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211高校工科生的求学历程

好书 2024-11-30 23:09:50

我是一名河南学子,2008年被本省唯一的211高校录取,没错,就是那个传说被照顾的211高校——郑州大学,如今本科毕业已经12年,一张2010年我和同学沿着郑开大道徒步50公里的照片把我的思绪拉到了十多年前。

其他省市不太清楚,08年河南是估分填报志愿,就是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前,公布可能的一本线分数,每个人根据自己考试情况估分,以此来填报志愿。

08年发生了很多事,那年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那年北京奥运会召开,那年河南高考题目也很难。我所在的考场有些考生因为题目太难做不出来,在考场就晕倒被救护车拉走了。

考试完,我感觉天都塌了,我的估分和可能的一本线相差无几,别说我最想去的某985高校航空航天专业,就连学校投档的机会都不会有,加上自己本身已是复读生,求稳成了志愿填报的主基调,考虑到未来要考研,听了高中校友的建议报了省内唯一的211高校,放在现在那分数可能河大都录取不了。

虽然录取的是我都没听过的安全工程专业,但是拿到录取通知书着实还是高兴了一阵子,不论怎么说郑州大学也是211。9月底,我拖着行李到位于科学大道100号的新校区报到,现在应该是要主校区,那会学院名称还是工程力学系,2011年更名为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后来在2019年又更名为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那会的力学系还是只有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安全技术及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因为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2011年2月才获批增设为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

到学校报到之后发现,系里有超过一半的同学为调剂过来的。刚入学学习还是很努力的,上课也很积极,每天不光自己早起,还喊宿舍的小伙伴早起,慢慢地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就减弱了,更喜欢到图书馆翻其他学科专业的书,偶尔也会偷偷蹭别的专业的课。

因为安全工程专业是04年才开始招生,我们入学那会,第一届本专业毕业生才毕业,就业单位说实话跟我预期的不太一样,不过因为学院老师还是很牛的,也就有不少科研项目让我们本科生参与,我也就从大二开始就跟着学院的研究生做实验,也因为这块比较积极,最后虽然学习成绩一般,还能选到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做指导老师。

2011年秋季招聘会,我带着打印好的简历穿梭在各个单位的摊位前,想的是有单位要就去,并且积极备考研究生,结果那年离报考的学术硕士专业分差了四分,专硕并不想读,所以就去一家国企工作了。

因为专业名称带有安全两个字,理所当然地被单位安排到了安全管理岗,跟着带岗人在建筑工地跑,虽然是甲方岗位,每天也是一身泥一身水,在单位十年的工作历程中,我先后在安全管理、工程管理、项目投资、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等部门或者岗位轮岗,从一个典型的工科宅男到一个会做财务测算,会搭建项目投资模型,会写公司业务战略规划的非典型工科男。

说起来,十年很长,十年也很短,长到我觉得那会很遥远,短到十多年前的有些事像昨天才刚刚发生过。

最近在自媒体上与网友互动,有不少是在校大学生,也有迷茫的职场人,回忆这些年,因为工作原因到过天南海北出差,最北到哈尔滨,最南到三亚,往西到西安,十多年的时间由青涩的小鲜肉到胖子,但我还是愿意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在,去争取未来,也愿意给互动的网友一点点积极的建议,不是因为淋过雨,可能是见识过有不少人在对这个世界缝缝补补。

这个世界很大,这个世界很小,大到可能在同一个城市好多年都不会遇到,这个世界很小,小到相隔万里也有可能在线上相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径,然而世上可能有人的遭遇会如此相似。一直想写下曾经的往事,却总是有理由放弃,既然计划总是那么难搞,索性就从这篇流水账开始梳理时间脉络,写一写这十多年的经历吧!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