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朝鲜百姓向志愿军磕头,战士束手无策,跪地还礼

富足豆浆油条 2024-11-19 19:23:00

1952年朝鲜百姓向志愿军磕头,战士束手无策,跪地还礼

朝鲜战场上,一个令人动容的场景在清晨悄然上演。一位朝鲜妇女,带着她年幼的孩子,穿过晨雾,来到志愿军营地前。她突然跪地叩首,用朝鲜语喊着什么,眼泪止不住地流下。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们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就在这时,一位老兵也跪了下来,对着这位妇女深深鞠躬。这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让这位朝鲜妇女如此感激涕零?又是什么样的情谊,让志愿军战士以跪拜来回应这份感激之情?

一、1952年朝鲜的严酷生存环境

1952年的朝鲜北部,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灾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雪上加霜。7月的暴雨连续下了整整十天,清川江、大同江、鸭绿江相继泛滥成灾。洪水冲毁了沿岸的农田和村庄,许多百姓被迫离开家园,四处逃难。

平安北道的一个小村庄里,洪水退去后留下了厚厚的淤泥。往日繁忙的集市变得空空荡荡,仅存的几间房屋也摇摇欲坠。村民们用木板和稻草搭建起临时的窝棚,勉强度日。

这场洪灾不仅破坏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还切断了交通运输线。通往外界的公路被冲毁,粮食运输车辆无法进入灾区。一位当地干部在日记中写道:"村里的大米所剩无几,玉米也所剩无几,大家只能靠野菜和树皮充饥。"

更为严重的是,美军的轰炸机趁机对灾区进行无差别轰炸。8月的一天,美军轰炸机突袭了平安北道的一处粮库,数千斤粮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当地百姓眼睁睁看着最后的希望付之一炬。

在这样的困境下,一位名叫金玉顺的老太太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带领村里的妇女们开始挖掘山野里的野菜和树根。这些妇女们顶着炮火,冒着生命危险,在山间寻找一切可以食用的植物。她们把挖到的野菜晒干,磨成粉末,混合着少量的玉米面做成饼子。

到了9月,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美军的封锁使得救援物资无法及时运达。一些村庄开始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特别是老人和儿童的情况最为严重。

就在这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支部队进驻了这个地区。他们看到了当地百姓的困境,立即采取行动。部队将自己的军粮分成两份,一份留给战士们食用,另一份则分发给当地的百姓。

一位志愿军战士在给家里的信中这样写道:"今天我们分到的白米饭只有半碗,但看到朝鲜老乡吃上了粮食,大家都很高兴。战友们说,咱们能少吃一口是一口,也要帮助老乡度过难关。"

在朝鲜北部的另一个村庄,一位年迈的朝鲜老人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人参,硬要塞给照顾他的志愿军战士。这位老人说:"你们来自远方,为我们朝鲜人民战斗,这点心意请一定要收下。"但志愿军战士们都婉言谢绝了。

随着冬季的临近,物资短缺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情谊,为接下来更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奠定了基础。

二、志愿军38军的特别举措

面对朝鲜北部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志愿军38军在1952年9月中旬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会议由军长亲自主持,各团营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会上,军长拿出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上面记录着辖区内朝鲜百姓的生存状况。

"再不采取行动,很多百姓就要饿死了。"军长的话音刚落,会场立即响起了热烈的讨论声。经过反复商议,38军决定在全军范围内开展"节约一两米,少穿一件衣"的群众运动。

这个决定很快在部队内传开。113团率先响应,团长带头把自己的口粮减少了三分之一。紧接着,全团官兵纷纷效仿,主动要求减少伙食标准。炊事班的战士们开动脑筋,想出了多种节省粮食的烹饪方法。他们把大米和玉米混在一起煮,既省粮食又能保证战士们的体力。

335团则采取了更加细致的措施。他们在每个连队设立了节约监督员,负责检查饭菜是否存在浪费现象。食堂里还挂起了一块特制的黑板,每天公布各连队的节约成果。一位老班长在连队会议上说:"咱们每省下一粒米,就能多救一个朝鲜老乡。"

