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黄河·记者手记|从彩陶纹样到“超级充电宝”

齐鲁晚报 2025-04-14 11:10:5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子慧

泰山脚下,一场跨越六千年的“追光”接力正在上演——大汶口遗址陶壶图案历经岁月仍清晰可辨,压缩空气储能机组已在这片土地上高速运转。原以为泰安的底色只有“五岳独尊”的历史厚重,我却在“行走黄河”行进式采访中惊喜发现,这座城市正在攀登另一座高峰。

六千年前的太阳崇拜:文明的曙光

在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八角星纹彩陶豆上的精美纹图纹吸引了我的目光。纹样中心如炽热烈阳,八道芒刺辐射八方,这会是太阳的具象化表达吗?讲解员注意到我的疑惑,细细讲述:关于这八角星纹的象征意义,主流观点普遍认为它们与古代的太阳崇拜紧密相连。有表现光芒四射的太阳,四射的八角也寓意着无际的天空,中间的方形象征着大地,取天圆地方之意,表现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天地自然的敬仰。

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八角星纹彩陶豆

六千年前,大汶口先民将对太阳的敬畏与崇拜,用质朴的双手刻进陶土,那是人类对自然力量最初的认知与敬仰,更如同一束破晓的曙光,照亮了文明的起源之路。这,或许正是博物馆主题“海岱曙光”最生动的注脚。

今日的绿色追光:新能源的崛起

前行15公里,抵达泰开柔性微电网示范园区,眼前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储能设备高效运转的景象,智能控制装置将条条电缆与储能系统紧密连接,集成了电能路由器、柔性互联装置等先进技术的微电网系统高效运转,源源不断地为厂区输送着清洁、稳定的绿色电力,与古老大汶口先民中对太阳的崇拜形成奇妙呼应。

泰开柔性微电网示范园区内光伏板建造的篮球场

泰开高压开关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园区内1700平方米的篮球场举例:“这里的屋顶和立面全部采用光伏板建造,多余电量还能通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车辆充电。”一场能源革命正在这里悄然上演。园区内所有设备采用直流供电系统,光伏电力直接驱动空调、照明等设施,通过智能调控实现办公区域零碳运行。10兆瓦光伏矩阵每年向电网输送1100万度绿电,将带来显著效益:企业每年节省超500万元成本,减少9200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48万棵树的固碳能力。

盐穴储能:“超级充电宝”的诞生

几千年前,大汶口先民围坐在火炉旁时,或许曾幻想将白天的阳光存入彩陶壶,留待夜晚使用。他们不会想到的是,数千年后,人类利用盐穴储能,造出了“超级充电宝”。

在中储国能山东肥城国际首套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在中储国能山东肥城国际首套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现场,电站内巨大的球罐错落有致,通过管道与地下千米深处的盐穴相连。“利用盐穴储能,就相当于造了一个‘超级充电宝’。”相关负责人解释其原理:在用电低谷期,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并储存到地下盐穴中;用电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发电机发电。这一过程实现了能源的时空转移,极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电网供电压力。

作为近年新兴的一种储能方式,盐穴储能通过削峰填谷,能有效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以300兆瓦电站为例,完成一次充电需8小时左右,可连续发电6小时,年发电量约6亿度,可为20余万户居民提供电力保障。

站在泰山脚下,这座城市的双重气质令人动容:一面是沉淀六千年的文明底色,一面是涌动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脉搏。从6000年前对太阳的原始崇拜,到如今在新能源领域的大胆创新,泰安的“追光”之路从未停歇。改变的是追逐光明的方式,不变的是这片土地上人们追求进步、勇于创新的精神。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