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机响了吗?
面对屏幕上出现的不认识的号码,你的心里是否有点儿发毛?
接?
不接?
这几乎是现代人每天都要面对的内心疑问。
骚扰电话,如同信息社会中的“牛皮癣”,顽固地寄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挥之不去,令人厌烦。
科技的进步,本应为我们带来便利,却也滋生了新的“牛皮癣”——精准的骚扰电话。
午后小憩被突如其来的推销电话打断,对方准确地叫出你的姓名,甚至对你最近的投资动向、购物清单了如指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搜索、每一次浏览,都可能成为被“精准”骚扰的导火索。
为什么这些骚扰电话屡禁不止?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远离这些恼人的骚扰?
电话骚扰为何“屡禁不止”?
老杨最近很烦。
自从下载了某款炒股App后,他的手机就成了骚扰电话的“靶场”。
最近总接到各种荐股电话,一天最少也有四五通,有时甚至能接到十来通。
这些电话,大多是机器人拨打的,操着机械的语气,推销着所谓的“精选股票”。
老杨并非个例,北京的李先生也有类似的遭遇。
就算屏蔽、举报了,骚扰电话还是换了个花样又来了。
这些骚扰电话是如何做到如此“精准”的呢?
在一旁的二手交易平台上,只要你输入特定的关键词,就能发现有人自称能提供“精准客户手机号”。
这些商家掌握着大量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具体需求描述。
他们从短视频平台和种草类平台等多个渠道收集信息。
这些平台,往往以“用户授权”的名义,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用户在平台上的交易、浏览和互动都会被人工智能分析,生成一个个“电子标签”,从而形成“用户画像”。
这些“电子标签”在经过处理和去身份化后,会分享给平台的合作伙伴。这些合作机构再通过一些方法,将这些“电子标签”重新与用户匹配起来。
用户在参加平台的营销活动时,如果同意了相关条款,平台会将用户的姓名、性别、地址、联系方式和银行账号等信息提供给关联方或第三方。
这种“捆绑式”的授权,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暴露在风险之中。
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个人信息的攫取和电话拨打的效率大幅提升。
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信息筛选和电话拨打,现在可以由人工智能自动完成,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这使得骚扰电话的“精准度”和“杀伤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种程度的信息泄露,是很难进行监管的,如果选择从这方面下手,消耗的人力物力无法想象。
既然这个方向不行,那就只能从另外一个方向下手了。
大力整治
早在2012年,《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开始重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并明确了未经同意发送商业信息的违法性。
这些修订明确規定了对骚扰电话的管理,进一步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查处,并推动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骚扰电话的识别和拦截能力。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骚扰电话的蔓延,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究其原因,是利益驱使下的灰色产业链在暗流涌动。
骚扰电话的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率,让一些企业对其趋之若鹜,将其视为快速获客、提升业绩的捷径。
一些企业为了获取客户信息,不惜采用非法手段,甚至与黑灰产勾结,窃取公民个人信息。
这些被泄露的信息,最终流入营销企业手中,成为他们“精准”骚扰的利器。
有数据表明,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用机器人打骚扰电话”的投诉已经超过400条了。
许多用户反映,注册某些App后,骚扰电话便纷至沓来。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数据也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骚扰电话投诉中,94.5%与商业营销相关,贷款理财、欠款催收、房产中介位列前三。
现在用人工智能来做电话营销已经很普遍了,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网络上搜索“外呼电销”,映入眼帘的,大多是“人工智能外呼服务”。
各种虚拟电话、未知电话,让你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谁给你打过来的。
因此,2019年运营商就推出了“骚扰电话拒接”服务,只要开启这个服务,就可以避免绝大多数的虚拟电话和未知电话。
“骚扰电话拒接”服务
“骚扰电话拒接”服务,是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运营商可以对海量通话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骚扰电话的特征,并进行精准拦截。
通过分析主叫号码的呼叫频率、呼叫时长、被举报次数等数据,可以有效识别出高频骚扰电话、恶意骚扰电话等。
用户还可以把经常骚扰的号码拉进黑名单,彻底挡住这些烦人的电话。
而且还提供了拦截通知提醒功能,避免误拦截重要电话,保障用户正常的沟通需求。
“骚扰电话拒接”服务自2019年上线以来,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累计提供骚扰电话防护超460.3亿次,有效降低了用户遭受骚扰的频率。
用户可以通过发短信、打电话或关注微信公众号来开通这项服务,还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个性化选项。
这项服务的推出,体现了运营商在保护用户权益方面的积极努力,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防骚扰工具。
结语
从源头治理到用户自我保护,从法律规范到技术创新,骚扰电话治理的道路任重道远。
我们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骚扰电话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最终还我们一个清净的通信世界。
这不仅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树立起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积极参与到这场“反骚扰”的战斗中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告别骚扰电话的困扰,享受到信息时代的美好。
参考消息:
【1】央视网 2023-07-17《发送短信即可免费开通 “骚扰电话拒接”服务用户超5.4亿》
【2】央视网 2022-06-25《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骚扰电话司空见惯了?》
【3】澎湃新闻 2024-01-10《骚扰电话对需求“了如指掌”,背后有何猫腻?为何这么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