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来阿木:25岁出道,31岁登上春晚,离异又丧女,再婚后终获幸福

伍号探秘人 2025-04-10 14:16:07

当千万观众为海来阿木在2024年春晚舞台的《不如见一面》热泪盈眶时,没人知道海来阿木的半生经历过怎样的撕心裂肺。

这个被央视镜头誉为“国民治愈歌手”的男人,食不果腹时没有哭,却在女儿离世时陷入深深的绝望。

从大凉山放牛娃到流浪歌手,海来阿木用音乐将女儿夭折的医疗费欠条淬炼成播放量过亿的旋律。

这世上最刺眼的星光,往往诞生于最深不见底的黑洞。

5岁的海来阿木在月琴声中迈出音乐第一步。

他的父亲虽非职业乐手,但随手拨弄的彝族月琴旋律成了海来阿木最早的“音乐教材”。

没有专业指导,海来阿木靠着山寨里流淌的山歌调子,用自制竹片当拨片,在月琴上摸索出彝族民谣的韵律。

海来阿木的父亲发现了儿子对音乐的喜欢,省吃俭用买来了当时是个稀罕物的录音机,以及“山鹰组合”的专辑。

海来阿木每天沉醉在音乐中,生出了音乐梦。

18岁那年,海来阿木背着吉他,像其他音乐人都有一个浪迹天涯的梦一样,海来阿木踏上了自己的旅途。

但是现实很快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梦想不能当饭吃,没有钱寸步难行,海来阿木过得像个流浪汉。

为维持生计,他在酒吧当过代班吉他手,但是根本没什么听众,收入刚够买包泡面保证自己饿不死。

最后海来阿木不得不面对现实,在父亲的劝阻中回到老家,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

2013年,海来阿木的女儿生病,家里的条件实在不足以提供最好的治疗。

等从县城医院一级一级往大城市里转,早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女儿的离世让海来阿木无比痛苦,他一遍一遍的陷入自责,幻想出无数可能拯救女儿。

甚至在网络爆红,已经吃喝不愁的海来阿木,还苦笑着说,要是当时有钱,直接就把女儿送到最好的医院,也不会耽误时间了。

长期积累的经济压力和海来阿木在女儿离世后的颓废,耗尽了妻子的最后一丝期望,最终选择了离开。

家庭与事业同时陷入绝境,海来阿木的人生看不到一点未来的光亮。

2016年,海来阿木来到泸沽湖边,将丧女之痛转化为音乐,创作出了《阿果吉曲》。

歌词中“天就快亮,而你在云里躲藏”等意象,隐晦寄托着海来阿木对女儿的思念与未解的生死命题。

2017年的某个清晨,海来阿木像往常一样翻看手机,却发现自己随手发布的歌曲《阿果吉曲》席卷短视频平台。

这首歌在短视频平台引发共鸣,成为海来阿木正式出道的标志性作品。

这个平日里为三餐发愁的彝族小伙,一夜之间被推上流量风口。

当时的海来阿木正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把创作好的歌曲托付给音乐好友制作,上传网络后便继续奔波于生计。

但是歌曲爆火后,海来阿木的手机被自称唱片公司的陌生号码疯狂“轰炸”。

海来阿木第一反应是捂紧口袋,生怕掉进诈骗陷阱,那自己的人生就真的玩完了。

唯独一个北京号码异常执着,连续数日拨打海来阿木的电话。

半信半疑中,海来阿木踏上去成都的客车,在一间不起眼的咖啡馆里,对方用诚意换得他的信任。

歌曲版权交易完成后,海来阿木攥着银行卡反复确认余额,直到ATM机吐出那串数字。

揣着人生第一笔“大钱”,海来阿木冲进街角飘香的烤肉店,把馋了半年的石锅拌饭和炸酱面吃了个痛快。

当天深夜,海来阿木包车赶回老家,将拖欠亲友的债务一笔笔结清。

乡亲们很快传出“他成了千万富豪”的议论,海来阿木却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2020年,沉淀多年的《点歌的人》发布,歌词“人的一生啊就一堆堆坎坷”直击大众情感痛点。

该曲登上音乐平台年度热歌榜前三,并获主流媒体推荐,标志着他从网络歌手转型为国民级音乐人。

2024年除夕夜,海来阿木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与单依纯合唱歌曲《不如见一面》。

这首以“思念”为主题的歌曲,用平实的歌词和克制的旋律传递出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成为当晚引发观众共鸣的节目之一。

春晚导演组评价海来阿木的表演,“兼具民族底色与现代流行质感”,为晚会增添了深沉的情感厚度。

继《阿果吉曲》《点歌的人》之后,海来阿木持续推出多首原创作品。

这些歌曲长期占据音乐平台榜单前列,尤其在长途司机、异乡务工者群体中形成自发传唱现象。

经历人生低谷后,海来阿木重组家庭,现任妻子在其音乐事业低谷期主动承担家庭琐事,支持他进行创作。

海来阿木知道身处困境的时候多希望有人能拉一把,他懂这个感觉,他也想成为这个人。

海来阿木夫妻二人常带着孩子参与公益演出,将部分歌曲版权收益捐赠给儿童医疗救助项目。

2019年初春时节,一场突发山火牵动全国人心,海来阿木连夜创作公益单曲《木里之忆》,用歌声记录救援英雄的壮烈身影。

次年夏季,海来阿木悄然前往新疆某偏远乡镇,为牧区孩童送去书包、球拍等助学物资。

活动现场没有媒体镜头,只有他与孩子们在操场打羽毛球的欢声笑语。

武汉疫情解封后,海来阿木来到现场,与市民共同唱响城市重启后的首个冬天。

海来阿木的故事里没有一夜暴富的奇迹,只有普通人咬牙坚持的轨迹。

从山沟里三餐不继的放羊娃,到把歌声唱进亿万听众心里,他始终没忘记来时的路。

给木里大火捐过歌,给边疆娃娃送过书包,为武汉重启亮过嗓。

这个彝族汉子用行动证明:生活的磨难压不垮真正向上生长的人,只要心里揣着善意,再平凡的日子也能唱出光。

信息来源:

华西都市报——我要歌唱大凉山 像花儿一样绽放的故乡

1 阅读:35
伍号探秘人

伍号探秘人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