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前的孩子们都在干什么,终于明白现在这么多抑郁的孩子了。

凝天感感 2024-11-06 05:16:56

39年前的孩子们,都在玩什么?

那时候,城市的胡同和乡村的小道是孩子们的天然乐园。

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孩子们背着书包,一路嬉笑打闹着走向学校。

学校的教室也许有些简陋,桌椅带着岁月的痕迹,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课间玩耍的热情。

课桌上简单的三八线,是和同桌之间小小的“领土争端”,也是课间相互调侃的话题。

放学后,胡同里、小院中,欢笑声此起彼伏。

男孩们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制的陀螺,用鞭子使劲一抽,陀螺便在地上飞快地旋转起来,他们围绕着陀螺呐喊助威,比试谁的陀螺转得更久。

女孩子则聚在一起跳房子,单脚在画好的格子里轻盈地跳动,彩色的石子是她们的道具,每一次成功跳跃都伴随着银铃般的笑声。

夏日的午后,蝉鸣阵阵。

孩子们拿着网兜,穿梭在树林间捕捉知了。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光影在他们身上跳跃。

当网兜罩住知了的那一刻,兴奋得满脸通红。

午后的池塘边也是热闹非凡,孩子们挽起裤脚,在浅水区捉泥鳅。

泥鳅滑溜溜的,从手中溜走时,溅起的水花弄湿了衣衫,却只换来更多的欢笑。

农村的孩子,对大自然有着更深的亲近感。

广阔的田野是他们的游乐场,春天放风筝,五彩的风筝在蓝天白云下翱翔,线在手中紧紧握着,仿佛握住了整个春天的快乐。

农忙时节,在田间帮大人干活,休息时在麦垛间捉迷藏,麦秆的清香萦绕在鼻尖。

那时的节日,总是充满了期待。

过年时,穿上新衣,哪怕新衣的布料并不华贵,但那种新鲜感和喜悦感是无法言喻的。

走在街头巷尾,看着红红的春联和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儿。

长辈给的压岁钱不多,但那几张崭新的纸币,攥在手心,就像握住了全世界的财富。

还有那烟花和鞭炮,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孩子们纯真的脸庞。

39年前的中国孩子,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没有五花八门的玩具,可他们拥有彼此,拥有大自然,拥有最简单纯粹的快乐。

0 阅读:0
凝天感感

凝天感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