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前言
2025年的春节刚过,一条“红内裤”,让胖东来站到了风口浪尖,被誉为商超典范的它,成为了“虚假宣传”的带你案例。
期初处于被动的胖东来一直没有任何回应,直到近日,胖东来终于会用,带来了54页检测报告,直面回应“裤头姐”,更是要向其索赔100万元。
任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普通的消费者维权事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魔幻反转剧”!
“红内裤”过敏风波
在春节期间,“裤头姐”段女士收到朋友赠送的“本命年礼物”,两条从胖东来购买的红色内裤,开始还比较开心,没想那么多就穿上了。
但在穿之前,她现实清洗看了一遍内裤,发现发现内裤“掉色严重,水都被染红”,但以为是深色布料正常浮色,未多加留意。
然而,穿上内裤一夜后,她的私处出现大面积红斑和瘙痒,随即怀疑是内裤质量问题,并联系胖东来投诉,胖东来工作人员的回复也很快,但是因为当时是放假期间,胖东来没有人在,说是大年初五上班。
于是段女士就等到了这一天,但在此之前,她已经开始吃药和抹药了,据她所言,有些严重,根本受不了,等到胖东来上班之后,也是联系了段女士,并且表示,掉色是正常现象,于是就决定把买内裤的钱推给段女士,并且还赠送一个保温杯,但段女士坚持要求医疗检查。
2月5日,胖东来高管亲自陪同她前往医院,支付了800元检查费用,并按照公司规定给予500元“投诉奖励”。
然而,这500元被段女士解读为“封口费”,她在未等检测结果的情况下,于2月4日发布控诉视频,声泪俱下地指责胖东来“售卖劣质产品”,并称“本命年第一天穿红内裤过敏,简直是噩梦”。
视频出现后,传播的非常快,很多网友都了解了这个事情,很多人都以为是胖东来的错误,但是胖东来却没有还一句嘴,而是默默地发公告,说下架所有相关产品送去检验,还对段女士进行了道歉。
但网络上的舆论还是非常的大,有人力挺胖东来说这不是它的问题,有的人则是力挺段女士,说胖东来的服务也就一般,被宣扬的太好了。
胖东来的“硬核反击”
面对舆论压力,胖东来展现了其一贯的“较真”态度,2月14日,公司发布了一份长达54页的调查报告详细还原事件经过,并附上三家权威检测机构的鉴定结果,均显示涉事内裤“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掉色属于正常现象,与过敏无直接因果关系。
检测机构指出,深色纺织品初次洗涤浮色是常见现象,且该产品使用的染料符合安全规范,不会引发皮肤过敏。
而所谓的500元“封口费”,实为胖东来针对顾客投诉的固定奖励机制,旨在鼓励消费者监督产品质量,与“封口”毫无关联。
因处理投诉时“未按流程标准操作”,胖东来对涉事员工进行了严厉处罚,包括免职实习班长、降级店长等,以儆效尤。
而胖东来法务部的声明更是火上浇油,因段女士的“误导性言论”导致品牌声誉受损、合作厂商订单被取消,公司将依法追责,“索赔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100万的天价索赔也是瞬间引发热议,很多人认为胖东来此举是对“网络碰瓷”的有力震慑“企业名誉是无形的资产,造谣成本不能太低”。
法律界人士分析,若胖东来能证明段女士存在主观恶意造谣,且实际造成商誉损失,索赔100万并非无据可依,此前,胖东来曾因擀面皮质量问题主动赔偿顾客10万元,此次“重拳出击”与其“对品质较真,对恶意零容忍”的企业文化一脉相承。
事件反转后,段女士的“维权斗士”形象迅速崩塌,网友扒出她的“黑历史”:两年内投诉商品287次,成功获赔263次,且多次以“过敏体质”为由索赔,被质疑为“职业碰瓷”。
更戏剧化的是,她曾被曝在胖东来顺走价值千元的购物车,并理直气壮地辩解“别人也拿”,这些“黑料”让舆论彻底转向,有网友调侃:“本想薅胖东来的羊毛,结果薅到了铁板!”。
段女士也是连夜删除视频,社交账号陷入沉寂,本想靠内裤涨粉,结果把自己‘脱’了个精光”,流量是把双刃剑,蹭热点前得先掂量法律风险!”
结语
胖东来尚未正式起诉段女士,但法务部门已明确表态“坚决维权”,而段女士是否会面对百万赔偿,亦或双方达成和解,仍是未知数。在互联网的放大镜下,真相永远不会缺席,而每一次“表演”都可能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界面新闻---2025.02.15:《胖东来发布内裤事件调查报告,奖励顾客500元再追责不低于100万》
原文刊登于北京商报---2025.02.16:《奖励500元追责100万!胖东来公布“掉色内裤”调查报告……买服饰要签保养须知了?》
原文刊登于九派新闻---2025.02.15:《胖东来售卖的红内裤被指掉色,品牌方:产品都有质检报告》
原文刊登于红网---2025.02.16:《胖东来红内裤事件:重要的是认识到舆论的杀伤力》
属熊
细思极恐,然后内裤姐是内裤公司雇来估计找茬的,这波广告香啊,借胖东来之手把品牌推出去了,100万广告费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