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乒乓球的发力

苹苹看体育 2024-11-03 03:09:22
作为一个球迷,每当欣赏到国际比赛时,乒乓球选手那穿透地板的击球啪啪脆声,别提内心深处是多么的羡慕啦。 专业选手之所以能够集中而又有效地发力,源于科学而又合理的训练。 相比之下,业余球迷的训练环境就没有那么的理想了。 尽管如此,业余球迷也能够实现集中发力。 而实现途径也只能是科学而又合理的练习。根据我的练习实践,总结起来,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一、徒手训练:每次上台练习前,我都要下意识地进行徒手练习。因为在无球的情况下,很容易找到击球动作的细腻感觉。 二、最大限度地利用拍头的重力,犹如投掷链球时的爆发力。 三、最大限度地利用鞭打效应,具体说就是整个手臂彻底放松下来,然后犹如扔石头似的突然间甩出来,形成瞬间的爆发力。 四、利用转腰、蹬腿所产生的力量传递,这个不能没有,但是,其效果如何倒是很难检测。 五、腿部下蹲的一定要深,否则,力量的传递势必受到影响。请注意,日本女队的张本美和的下蹲已经呈现出马步的姿势,毫无疑问她的下蹲姿势要比中国选手更深,所以,很容易实现力量的有效传递。需要说明的是,我开始也没有领会到尽可能下蹲的必要性,只有在自己的水平提高之后,突然间自身体会到了下蹲所带来的好处,直到这时,才真正意识到深蹲的重要性。请注意奥恰洛夫,高高的个子,整个身体下蹲得几乎与球台高度一致了。 六、最大限度地利用以腰部为轴,通过转腰所带来击球时的横扫效应,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要属王楚钦,之前的王励勤的正手攻球也带有明显的横扫效应,所以,被称之为王大力。请注意:只有在手臂距离身体比较远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横扫效应。比如陈梦的正手攻球就有些夹臂,所以,她就很难做出像王楚钦那样理想的横扫击球动作来。 七、手腕的发力,犹如李小龙的寸拳或者是太极高手那样的瞬间的爆发力,动作小,且发力集中。林诗栋中远台的反手攻球足以与对手的正手攻球相媲美,就是因为他的反手攻球时手腕的发力特别集中而且高效。 八、少打比赛,多做专项练习。比赛多了,经验会变得丰富起来,但是,并不利于基本功的强化。我看过太多的业余选手的比赛视频,不客气地说破绽百出,观赏性和参考价值都很有限。在我看来,即便只是一个简单的正手攻球动作,其水平也可以分为业余、专业、省队、国家队、世界著名选手级别。其实,到了比赛的关键时刻,许多国家队的选手也会出现动作变形的不利情况,所以说,基本功的训练永无止境。 九、少用力,多细腻体会动作。乒乓球是个技术活,最理想的状况就是自己能够体会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运动时的具体感受,乒乓球的最高境界就是只在需要的身体部位集中而又不动声色地发力。那些打球时间不长,便会大汗淋漓的人,肯定发力发错了部位。 十、上述的发力动作,必须是在球拍击球的一瞬间同时出现,方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集中发力,这个要求的难度无疑很大,需要一个简单的动作反复练习并细腻体会。 虽然中国乒乓球国家队的训练水平很高,很权威,但是,在发力效果上看,并非世界上最好的。整体发力训练水平最高的,当属韩国队。当年奥运会王皓之所以在决赛中输给了柳成敏,就是因为柳成敏的重锤式的一板过的暴力正手攻球发挥得淋漓尽致所致。当初张禹镇刚刚出道时,他那重锤式的正手攻球,只打得国家队力量最大的梁靖崑在决赛里以0:4败下阵来。 在刚刚结束的法国公开赛上,杜达之所以能够接连战胜林高远、梁靖崑,除了战术因素之外,杜达的攻球几乎板板力透底板,攻击力十足,相比之下,林高远和梁靖崑的攻球却很少有这样的效果,自身攻击力不足,靠什么赢球?!
0 阅读:3
苹苹看体育

苹苹看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