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么多银子,现在为何消失不见了?考古学家给出答案

生远谈历史 2024-11-08 11:19:24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装剧中,银子似乎无处不在,大户人家用银子结算月钱,商贩们随身携带银两出门,一两银子能买许多物件。

然而,时过境迁,曾经大量流通的银子如今却难觅踪影,它们究竟去了哪里?为何消失不见?

银子的“贵族”地位

自古以来,白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早在先秦时期,银子就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但它的流通并不如铜钱普遍。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白银如同天上的星星,虽可仰望却难以触及,统治者们将白银视作珍贵的宝藏,往往将其用于装饰和祭祀,而非日常交易。

进入汉代,随着货币制度的演变,白银开始作为流通媒介,但这一变化并未改变它的“贵族”身份。

汉代初期承秦制,使用半两钱,武帝元狩四年(前 119 年)实施的币制改革,推出了以白银和锡为基础铸造的白金。

所谓白金三品是指圆形龙币(重八两,值三千)、方形马币(重六两,值五百)、椭形龟币(重四两,值三百)。

但由于一些贪婪的权贵利用铸造劣币牟利,白金的信誉迅速崩溃,最终不得不被淘汰。

白银在汉代虽然有一定的应用,但并非广泛流通于民间。

一方面是因为白银的产量相对较少,稀缺性决定了其价值较高;另一方面,官方在货币制度的制定上,也没有将白银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进行推广。

所以在普通百姓的日常交易中,铜钱是主要的支付手段,五铢钱成为了汉朝长期使用的主要货币,而白银更多地被上层社会用于大额交易、赏赐、储藏等。

在一些古代剧作中,贵族们在聚会或宴席上,拿出十两银子的情景也被频繁描绘,但这并不代表这样的情形在当时的社会中普遍存在。

进入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对外贸易的兴起,使得白银的地位开始有所改变。

一方面,白银的使用比之前更为广泛,在商业交易、税收、财政支出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白银的使用逐渐增加。

宋代与阿拉伯、波斯等国家的贸易频繁,这些国家广泛使用银币,白银在对外贸易中的使用频率较高。

除了白银,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也在对外贸易中充当着重要的交换物。

白银在宋代的使用范围已经逐渐扩大,虽然主要掌握在贵族和富商手中,但也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只是使用的频率和数量相对较少。

这样的格局,使得白银始终处于一种“贵族”货币的地位,难以真正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白银流失

伴随着朝代的更替,白银的命运也随之起伏。

宋代时期,北方辽、金的崛起使得南宋不得不采取以“岁币”向敌国支付的策略。

每年,南宋政府需向辽朝和金朝交付大量银两与绢布,以换取一时的平静,这种“岁币”制度不仅让白银外流,也使得国家的财富在权力的游戏中逐渐消耗殆尽。

特别是在1141年的“绍兴和议”中,南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 25 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

“岁币” 制度导致了南宋大量财富外流,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而在这众多流失的白银背后,除了明面上的赔款,还有许多未经记录的交易与掠夺。

历史上著名的张献忠沉银事件便是一例,当时,张献忠的军队在攻占明朝的成都时,掠夺了大量金银财宝。

在逃避清军追击的过程中,这些载满白银的船只在江口遭遇伏击,最终沉没于江底,此事后来演变成广为流传的“江口沉银”传说。

“江口沉银” 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并且有诸多民谣为证,如 “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等。

古代文献中对张献忠沉银的地点和方式存在多种记载,但说法不一,不过,2017 年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金银文物,证实了 “江口沉银” 的真实性。

随着朝代的更替,白银的流失并未止步,每当新的统治者上台,总会有一场动乱,紧接着就是财富的大量转移。

不仅如此,随着各地豪强的割据与叛乱,地方势力的崛起又加剧了白银的流失。

无论是朝廷的征税还是地方的掠夺,白银总是在不断流转,最终流入那些有权有势之人的口袋。

清代白银外流

进入清代,随着对外贸易的日益频繁,特别是与西方国家的经济交往加深,清政府不得不直面一个严峻的问题:大量的白银不断流出国门,造成了国内经济的严重短缺。

嘉庆年间,苏楞额首次提出了“白银外流论”,指出外资商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将中国的银两偷偷带出,造成了国家财库的空虚。

他的奏折中提到,许多外国商人利用自身在贸易中的优势,贿赂洋行人员,以借运货物的名义将银两暗中转移至海外。

在此之下,鸦片的引入成为了白银外流的重要推手。

西方列强通过将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换取白银,逐渐将清朝的经济体系拖入深渊。

鸦片不仅带来了无尽的危害,也导致了人们对白银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银两则源源不断地流出国境,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政府为了填补财政缺口,试图采取各种措施遏制鸦片的泛滥,却始终未能奏效,反而让白银的流失愈演愈烈。

除了鸦片贸易外,清政府还面临着另一种形式的外流。

外商通过以银元与国内银两的差价进行套利,进一步加剧了白银的流失。

嘉庆皇帝对此深感忧虑,曾下令对外商进行监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执行力,这些措施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银的外流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商人的行为,而是成为了系统性的问题,深深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此外,清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加剧了白银的外流。

在与列强的交涉中,清朝被迫接受巨额赔款,而这些赔款多以白银支付,战争后的赔偿负担像一块巨石,压得整个国家喘不过气来。

1842 年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政府需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1901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国需向列强支付巨额赔款,本息合计达 9.8 亿两白银。

在这一系列条约的影响下,中国的白银不仅被转移到外国,更是成为了帝国主义者的工具,深深掏空了国家的财力。

随着财富的逐渐流失,民间经济愈加萎缩,失业与贫困问题愈加突出。

普通百姓对此感同身受,他们的生活变得愈发艰难,社会矛盾随之加剧,最终形成了激烈的抗争与动乱。

从白银到纸币

进入20世纪,当时中国的货币状况较为混乱,银元、铜元、银两等多种货币同时流通,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白银货币体系的弊端逐渐显现。

白银的重量和体积较大,在大额交易中携带不便,这在大宗商品交易中尤为突出,携带大量银两变得极为困难。

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开始推动货币改革,逐渐引入纸币作为新的流通工具。

早在宋代,纸币“交子”便已问世,但当时它的使用范围仍然有限,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宗交易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纸币的优势愈发明显,它不仅轻便易携,还可以在交易中快速流通,减少了物理货币的搬运成本。

近代纸币的发行在早期监管不足,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各地军阀割据,政治局势动荡,货币发行较为混乱。

各地军阀为了筹集军费,自行发行纸币,这些纸币的发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监管,导致其价值波动剧烈,民众对纸币的信任度不高。

而且一些不法商人利用纸币的不稳定性进行投机活动,进一步加剧了纸币市场的混乱。

1929 - 1933 年的经济危机导致西方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制,美国提高白银收购价格,使得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通货紧缩,国内物价下跌,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民政府不得不在1935年实施了法币改革,旨在统一货币体系,并逐步取代银两。

伴随这一变革,白银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转而被用于工业与科技的发展。

从首饰到工艺品,再到工业原料,白银的使用场景越来越丰富,这一切都标志着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

0 阅读:14

生远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