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是个内陆国,东、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不丹与我国西藏地区语言、风俗、文化相近,历史联系悠久。不丹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放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可排第二十八位。
不丹人口约76.3万(2022年),不丹族约占50%,尼泊尔族约占35%。官方语言为不丹语“宗卡”,国教为藏传佛教(噶举派),尼泊尔族居民信印度教。
不丹首都廷布,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盆地中,纬度是北纬27°28′20″。人口约12.8万(2016年),是不丹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不丹唯一的机场是帕罗机场,距首都廷布约65千米。
不丹的支柱产业是农业,绝大部分人是农民,都拥有自己的土地、住房,粮食基本自给。不丹森林覆盖率约为70.46%,风景秀美,动植物丰富多样。
不丹北高南低,从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到南部的杜瓦尔平原,海拔高度从六、七千米,一直降低到不足100米,河流倾泻而下,水力资源丰富。不丹国土一半地区海拔超过3000米,最高峰超过7500米,而东南地区的马纳斯河一带,海拔高度只有约97米。
不丹北部山区气候寒冷,中部河谷气候较温和,南部丘陵平原属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不丹北南地势骤降,河流众多而湍急,因此无法航行,交通工具仍以马、牛、骡为主。
不丹这样独特的地形,一年之中多地形雨和雷电。潮湿的印度洋气流北进时,遇到喜马拉雅山脉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迎风的一面形成雷雨。
古代科学认知水平有限,不丹人很自然地把山上传来的雷电霹雳这些声响动静,与龙联系起来。
而将雷和龙联系起来,正是华夏的传统文化。早在甲骨文时代,造字者便已经确认了两者的联系。龙的甲骨文字字形,其实就是雷与电两个字的变形,一方面保留了闪电的弯曲状,另一方面又将表示雷声的符号“口”状移至弯曲处的终端,表示龙的口部。龙字中的口开口朝下,表示雨从龙口中倾泻而下。
这种文化,同样为不丹人所接受。雷为龙之啸声,电为龙之身形,雨为龙吐之水。
不丹最早是吐蕃的属地,吐蕃帝国衰落后,逐渐成为独立部落。
吐蕃是古羌人的一支雅隆部,游牧于雅隆河谷,势力范围逐渐覆盖到拉萨河流域。
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年),松赞干布即位,降服羌族的苏毗、羊同等部落,统一青藏高原大部,建都逻些(今拉萨)。
吐蕃帝国的核心区域,称为卫藏四茹,分别是:伍茹(乌茹)、约茹、叶茹、茹拉。乌茹(伍茹)和约茹成为前藏(卫),叶茹、茹拉称为后藏(藏),合称卫藏四茹。每个茹有十个千户,每个千户有一万人,四茹就是四十万人。
元朝明朝时期,不丹出现四爪神龙的图腾。这条神龙,便成为了不丹的雷电之神,以及政权象征。华夏的龙最初是三爪,后来演变出四爪、五爪,元朝出现五爪龙。元朝授予朝鲜、不丹这种藩属国四爪龙的使用权,只有中原王朝才有资格用五爪龙。
图-不丹国旗
不丹自诩“神龙之国”,国歌是《神龙王国》,国旗是龙旗,国徽则是两条相向的金龙,龙的前爪托着光明之火,周边则是雷电霹雳。不丹人的生活习惯和我们也颇为相似,他们也吃饺子。传统的不丹食物,则又热又辣,程度更甚于川菜。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不丹人是黄种人,与我们比较接近,与印度人大相径庭、云泥之别。
图-八旗铠甲
清朝八旗为:镶黄、正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镶蓝、正蓝。正四旗的旗帜为纯色四方形,龙首朝后;镶四旗的旗帜为五边形,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龙首朝前。
图-正黄旗
1888年,慈禧太后批准《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大清海军军旗“黄底蓝龙戏红珠图”为大清国旗。清朝无论八旗的旗帜,还是国旗,都以龙为主要图案。
而在中国清朝灭亡之后,不丹也就成为世上唯一以龙旗为国旗的国家。
图-清朝国旗
从元、明一直到清朝中期,不丹都受到中国的庇护。
1865年(清穆宗同治四年),英国强迫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的第斯泰河以东约2000平方千米的地区,包括噶伦堡在内的整个杜阿尔斯平原,外加不丹南部德旺吉里83平方千米领土,全部割让给英属印度,不丹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1910年(清朝末帝宣统二年),英国强迫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外交上接受英属印度“指导”。
虽然不丹人口也只有70多万,但面积是锡金5倍多。1949年,印度占领不丹的行动受阻,就退一步与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继承了英属印度对不丹的不平等条约。
此后不丹外交受印度“指导”,也就是说印度要不丹和哪国建交或不建交,不丹就言听计从去执行,印度让不丹在联合国投赞成或反对票,不丹照做就是。
不丹国家不大,人口不多,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建交。比如东亚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的印尼、新加坡、泰国、越南,欧洲的德国、波兰、西班牙,西亚的阿联酋,北美的加拿大,南美的巴西、阿根廷,非洲的埃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
不丹至今不和中国建交,截止2024年3月,是我国邻国中唯一不建交的。不丹其实与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都没建交,显得名存实亡。匪夷所思之下,原因很简单,是印度从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