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被夏之时家暴12年,晚年为何多次帮夏家,临终遗言暴露真相

执着的柳叶 2024-12-11 22:48:40

1997年冬天的上海,一位97岁的老奶奶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弥留之际,她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要在墓碑上刻“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步伐”,很厉害吧,像她精彩的一生!

第二句却让人 unexpected,她想在葬礼上放一首爱尔兰民歌——《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

这首歌,是她和曾经的爱人、也是伤她最深的人——夏之时,热恋时最喜欢的。

这首歌,藏着他们近一个世纪的爱恨情仇,是最后的告别,还是世纪大和解?

故事得从将近一百年前说起,那会儿的中国乱糟糟的,虽然推翻了皇帝,但到处都是军阀,还有外国势力虎视眈眈。

上海滩,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活得不如狗。

我们的主人公董竹君,就出生在一个拉黄包车的穷苦人家。

13岁那年,家里实在揭不开锅,她被卖到青楼唱小曲儿。

可董竹君骨子里硬气,只卖艺不卖身,在那种地方,还能保持一份纯真,想着有朝一日能逃出去。

转眼到了1914年,董竹君遇见了改变她命运的男人——夏之时。

夏之时是四川的军官,年轻有为,对董竹君一见倾心,想给她赎身。

董竹君可没昏了头,她提了三个条件:不当小老婆,送她去日本读书,还要管家。

夏之时满口答应。

在日本,董竹君拼命学习,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回国后,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老公孩子也尽心尽力。

可时间长了,夏之时的老毛病就犯了,大男子主义,思想老旧,还打老婆。

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分道扬镳。

1929年,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离开了夏之时,开始了新的生活。

那时候,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过活,其中的苦,谁都能想象得到。

但她没被打倒,靠着自己的聪明和毅力,开了家锦江菜社,后来变成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锦江饭店。

董竹君的成功,不仅是她自己的本事,也代表着那个时代女性的觉醒。

她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女人也能顶天立地,活出自己的精彩!

解放后,夏之时因为一些事情被处决了,夏家也跟着倒了霉。

这时候的董竹君,已经是上海滩响当当的女强人。

夏之时的大儿子夏述禹找到她求助,她居然答应了,帮夏家度过了难关。

这举动,让人捉摸不透,到底是同情,还是愧疚,又或者,是一种放下过去的大和解?

也许,董竹君临终的遗言能告诉我们答案。

《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对逝去青春的追忆。

选择这首歌,不是原谅了夏之时,而是放下了过去。

她用这种方式,和自己,和过去,和夏之时,达成了和解。

董竹君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奋斗史,更像是一部近代史的缩影。

它告诉我们,时代怎么变,都会影响到每个人的命运;也告诉我们,女性在社会进步中有多重要。

她的故事,也让我们思考人性:在时代的浪潮里,我们该怎么选择?

怎么面对困难和挑战?

怎么活出自我?

董竹君对夏家的帮助,不只是个人之间的和解,更体现了一种宽广的胸怀。

这种放下过去、展望未来的精神,对国家之间也适用。

国家之间,也像人与人之间一样,会有摩擦和矛盾。

但只有放下过去,才能合作共赢,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董竹君的一生,像一部传奇。

她从一个卖唱的小女孩,变成了人人敬仰的女企业家,她的故事激励了很多人。

她和夏之时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也让人们思考爱情、婚姻和人生。

最终,她选择放下,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成长,也是对历史的回应。

在锦江饭店的繁华背后,是一个女人不屈的灵魂和一颗宽容的心。

0 阅读:3
执着的柳叶

执着的柳叶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