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东吴的社稷之臣,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功臣,曾经被孙权誉为“江东之韬略”,与周瑜、诸葛亮、司马懿并称为三国时期的四大军事家。他一生忠心耿耿,为东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忠贞不渝的大臣,却在公元245年被孙权逼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历史上最大的悬案。
陆逊
要说起孙权为何逼死陆逊,我们必须从两宫之争说起。两宫之争,就是指孙权晚年对于自己继承人的选择问题。孙权原本有三个儿子:长子孙登、次子孙亮和三子孙和。他本想立长子孙登为太子,但是不幸的是,孙登在公元241年去世了。他又想立次子孙亮为太子,但是更不幸的是,孙亮在公元242年也去世了。他最后只能立三子孙和为太子。
孙权
可惜的是,孙和并不得人心。他性格软弱无能,不善理政。他还有一个弟弟叫做孙霸(原名休),性格刚毅果断,深得将士爱戴。很多人都认为他比较像父亲,并且更加适合继承大业。
于是乎,在东吴内部就形成了两派势力:一派支持太子孙和;另一派支持庶子孙霸(休)。支持太子的有陆逊、诸葛恪等人;支持庶子的有步骘、张布等人。
两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步骘等人利用各种机会向老迈多病的孙权进谗言,并且指责陆逊等人有异心,并且在军事上失误多多。
例如,在公元244年,曹魏攻打合肥新城时,陆逊没有及时增援,并且撤退失利;在公元245年,曹魏攻打南郡时,陆逊没有有效抵抗,并且放弃了荆州要地。
曹操
这些事情让本来就对陆逊不满意的老皇帝更加生气了。他多次派遣宫中使者前往责备陆逊,并且剥夺了他所有职务和封地。
这样残酷无情地对待一个忠诚敬业、功高盖主、名垂青史、声誉卓著、白发苍苍已经70岁高龄老臣!你能想象到当时陆逊有多么恼怒和委屈吗?
最终,在公元245年10月18日(农历九月初八),陆逊忧愤而死,在苏州安葬。
据说,在召见陆抗时,孙权曾经后悔地说:“我当初怎么会对你父亲那样呢?我真是糊涂了!”可惜,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陆逊的死,对于东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一个有着高尚品德和博学多才的文人。他曾经写过《三国志注》、《吴书》等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他还曾经写过许多诗词赋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江表传序》,被誉为“古今第一序”。
陆逊之死,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它告诉我们,在政治斗争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在权力斗争中,没有永远的胜利和失败;在人生道路上,没有永远的荣耀和辱辱。
我们应该从陆逊身上学习到他那种忠贞不渝、勇于担当、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坚持正义、奉献国家的精神。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那些步骘等人那种阴险狡诈、挑拨离间、造谣生事、欺君罔上、祸国殃民的行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