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孙连城表面看是不作为,背后暗藏的是对上级的寒心

曾周到啊 2024-01-07 11:14:47

在《人民的名义》中,孙连城以一种看似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形象深入人心。很多人认为他是因为懒政不作为而最终被调到市少年宫。然而,这真的是他最大的问题吗?或许,孙连城的问题并非他对工作的态度,而是他对上级、对权力的深深寒心。

孙连城刚刚当光明区区长时,对李达康抱有期待。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高育良的小动作,这显示出他并非全然缺乏政治眼光。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李达康的行为逐渐让他心寒。李达康在面对问题和危机时,常常选择推卸责任和掩盖事实。例如,在丁义珍腐败事件中,李达康选择视而不见;而在大风厂事件中,他则将责任全部推给丁义珍。

这些行为让孙连城深刻地认识到,与这样的人为伍,自己的政治前途和人生安全都会受到威胁。他太清楚整个光明区所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隐患。然而,由于对上级的寒心,他选择不作为,任由问题和矛盾继续存在。他并非真的无能,而是出于对权力和上级的不信任。

在中国的官场文化中,权力往往比公正和道德更重要。这种文化环境下,孙连城对权力的态度是矛盾的。他既渴望得到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权力,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又对上级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和寒心。这种矛盾的心态导致他在工作中表现得犹豫不决、无所作为。

孙连城作为光明区的主政者,显然对整个区域的问题和隐患了如指掌。他深知,只要稍加努力,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为何在众多问题面前,他却选择置身事外,不主动解决呢?

核心原因在于,他对上级的决策者李达康心寒。李达康的行事风格是出了名的推诿和逃避责任。孙连城深知,一旦自己真的着手解决问题,很可能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引发更大的麻烦。而麻烦的后果是,李达康这样的上级很可能会选择牺牲他,将责任全部推给他,让他成为问题的替罪羊。

这种情境下,孙连城自然心寒。与其冒险解决问题而遭受无妄之灾,不如维持现状,让问题和矛盾继续存在。他知道这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但面对复杂的权力斗争和上级的不作为,他只能选择明哲保身。

0 阅读:36
曾周到啊

曾周到啊

九五后学长|互联网民工|资深打工人|峡谷厨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