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交锋白热化,这位中方神秘大佬走向台前,为中国经济保驾护航

小风谈史 2025-04-18 11:02:01

中央汇金投资公司,可以说是中国金融的“定海神针”。

在如今中美贸易博弈的关键时刻,他走向前台,承担着维护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的核心任务。

中国金融的守护神

中央汇金的核心力量在于它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掌控,它牢牢掌控着中国四大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的控制权,尤其是对中行和建行的持股比例超过50%。

这四大行总资产超过160万亿,相当于世界第三到第五大经济体GDP之和,这意味着中央汇金对这些银行的战略方向和业务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

除了四大行,中央汇金还投资了其他19家国有金融机构,涵盖保险、证券、银行等领域,例如资产规模达7万亿的光大集团,以及拥有18万亿资产的国家开发银行,还有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等重要的证券市场机构,形成了一个覆盖全面的金融产业链。

中央汇金的触角遍布金融行业的各个角落,使其拥有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它还管理着中国超过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比排名第二到第五的国家加起来还要多。

这庞大的储备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中央汇金应对金融风险、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坚强后盾。

有人可能会拿它与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相比,但中央汇金的意义远不止于资产管理,它代表国家意志,肩负着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任。

其背后有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更有母公司中投公司——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挪威全球养老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控股齐名的主权财富基金——的强力支持,以及华安投资这样的“娘家人”保驾护航。

这些国家级金融机构的协同运作,构成了中国金融实力的坚实基础,也为中央汇金的行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危机时刻的定海神针

中央汇金的实力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经过了多次实战检验,在中国金融发展的关键时刻,它多次扮演力挽狂澜的角色,展现出非凡的掌控力和影响力。

2003年,中国银行业深陷不良贷款泥潭,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1%,资本充足率不足5%,国际评级机构纷纷唱衰。

危急关头,中央汇金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分别向中行和建行注资225亿美元,并引入高盛、淡马锡等国际金融巨头,推动银行改革。

此举不仅为银行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传递了国家支持银行业改革的坚定信号,在中央汇金的推动下,中国银行业实现了浴火重生。

两年后,建行在香港成功上市,创下当年全球最大的IPO记录,2006年,工行登陆港股,市值超过2690亿美元,超越花旗银行,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A股市场暴跌,恐慌情绪蔓延,中央汇金果断宣布增持工、农、中、建四大行股票,稳定市场信心。

第二天,三大行股票涨停,上证指数飙升9.46%,市场恐慌情绪得到有效缓解。

2015年A股市场再次遭遇重创,千股跌停、两融爆仓,市场面临崩盘风险,中央汇金与21家券商联手,成立1200亿救市基金,迅速入场稳定市场,最终成功遏制了股市下跌势头。

2025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试图通过打压人民币汇率扰乱中国金融体系。

中央汇金增持ETF,接管AMC和中证金融,稳定市场预期,并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无限子弹”支持,有效抵御了外部冲击,维护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中央汇金的每一次出手都精准有力,体现了其强大的实力和国家意志的支撑。

从化解银行业危机到应对股市波动,再到抵御外部冲击,中央汇金始终站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第一线。它不仅管理着巨额资产,更肩负着维护金融稳定、推动改革发展的重任。

信源:金顶智库|管涛:中国资本市场稳市机制建设迈向新阶段 央广网2025-04-09

0 阅读:79
小风谈史

小风谈史

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