很快,这场节约运动在38军内部形成了良性竞争。各团队你追我赶,争相创新节约方法。有的连队把剩饭积攒起来做成锅巴,有的排长甚至把自己的口粮标准降到了最低限度。

这场运动最引人注目的是224团的创新做法。他们把每天节省下来的粮食装进专门的布袋,由文书详细记录数量。每到月底,团部就会召集各连队代表,统计全团的节约成果。第一个月底,224团就节省出了近万斤粮食。

38军的后勤部门也行动起来。他们重新设计了运输路线,尽量避开危险区域,确保救援物资安全送达。运输队的战士们经常连夜赶路,有时甚至要徒步翻山越岭,把粮食送到偏远的村庄。

到了10月中旬,这场节约运动的成效开始显现。38军仅用半个月时间就节约了8万斤粮食。这些粮食被装进一个个麻袋,由专人护送,送往朝鲜各个灾区。

一次,一支运输队在经过一个村庄时,遇到了美军的空袭。为了保护粮食,运输队的战士们顶着炮火,把粮食藏进了山洞。等空袭结束后,他们发现有几个麻袋被弹片划破了,粮食撒了一地。战士们一粒一粒地把地上的粮食捡起来,装进布袋,继续向前进发。

在38军的带动下,其他部队也相继开展了类似的节约运动。这场始于38军的行动,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场全军范围的爱民活动。一位参与过这场运动的老战士后来回忆说:"那时候我们虽然自己也不富裕,但看到朝鲜老乡吃上了我们节省下来的粮食,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三、335团救助行动的特殊案例

1952年深秋的一个清晨,335团民运股长冯孝先正在清点最新一批节约下来的粮食。突然,一位衣着褴褛的朝鲜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团部。通过翻译了解到,这位妇女名叫金春花,她的丈夫是一名留在南方的治安队员。

"我们已经三天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了。"金春花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破旧的照片,那是她丈夫的照片。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若有困难,可寻志愿军帮助。"

按照当时的规定,南方治安队员的家属并不在救济对象的范围内。团部的一些同志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可能会引起其他村民的不满。

冯孝先立即向团首长作了汇报。他说:"这位妇女的丈夫虽然在南方,但她和孩子们现在就在我们面前,而且已经快要饿死了。"

经过慎重考虑,团首长同意了救助请求,但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不能影响其他救济对象的供应,二是要做好向其他村民的解释工作。

冯孝先立即着手安排。他从节约下来的粮食中匀出50斤大米,又从后勤处领来了一些咸菜和盐巴。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他安排在傍晚时分,由两名战士将物资送到金春花家中。

这件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一些村民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他们家的男人在南方当治安队,凭什么也能得到救济?"也有人说:"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

面对这种情况,冯孝先决定召开一次村民会。在会上,他说:"战争让我们的同胞骨肉分离,但我们不能让无辜的妇孺挨饿。志愿军来到朝鲜,就是要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这番话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可。一位年长的村民站起来说:"冯同志说得对,我们都是朝鲜人,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同胞饿死。"

此后,金春花一家的境遇得到了明显改善。她主动参加村里的劳动,帮助其他困难户。渐渐地,村民们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有时还会送些自家种的蔬菜给她。

这件事在335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他连队也开始关注类似的特殊困难户,主动伸出援手。一个连队的指导员说:"只要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就应该帮。"

一个月后,金春花收到了丈夫的来信。信中说他已经知道了志愿军的帮助,对此非常感激。这封信后来被冯孝先保存下来,成为了335团特殊救助案例的见证。

这次救助行动表明,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人性的光芒依然能够照亮战争的阴霾。当消息传到其他部队时,也有不少单位开始效仿,对特殊困难户给予帮助。

四、深入民心的暖流

1952年11月的一个清晨,335团驻地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金春花带着全家人来到了团部门口,她的身后还跟着几十名村民。不等翻译开口,金春花就跪在了地上,对着值班的战士连连磕头。

值班的年轻战士一时手足无措,连忙去找冯孝先。等冯孝先赶到时,发现金春花的两个孩子也跪在地上,而周围的村民们也纷纷下跪。这一幕让在场的志愿军战士们都愣住了。

通过翻译,大家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前一天,金春花收到了南方丈夫的来信。信中说,他在南方的处境已经有所改善,还托人带来了一些钱。金春花一家决定在离开村子前,来向志愿军当面道谢。

