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不了肥,原来不是我的错

董希水 2025-01-04 18:38:45

蒋旭峰(资深金融从业者)

在追求苗条身材的路上,许多人都曾遭遇过减肥后迅速反弹的困扰。为什么减肥如此艰难,而体重一旦下降又难以维持呢?最新的科学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谜团:脂肪细胞似乎携带着对肥胖的“记忆”,使得减肥后的体重管理变得异常复杂。

脂肪细胞的“记忆”机制

最近,《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该研究揭示了人类脂肪细胞在经历肥胖后,其表观基因组会发生长期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脂肪细胞在基因活性上表现出特定的模式,即使体重已经减轻,这些模式仍然持续存在。

研究发现,人类脂肪细胞(彩色扫描电镜图)携带了对肥胖的“记忆”。来源:Steve Gschmeissner/SPL

表观基因组是一组能够影响基因活性的化学标记,它们可以附着在DNA或蛋白质上,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肥胖个体的脂肪细胞中,某些基因比正常体重个体的脂肪细胞更加活跃,而另一些基因则相对沉默。这种基因活性的差异与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密切相关,这些过程在肥胖状态下会加速,而在减肥后也难以完全逆转。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基因活性的变化在减肥手术后仍然存在。研究人员对接受减肥手术的重度肥胖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即使在手术后两年,他们的脂肪细胞仍然保持着肥胖时的基因活性模式。这表明,脂肪细胞对肥胖状态的适应是一种深层次的、长期的记忆。

减肥后的快速反弹现象

这种脂肪细胞的“记忆”特性可以解释为什么减肥后容易快速反弹。当人们通过节食或运动等方式成功减轻体重后,脂肪细胞的基因活性并没有立即恢复到正常状态。相反,它们仍然保持着肥胖时的记忆,这使得脂肪细胞更容易重新储存脂肪,从而导致体重迅速回升。

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现象。他们发现,肥胖小鼠在节食减肥后,其脂肪细胞的表观基因组变化仍然存在。即使小鼠已经瘦了下来,但它们的脂肪细胞仍然保持着对高热量饮食的偏好,这使得它们在摄入高脂食物时更容易增重。

个体差异与长期护理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减肥经历都是不同的,因此减肥后的体重管理也需要因人而异。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持健康的体重,因为他们体内的脂肪细胞更加难以改变。

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家Laura Hinte指出:“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更多帮助,并且这不是你的错。”她强调了长期护理在减肥后体重管理中的重要性。Hinte认为,由于脂肪细胞的“记忆”特性,人们需要持续的努力和适当的支持来避免体重反弹。

社会观念的转变与支持

减肥不仅仅是一个个人行为,它还受到社会观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肥胖持有偏见和歧视,这使得许多人在减肥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社会观念的进步,我们逐渐认识到肥胖是一种复杂的健康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减肥问题。它提醒我们,减肥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健康。同时,它也呼吁社会给予肥胖人群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虽然目前我们还无法完全消除脂肪细胞的“记忆”特性,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降低其对减肥的影响。首先,预防肥胖的发生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我们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重,从而避免脂肪细胞经历肥胖状态的适应过程。其次,对于已经肥胖的人群来说,减肥手术和药物治疗可以作为有效的手段来减轻体重并改善健康状况。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脂肪细胞的“记忆”问题。因此,在减肥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长期的健康管理。此外,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干预脂肪细胞的表观基因组来消除或减弱其对肥胖的记忆效应。这将为开发新的减肥方法和药物提供有力的支持。

减肥药市场的火爆与乱象

同时,减肥药市场的火爆也提醒我们要保持理性消费的态度。在选择减肥产品时,我们应该谨慎甄别真伪优劣,避免受到不法商家的误导和欺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苗条身材的同时保障自己的健康权益。

在减肥成为当代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背景下,减肥药市场迅速崛起,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然而,这一市场的火爆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乱象和争议。

一方面,减肥药的种类繁多,功效各异,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迷茫。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采用虚假宣传、夸大疗效等手段误导消费者,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不合格的减肥产品。

社交媒体上,各种减肥食谱、药物总能流行一段时间,像秦昊减肥法、刘亦菲减肥法,16+8轻断食等等。然而,需求从未被满足,所以总有新药被推到消费者面前。

最近引发热议的两款减肥神药,分别是司美格鲁肽(诺和盈)、替尔泊肽。一个月前,诺和诺德宣布,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胰高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GLP-1RA)周制剂诺和盈正式在中国上市。过去长时间无法名正言顺用于减肥的药物,正式合法化交易。 本以为,司美格鲁肽凭借“减肥神药”之称、全球首富马斯克的背书,有望在国内疯狂收割减肥群体,成为减肥药赛道的全球销冠,然而没想到,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司美格鲁肽最强对手”——美国医药公司礼来旗下“替尔泊肽(穆峰达)”也在中国高调上市,两款神药形成对垒之势。 掘金减肥药赛道,行业内玩家都在抢跑。这是一个有望成长为数千亿元规模的广阔市场。据巴克莱银行预计,到2030年,全球减重药物市场规模有望增至1500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减肥药市场规模将达到3776.5亿元,而国内减肥药市场规模也将达到约1043亿元。

然而,这两款药物并非万能的“神药”,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限制。面对琳琅满目的减肥药市场,消费者应该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产品。其次,在使用减肥药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2. 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在使用减肥药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肥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要想真正达到减肥的目的,还需要结合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减肥药的副作用,也因为它被验证过的减肥效果而被人避重就轻、甚至忽略了。几位注射过诺和盈的网友表示,诺和盈主要原理就是抑制食欲,所以打针之后一般会恶心呕吐,不想吃饭,并不是躺瘦,什么都可以吃。而且,停药之后还会反弹。“刚开始瘦了16斤,现在反弹14斤了”,一位网友说道。

企业争相布局减肥药赛道,但事实上,无论是企业还是减肥人士,都需要对减肥药祛魅。从来没有一款减肥神药适用于所有人,或一直奏效。

减肥为何难持久?脂肪细胞的“记忆”机制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解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减肥无望或我们应该放弃努力。相反,它提醒我们要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长期的健康管理。(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0 阅读:0
董希水

董希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