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通告:今年7月1日开始,我省将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国六”标准将在2020年全国范围内实施,浙江是标准先行实施的探索者之一。
2000年至今,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多次推陈出新。从“国一”到“国六”,标准不断提高。“国六”标准,简而言之,就是目前国五排放标准的“升级版”,它对车辆的尾气排放污染物要求更加严苛,同时评判也更加科学。与现行的“国五”标准相比,“国六”在多个方面有了显著的优化,新规可以更加全面且客观地判定车辆的排放水平,并且更易于规则的执行和监管。
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背后,是越来越受重视的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交通出行的必备品。受机动车高增速的影响,机动车污染防治也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防治方向。一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15%的在用汽车超标排放,排放量占据汽车排放总量的70%。在广州、北京、深圳、杭州等许多大型城市,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空气首要污染源。机动车尾气防治也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心之一,与工业、燃煤并称“三大污染源”治理。
去年,国务院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机动车污染防治被放到在突出位置。《计划》提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及举措: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2019年7月1日起,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推广使用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气车辆。
于浙江而言,“国六”标准的到来同样是势之所趋。2018年,全省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776万辆,每年新注册登记轻型汽车约140万辆,机动车污染排放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我省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提前实施“国六”标准,把控移动源污染防治的“生死线”,有助于从源头控制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大气污染是多年积累的结果,治环境污染的沉疴更是一场长期的战役。从“国一”到“国六”,标准提高的循序渐进,也是我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空气是流动的,治理也应是立体全面的。治气不仅需要关注到燃煤、浓烟、扬尘,更要管牢地上的汽车、水中的船舶,海陆空共治,不留下任何的治理盲点,才能迎来更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评论员 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