豆除了氮肥外,还需要适量的磷钾肥来促进开花结荚。在套种时,可以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复合肥。追肥时,根据两种作物的生长阶段分别进行补充。在甜玉米的拔节期,可以追施尿素每亩15 - 20公斤;在蔓生扁豆的开花期,可以追施磷酸二氢钾每亩5 - 10公斤。

2. 田间管理措施

田间管理是套种成功的重要保障。在灌溉方面,由于甜玉米和蔓生扁豆对水分的需求有所不同,要合理调配灌溉量。甜玉米在生长前期,尤其是苗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到了抽穗期,则需要大量的水分。蔓生扁豆相对比较耐旱,但在开花结荚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在灌溉时,可以根据土壤的墒情和两种作物的生长阶段进行灵活调整。可以采用滴灌或者小水沟灌溉的方式,精准地为不同的作物提供水分。

在杂草防治上,套种模式下杂草的生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能忽视杂草对两种作物生长的竞争。可以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式。在作物生长初期,杂草较少时,可以进行人工除草,及时拔除田间的大草。到了作物生长中后期,如果杂草较多,可以选择一些对两种作物都安全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但要注意除草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作物造成伤害。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除了利用套种模式本身的优势来预防病虫害外,还需要定期进行监测。一旦发现病虫害的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对于甜玉米的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释放赤眼蜂来防治玉米螟,这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方法。如果病虫害较为严重,再选择合适的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对于蔓生扁豆的病虫害,同样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同时要注意在防治过程中保护好有益昆虫和微生物。

3. 市场销售与推广

要实现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市场销售与推广至关重要。对于甜玉米,由于其是一种大众消费的粮食作物,可以与当地的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甜玉米加工成速冻玉米粒或者玉米罐头,提高其附加值。可以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扩大销售范围。

对于蔓生扁豆,由于其保鲜期较短,要注重本地市场的销售。可以与当地的农贸市场、蔬菜批发商建立联系。还可以发展观光农业,将套种的模式展示给游客,让游客亲自体验采摘的乐趣,从而带动蔓生扁豆的销售。一些乡村旅游景点推出了“采摘体验游”,游客可以在采摘甜玉米的采摘新鲜的蔓生扁豆,这种体验式的消费模式深受城市居民的喜爱。

在推广方面,可以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方式,向其他农户介绍蔓生扁豆与甜玉米套种的技术和优势。政府部门也可以出台一些扶持政策,鼓励农户采用这种套种模式。比如,给予种植补贴、提供免费的种子和技术指导等。

蔓生扁豆与甜玉米套种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种植模式。它通过两种作物生长特性的互补,解决了通风透光、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同时在经济效益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提升。只要农户掌握好种植技术、做好田间管理,并且合理地进行市场销售与推广,就能够在这种粮菜结合的种植模式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这不僅有利于农民增收,也对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