面对跪地的村民们,冯孝先立即也跪了下来。他说:"我们是来帮助朝鲜人民的,不能接受这样的大礼。"其他在场的战士见状,也都跟着跪下了。

这一幕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当天下午,更多的村民自发来到335团驻地。他们带来了自家种的白菜、萝卜,还有一些用野菜做的咸菜。一位老大爷说:"这些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比不上志愿军的救命之恩。"

在村民们的坚持下,335团收下了这些农产品,但随即将它们分发给了村里最困难的几户人家。团长说:"这些东西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附近其他村子的百姓听说后,也纷纷前来拜访志愿军。有的带来自家酿的米酒,有的送来新织的棉布,更多的是带着自家种的农产品来表达感激之情。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婆婆颤巍巍地来到团部,手里捧着一双亲手缝制的鞋垫。她说:"我听说志愿军战士们的鞋都破了,这是我一针一线缝的,希望能帮上一点忙。"

面对朝鲜百姓的这份情谊,335团的战士们都深受感动。他们把收到的礼物整理成册,详细记录下每一件物品的来源和故事。这本记录册后来成为了335团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12月初,当地举行了一场简朴的欢送会,为即将南迁的金春花一家送行。会上,村民们纷纷表示,正是志愿军的这次救助,让他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一位老人说:"志愿军不仅给了我们粮食,更给了我们希望。"

在欢送会结束时,金春花的大儿子用生涩的中文说了一句:"谢谢中国叔叔。"这句话让在场的志愿军战士们热泪盈眶。当天晚上,335团的战士们在营房里久久无法入睡,他们说,这是他们在朝鲜战场上感受最深的一天。

五、军民情谊的历史印记

1952年12月底,335团接到了一个特殊的邀请。当地村民要为志愿军举办一场新年联欢会。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团部,战士们都开始为这场联欢会做准备。

联欢会在村子中心的广场上举行。村民们支起了简易的台子,用红布和松枝装饰。一位老人拿出珍藏多年的朝鲜族传统乐器长鼓,在寒风中敲响了欢快的节奏。

会上,一位叫金德寿的老人讲述了一个往事。他说,在美军空袭最严重的时候,志愿军战士们主动把自己的防空洞让给村民,自己却在战壕里度过了整整三个昼夜。那些日子里,战士们经常饿着肚子把口粮让给老人和孩子。

接着,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婴儿上台发言。她说,去年秋天自己难产,是志愿军的军医连夜赶来,在煤油灯下为她做了手术。军医用干净的军用衬衣给婴儿做了包被,还定期来检查母子的情况。

台下的战士们听到这些故事,都站起来鼓掌。一位老班长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些日子以来的点点滴滴:某年某月某日,帮助张老太太修补了屋顶;某年某月某日,教会了李大爷的孙子认中国字...

1953年初,335团接到转移命令。临行前,村民们自发组织了欢送仪式。一位老大爷带着全家来到团部,递上一面绣着"军民一家亲"的锦旗。那是他女儿连续熬了三个通宵赶制出来的。

更让人感动的是,村里的孩子们排着队来送别。他们手里捧着自己折的纸鹤,说这是祝愿志愿军平安的礼物。有个小女孩用生涩的中文说:"叔叔,你们一定要回来看我们。"

临别时,冯孝先将那本记录援助事迹的册子交给了村委会保管。上面不仅有物资发放的记录,还有每一个感人故事的细节。村长接过册子说:"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我们会永远保存下去。"

多年后,当地政府在村中心建起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1952年那场特殊救助行动的故事。每年清明节,村民们都会在纪念碑前献上鲜花,讲述那段军民同心、共克时艰的往事。

2002年,已经年过古稀的金春花带着儿孙重返故地。她轻抚着纪念碑上的文字,向子孙们讲述着当年的故事。她的大儿子,就是当年那个会说"谢谢中国叔叔"的小男孩,如今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

在纪念碑的基座上,镌刻着这样一段话:"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志愿军战士们用大爱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段历史永远铭记在朝鲜人民心中。"

0 阅读:5

富足豆浆油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